2024年了 ,大家期待的經濟復蘇並沒有來, 「裁員潮」卻已然到來:
2月14日:思科宣布裁員約4300人!
1月25日:微軟宣布2024年度將裁員1900人!
1-2月:阿裏旗下電商Lazada宣布計劃裁員2000人!
這些是年初已釋出了官方訊息的大廠裁員資訊,緊隨其後的尚未被官方證實的可能還有小米、阿裏、騰訊、字節跳動等。
真的,不知道哪一天,失業就是一夜間的事, 今年我已經接到了太多粉絲的私信:
其實,我很能理解他們 ,大環境先不說,就勤勤懇懇工作了幾年甚至十幾年,如今卻落得「掃地出門」的下場,心裏肯定是憋屈。
但聊天的時候,卻有一種明顯的感覺,他們大多數人都有一個共性:
除了努力,別的他們一無所有。
悲劇之所以會在有些人身上重復上演,就是因為他們理解不了認知以外得事情。
其實在職場這個「微型社會」,毫無疑問是有一套能力評判的「潛規則」 。如果你也搞不清楚職場裏這點兒「門道」,聽聽我下面的建議,或許對你有幫助。
01
說個真事兒, 前兩天收到一個粉絲小高的私信。他說自己30歲了,去年9月就離職找工作,到今年還沒找到。
拒絕理由都很統一: 公司招聘的這個崗位是個基層崗,但他這個年齡,又有點不合適了。
小高 將一切歸咎於自己 年齡大 ,又 沒有管理經驗 。但細聊之後,我發現其實不然,他實際上是踩中了很多 職場人都會踩的坑 :
小高是典型的努力型選手,畢業後選擇在北京的互聯網公司做營運。摸爬滾打這麽多年,明明工作能力還算出色,但是幾次 晉升都沒有他的名字 。
有一次快到月底,團隊的增長KPI還沒有完成,為了趕進度他在公司連加了一周的班,天天忙到淩晨才回家。
卻沒想到在開月會的時候,領導竟然有意無意的表達了對他的不滿,而且還當眾表揚了部門新來的小語:
"這次明明離目標還差那麽多?你們有幾個人提前來找我溝透過?」
「你最後做不完了才跟我說,早幹嘛去了?」
「小語就做的很不錯,從方案制定開始就一直和我確認,人家還進行了跨部門合作,你們好好看看人家做出來的報告....」
小高覺得自己30歲的人了,勞心勞力不說,還要被領導指著鼻子罵。一氣之下,直接提了離職,沒想到領導連挽留都沒有,讓他辦完交接就走人。
離職之後再找工作還碰了一鼻子的灰,
他非常挫敗,更不明白問題到底出在哪裏。
聽完 小高 的描述,我非常直接: 如果我是你的領導,不僅會考慮淘汰掉你,而且還會給小語升職加薪。
為什麽?因為這個小語有非常棒的 職場思維:
首先,她很了解 自己的優勢和能力邊際。
在自身工作經驗不足的情況下, 圍繞目標 去和領導反復確認計畫進行的 關鍵點, 和自己的上級 保持有效溝通 ;
並且,她還意識到了上級領導就是自己 最大的資源方 ,透過 資源爭取 ,拿到了與其他 部門合作 的機會;
懂得借力去完成自己的目標,做出了1=100的結果。
沒有哪個領導和老板不喜歡這樣的員工。
相反,小高在這麽長的時間裏,只是把領導當成發號司令的人,遇到了再大的問題,也沒有想過和領導或者團隊溝通。
總是自己一個人想辦法,憋方案、加班熬夜。最終卻導致團隊KPI不能完成,反而給上級制造了麻煩,給公司帶來了損失。
要知道,在職場上: 能和薪資劃等號的,永遠是你能創造價值的多少。
努力與否 只能決定你的發展下限,底層的邏輯思維才決定你的發展高度。
02
人這一生是馬拉松,職業生涯中的每一個機會、每一次超越,都需要前期長時間的積累。
我說說自己的故事吧。
我出生於內蒙礦區農民家庭,普通二本畢業。從小公司管培生到阿裏P9,再到一年創收5億+的教育公司CEO,現在創業,可以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
之所以我能這樣,也是因為自己對 職業生涯的早期規劃、早期準備。
05年剛畢業,因為喜歡技術,拒了寶鹼6k的offer,進了家對日外包公司做管培生,月薪只有1000元。室友說我傻,放著大公司高薪資不要,選個小公司薪資少的。
但我知道:在這個階段,我想要的是更強的個人能力修煉。職場幾十年, 要關註的不是眼前,而是未來10年的成長。
09年,我進入華為,那兩年是我開拓視野、擁抱變化的開始。
學習敏捷開發模式,並參與了行業很多學習交流,在團隊內也做了很多 實踐與嘗試 。不斷積累獨立思考的能力、思考的深度,以及表達和演講的能力。
11年,因為我在QCon大會(全球軟體開發者大會)上演講與分享,也算在圈子裏有了自己的「 名片 」。透過 積累的資源和人脈 ,我進了阿裏。
在阿裏的5年時間,我從P6-P9,連跳三級 。
(馬雲右一是我)
在這個過程中,我 橫跨多行業,多業務,向下管理500+多業務團隊,向上搞定多性格、多體系、多背景、不同視野的管理層領導。
在P9的位置上呆了兩年之後,我選擇離開,加入中小教育公司成為CEO,一年創收5億+。
個人收入也破千萬,開始創業 。
我在這18年的職場生涯中,除了提升職場認知外,我把 個人職業規劃 看的非常重,因為它是階段性讓你 校準自己行動的羅盤 。
認知自己 , 盤清楚職場邏輯 ,成為自己的能力, 這是道, 而 職業規劃是術。
當你有 「道」去實作你的「術」, 你的 「術」不斷地修正你的行動, 才是真正可以 升職加薪 的職場能力。
03
然而很多人,在第一步就
走錯了
。
在就業市場競爭加劇的當下,我發現很多職場人都在走彎路,無法在職場中破局,不斷踩到職場雷區和誤區,導致自己 又窮又忙:
」每天 做著重復的工作 ,除了技能經驗增長以外,沒有構建任何的核心競爭力。「
「總覺得 沒辦法和同事和領導 好好溝通 ?說不到點上,更別說跟領導 要資源、要支持。 」
」 呆在自己的舒適區內按部就班 ,從 沒有做過 實質性的職業規劃。 總以為換公司就可以解決問題,結果變成反復在同一個地方角力。 「
背後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懂職場 底層邏輯 ,沒有 職 場思維 ,沒有 科學成長的方法 。
讓自己的職場生涯陷入 惡性迴圈 ,甚至最終不得不面對「 35歲等於失業 」的職業困局。
因此,我下定決心,推出一套 讓 所 有職場人 都能 掌握職場底層邏輯 的 課程 。
將我 18年來的 成長 思維、職場經驗,以及科學方法論 打造成一套【 職場突破特訓營 】,此次與 架構師社群 合作,我們也給出了 前所 未有的優惠活動 :
3天3場直播課
11個關於 職場提升 的核心問題
課程 原價 499 元 ,
前100名 僅需 1 元
很多同學說
「本來只是想試試看
沒想到成了我人生中花的z值的1元」
👇👇👇
目前,超過 12000+學員 報名過我們的課程。
其中有實習生 、剛畢業的新人、各個行業的中堅力量、 甚至還有很多 企業高層。 關於我的課程,同學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終於找到體系化、能落地的課程了, 要是早一點遇到,不至於走這麽多彎路 。
在我和我的團隊看來: 一切不能落地的職場課,都是浪費時間,自毀聲譽。 所以,我們 首創 並 堅持 逐字稿課件 , 堅持全程直播教學 ,堅持 全程陪跑。
拒絕千篇一律的錄播課!
拒絕點狀的碎片化知識!
拒絕沒有可遷移性、不能成為職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的零散資訊!
▋ 獨創方法論,高效能工具
帶你體系化梳理職業發展路徑,摸清職場底層能力。拒絕紙上談兵,手把手教學,真正學會用好工具,成為自己的內功。
▋ 獨家3大特色
特色1
告別傳統教學,3天3場大咖直播,與老師互動0距離。
摒棄低效的錄播學習方式,體驗全程高互動學習模式
特色2
有趣的學習獎勵機制,學習之旅中不定時掉落工具包,讓你一邊打怪一邊升級。
社群幹貨加餐,實用的高效小工具,讓你快速上手隨時實踐
特色3
專屬助教+班群,隨時解惑,有問必答。
熱 情友好的班群+助教老師1V1咨詢,解決你的職場困惑。
開營以來期期好評如潮:
已幫助 1300+ 學員 拿到心儀offer , 明確了個人職場規劃路徑, 實作升職加薪 。
▋ 耗時6個 月 , 10+專業團隊 精心打磨課程
從底層邏輯進行拆解,多維度多角度進行分析,僅需3天3步,幫你全方位提升職場能力。
最後,問自己一個問題 :
「你是否對現在的職位和薪水不滿意?是否想要超越同齡人快速升職加薪?」
如果你畢業不久,
不懂職場發展規劃,對未來迷
茫
;
如果你正卡在 職業發展的瓶頸 ,看不清未來如何走下去;
如果你工作努力,卻 始終得不到升職加薪機會 ;
那麽,這門課能一定能幫到你!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行動力高的人拿到結果 。
課程 原價 499 元 ,
前100名 僅需 1 元
每人僅一次參營機會!
長按辨識二維碼,加入學習
👇👇👇
每一期都很火爆
不到30分鐘就報滿
點選 「閱讀原文」 ,馬上升職加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