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年輕程式設計師來說, SourceForge 是一個遙遠而模糊的名字了。
SourceForge曾經擁有幾十萬個開源計畫,其中一些更是大名鼎鼎:
開源辦公軟體Apache OpenOffice
影像處理工具GIMP
檔壓縮程式7-Zip
音訊編輯軟體Audacity
多媒體播放器VLC Media Player
傳輸工具WinSCP
Ftp工具FileZilla
.....
可以說是豐富多彩,包羅永珍。
世界上最大的開源平台,實至名歸。
但是,2010年以後,SourceForge就迅速墜落,被程式設計師拋棄。
如今,雖然它在軟體下載量上依然不錯,但是程式碼送出量降到了每周8260次,實在是太慘了。
一
SourceForge 最早是VA Linux創立的一個網站,用於托管開源軟體。
它提供了源碼管理系統CVS(嗯,真是一個古老的原始碼控制系統),程式設計師可以上傳自己的開源軟體,讓全世界都看到。
它還內建了Bug管理系統、信件列表、論壇和其他程式設計師溝通和交流。
當然,所有所有這一切都是免費的。
SourceForge滿足了那個時代程式設計師的需求: 分享、討論、甚至炫耀自己的開源軟體 。
這個理念在2000年左右是相當先進的,所以一經推出就引發了轟動。
全世界的程式設計師如潮水般湧入,很快,每天入駐的新計畫就達到了100個!
一個引人註目的開源計畫能極大地增加程式設計師的聲望,直接幫助他們升職加薪!
有些開源計畫還走向了商業化的道路,Zimbra被雅虎以3.5億美元收購,JBoss被紅帽納入麾下,SugarCRM 募集了2600萬美元的風投,其客戶包括星巴克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
SourceForge的盈利模式主要是網站廣告,2006年,一個季度利潤就達到了650萬美元。
它還和Google簽署了協定,讓允許開發人員在 SourceForge 頁面上放置 AdSense 廣告,這樣就能獲得一些分成收入。
到 2007 年,SourceForge成了眾多開源開發人員的家園。
這是程式設計師的聚集地,大約有 150,000 個計畫(並且還在不斷增加)駐紮在那裏,涵蓋了所有可以想象的功能。
形勢一片大好。
二
如果我們看下SourceForge界面,就會發現一個大大的按鈕: Download 。
也就是說, SourceForge提倡Download,而不是Fork 。
如果你發現了WinSCP這個計畫的Bug,想給它做貢獻,該怎麽辦呢?
很簡單又很原始: 生成一個修補程式,然後透過信件發給計畫的維護者 。
在SourceForge上建立一個程式碼倉庫也很痛苦,需要人工稽核和批準,並且不支持私有倉庫。
2006年,Google 推出了Google Code,界面簡潔易用、和Google服務良好整合,再加上Google品牌背書,迅速捕獲了很多程式設計師的芳心,一大批計畫從SourceForge轉移到了Google Code。
不過Google Code再厲害,它和SourceForge也是同一個時代的產品。
這個時代就是: 軟體分發,而不是軟體協作 。
三
對SourceForge的降維打擊來自於2008年的一個晚上。
Tom Preston-Werner 和 Chris Wanstrath 在舊金山參加一個 Ruby on Rails 聚會。
會後兩人在一個體育館酒吧喝了一杯,這時候Rails社群已經開始使用Git,但是卻沒有一個像SourceForge那樣的中央網站來托管。
以Facebook為代表的社群網路也在飛速發展,對於開發人員來說,也沒有一個專門的社群網站。
兩人想到了開發GitHub的點子:
1. 托管開源計畫的Git儲存庫。
2. 只要 fork 一個開源計畫 ,在本地修改,然後給維護者發個pull request,稽核透過就可以合並。
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資料頁 ,你可以在GitHub上關註一些大牛, 看看他們做的計畫,參與進去。
這將是對SoruceForge的徹底顛覆。
說幹就幹,兩人利用周末時間開發了GitHub(當然是使用Rails),經過測試後,開始推廣。
因為兩人本身就是搞Rails開發的,GitHub很快在Rails社群普及。
很多Rails大牛也是JavaScript社群的核心成員,這就使得JavaScript社群開始關註GitHub,並且向GitHub遷移。
然後,GitHub便開啟了爆炸式發展的旅程:
2008年,4.6萬個程式碼倉庫
2009年,9萬個程式碼倉庫,10萬使用者
2010年,1百萬個程式碼倉庫!太瘋狂了
2011年,SourceForge已經完全沒法和GitHub相提並論了
Download徹底輸給了Fork。
四
其實對於2010後入行的程式設計師來說,一開始接觸的就是Git和GitHub,習慣了pull request的開發者也許並不知道,世界上還存在用信件發送patch這樣原始的活動。
而SourceForge時代的程式設計師更不可能想到,有一天,程式設計師之間也可以Social起來,互相關註。
當年手工整理網站目錄的Yahoo流行一時,迅速被基於搜尋的Google擊敗,而Google又被社群網路Facebook的風頭所掩蓋。隨後蘋果引領行動網際網路,OpenAI大模型掀起人工智慧革命。
短短20幾年,城頭不斷變換大王旗,IT界的發展,實在是太迅速、太殘酷了。
本文作者
劉欣 , 著有暢銷書【碼農翻身】【半小時漫畫電腦】,前IBM架構師,領導過多個企業套用架構設計和開發工作;洞 察技術本質,擅長用故事去講解復雜技術。
來源丨公眾號: 碼農翻身 (ID: coderising )
dbaplus社群歡迎廣大技術人員投稿,投稿信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