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碼農

20天血跌100萬:湯小韭賣房記

2024-03-17碼農

有【許三觀賣血記】,今有【湯小韭賣房記】。 我從房價一個月暴跌100萬的泥潭中,鮮血淋漓地爬了出來,個中經驗,以饗讀者。

回光返照

依然記得北京買房的2015年,雖然買的是剛需小兩居,但卻非常開心,從之前苦逼的租房,到有了自己的家。裝修置辦各種電器投影智慧家居,再到全國樓市暴漲,再到結婚生子一切進入正軌,這套房子雖小,但卻見證了我太多的大事小事。

小區地理位置非常好,望京核心地帶,兩條地鐵線交匯,出門就上地鐵。而且周邊商場超市密布,各種餐館每天兩家兩三年吃不完。而且配套非常齊全,甚至連辦護照都不用出小區。幼稚園,小學到初中的學校,在朝陽區還都算不錯的。中間還有一大片廣場和綠地。

可是孩子大了,我特別希望能給他一個自己的房間。想換房的心思已經動了好久,2021年就曾在大冷天裏看了好幾個月, 奈何預算不夠,喜歡的買不起,買得起的看不上,最終作罷。2022年緊接著是口罩時代,所有人蟄伏在口罩裏,我們也不例外,雖然知道交易冷淡,先不折騰,等天亮了再說。

那個冬天,突然在某個時間點,病毒席卷全北京。我在幾乎空無一人的街道上跑步。很快大浪過去,真的天晴了,在2023年跨年夜,國貿商場比肩繼踵,久違的人群在各個餐館門口排隊。我對老婆說, 趕緊買消費股,2023年大家要報復式消費啦!

這也是大部份人的心態,大家幾乎一致認為經濟會在2023年觸底反彈,迎來爆發式增長。2023年的2-3月份,小區裏看房的人絡繹不絕,中介小哥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對我說,最近行情真是好啊,價格也還不錯。

當時早就做了決定要換房,只是在當時聽了這些話後,我卻無動於衷,就沒想過掛出來試試。但是,誰都沒法預測未來,不論是樓市還是股市。大家都覺得在疫情後,大放水,經濟復蘇,配合小陽春,會迎來新高潮。

誰也沒想到,北京樓市在熱了這麽兩三個月後,馬上就變涼了,我就這麽完全無意識的錯過了逃頂的時間。 很快地,五月份我坐在東城和平裏中介小哥的電動車後座上對他說,「當時要能賣了可就太好了。現在看房的人大大減少,房子已經從之前的高點跌了30萬,而且還不好賣。」

小區裏的中介也少了很多,我問了問中介的意見,他們覺得目前不是個賣房的好時機,可以再等等。我說行,先插個眼,等到合適的機會,你們跟我說。大家對當時的行情,整體判斷還是一個階段性的,向好的趨勢。畢竟起起伏伏,也是正常的事情。

杭州戰役

2018年,我長期在杭州工作,於是想半投資半自住買一套房子。而此時,心想著同時賣兩套房子太費心費神了,而且總覺得北京的需求比杭州多得多,穩的多。那就先抓緊賣掉在杭州的房產。

之所以要先講杭州的賣房故事,是因為它的成功經驗,反而造成了北京後續的滑鐵盧。因此必須要先說。

相比北京,杭州樓市的寒意已經傳遞了很久了。四五月份相比2月份,價格也已經下來二三十萬了。那段時間,接了無數個杭州中介壓價的電話,非常憤怒和無奈,終於有一個客戶說有興趣但卻又不約我談判,那我主動約一個吧。

談判前,我在酒店裏研究了無數的談判套路和技巧,看了大量的買房賣房視訊,四處打聽中介關於買家的基本情況。對這次談判還比較重視,畢竟咱還是第一次賣房。

同時,我還讓中介小哥帶著我逛了附近的競品小區。發現一方面杭州小區的品質,至少在外立面和園林上比北京好太多,望京的保利中央公園在這邊就是個普通偏上的樓盤,結果卻在北京受到熱捧,北京人民太慘了; 另一方面,因為杭州的新房次新房實在太多了,價格又沒比我們的房子貴多少,我們也沒什麽學區。除了旁邊的風景和地理位置,似乎找不到看上我們房子的理由。這種競品壓力實在太大了,我看完後一陣冷汗。

這是一對中年夫婦,全款,我單刀赴會。當時買賣雙方的報價差異並不大,也就20萬,和現在動不動一兩百萬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只是談判時,那邊出的價格比最開始報的價格還低,磨了半天,那邊死活不加錢,連中介都覺得對面太過分了,遂談崩。

難受了幾天,我都快忘了這事兒了,在北京的某個晚上,那邊中介突然打電話給我,說買家已經加了10萬,再加所有費用全包。說在對面的談判桌上,問我們是否考慮,要快。

這個價格離我當時的目標價格還差了五萬,但想著這段時間的賣房經歷,我認為戰術要服從戰略,好不容易有人看上這房子呢,拿到錢到北京來砍價唄。同意,簽約,中間還發生一些小摩擦,不過整體來說還算順利。

七月份交房過戶前,老婆專門趕到杭州,兩個人一起走過之前逛了很多次的小街,在房子裏四處張望,摸摸這那:我真的很喜歡這套房子,當時看房第一眼就看上了。然而明天,這裏就不屬於我們了,甚是唏噓,最後拍了一段視訊留作紀念。

不過雖然當時買的不貴,但五年過去,價格幾乎平進平出,算上利息還是賠錢的,還錯過了很多機會,否則就能在731之前買單校劃片的學區房了。這套房子讓我對房地產的增長信仰崩壞掉了一大半。

拿到全款,在北京看房的腰桿瞬間就硬了。當時學區房價格一片死水,德勝大量拋盤。2021年能賣小1000萬的小兩居,現在已經到700多萬了,令人唏噓,可是我怎麽都沒有接盤的興趣。在德勝那塊,人多樓多,當時看的一套學區房,小孩子沒地方寫作業,只能在竈台前面加塊案板當桌子,60多平的房子擠了五口人,我在裏面站了1分鐘就出來了,受不了,實在受不了,我不太能接受未來十幾年處在這樣的生活裏。

七月份情況繼續變差,賣完杭州房子後,我把重點集中在了北京房子上。反過頭來看北京的小區,五六月份看房的人越來越少,我們小區大戶型的價格被砸的非常厲害,掉了上百萬。只不過小戶型如我們,價格似乎還算堅挺,基本上能維持在600萬左右。經過這些數據,我得出了「在剛需小區裏,中小戶型更能滿足這裏的人群,所以價格更穩定」的推論, 我還認為整個市場已經達到動態平衡的狀態,不會再下跌了。

殊不知,只是寒意還沒有傳遞到小戶型而已。人總是要為自己的認知付出代價。

急轉直下

七到八月姑且平靜,我們陸陸續續看了很多新房,但一直沒有特別合適的, 直到九月份,認房不認貸來了,中介和售樓小哥沸騰了,對我們鼻孔朝天愛答不理,收回所有折扣。當時特別心水的樓盤房型,差點就交了意向金,後來仔細算賬,資金風險有點高。現在想想還在後怕。新房的故事後面可以再開一篇詳細去講。

國慶日回老家回來, 新房先不買了,就在那一兩天,我們八月底掛牌的北京房子,在1個月後的10月第二個工作日,終於迎來了第1個談判的客戶。難就難在定價上,以前中介費都是買家出,現在則一人一半。那之前的成交價,是不是都要減掉我們的成本?我們把之前的成交價加上中介費,就是我們的底價。

談判場上,小哥哥一臉真誠,想590買。一方面,我看著價格從年初的630掉到600到現在的590,另一方面,卻還有接近六萬的中介費。我自己下不了決心,橫算豎算都覺得低了,就差這五萬塊錢,你加上來我就賣你。

我的另一個判斷是,現在已經從4月的下跌一直跌到現在。經過了這麽久的拉鋸和賽局,價格已經穩定,同時認房不認貸這種利好降臨,我沒必要非要在這裏妥協。畢竟才是我北京談判第一單嘛,畢竟還能參考杭州,讓買家冷靜冷靜再加上來一點呢?我淡定地對對面說,房價已經穩定了,如果跌了,我也認,真的一語成箴。

從另外的視角來看,當時我還不知道北京的掛牌已經猛增到15萬套,市場的下行趨勢已經在很多小區開始了,我卻遲鈍地沒有感受到。我的維護人也在我猶豫不決的時候,並不說什麽,我們兩大眼瞪小眼。在當時應該再問一些沒有利益關系的中介朋友。 看著買家不談了走出門店,我不知道滔天的巨浪已經在路上,錯過了那次最好的逃頂時機

那天我徹夜未眠,總覺得哪裏怪怪的。那天我走回家的時候,應該跟那邊去個電話啊,接著回來談啊。過了兩天,小區裏突然出來一套砸盤價的房子,只報560,讓人目瞪口呆。維護人很直白的說,他的價格一旦成交,後面再想賣560就已經很不錯了。

那幾天非常痛苦,覺得一下子虧了20萬,還自信滿滿的認為570萬能賣得出去。可是很快情況便不受控制了。當時和我們談判的小哥哥以540成交,大家都蒙了。聽人說,「賣家報價一瀉千裏,降價別人攔都攔不住」。難受得不行,那個周日,晚上出去跑了20公裏。

後來有點麻木,後來有兩周我沒怎麽關註成交。在去杭州的高鐵上,我忍不住問了我的維護人, 才知道小區裏已經有500萬的成交了,才知道現在買房人的報價都變成了490,500。 我第一反應是中介忽悠我,但經過我多方面的求證,還真的屬實。

這意味著, 在短短20天之內,接近100萬就這麽蒸發了 。不是沒有機會,機會給到眼前,沒有抓住。少賣了20萬我非常痛苦,而少了100萬,反而沒什麽感覺了。可能我的認知已經很難設身處地地去想這麽大的數位。指責也很快出現在飯桌上,不過怎麽辦呢,自己做的選擇,就如同在談判桌上那句「如果跌了,我也認」,你不認也不行啊!
後面連續幾套500,505,直接把價格壓實了。好了,現在沒有人說是特殊情況的低價房了,而是你這小區這個戶型就值這個價了。小區裏競品房源受不了中介的各種遊說,紛紛調價,整個小區,在這1個月時間內被砸下了一個深坑。

一百萬是什麽概念,買iphone足夠堆起一座墻,能買5輛C級車,夠在五六線城市買一套150平的大四居,買的糧食足夠一個村的人吃好幾年。就這樣,就沒了,就沒了。

我錯誤地將杭州的成功經驗套用在了北京上面,杭州房子所在的小區只有四棟樓,幾百戶,在售競對房源只有兩套,也沒有我們優質,就有足夠的時間去拖延和battle。 但所在的北京小區不然,掛盤實在太多了:大體量小區碰不得, 管理混亂,競品太多。業主之間很難形成哪怕一點點共識。漲價漲的慢,下行周期又太容易砸盤。就像 黑暗森林,你不知道哪個房主已經訂好房焦急出售,不斷新的低價房源出來,一旦再砸盤,就變得更加被動

大小區的中介多,就更加劇了賣房踩踏。去了其他小區,那邊中介還會護盤,稱「我們這房子沒怎麽跌,業主心態都很好」,因為他知道沒人跟他搶。這裏不然,小區裏有不止一家中介門店,綠中介就有三家,他們互相是競爭關系,一切以促成交為目的。誰都爭先恐後地討好買家,我來幫您使勁砍!

從賽局論的角度,中介太了解客戶心理了。而業主又太容易被中介拿捏了。一旦有一個賣家繃不住了,其他賣家想出貨就必須跟著降價。中介明裏暗裏拿著成交數據讓你降價,你不降沒關系,別人都降了,再問你降不降?

雖然在這裏住了八年,但我對它卻沒什麽感情。只記得永遠都擠不上去的電梯,找不到的車位,所有有能力的人看到機會都立刻置換。房子的分化不可避免,不同品質房子之間的差異,變得更加巨大。基於以上的原因,我對這個小區徹底失望了,我還是下定決心離開。

割肉離場

當時確實有點慌,不知道未來價格怎麽走。我們的房子位於小區中間位置,而且裝修也很好,屬於相對比較有競爭力的。可是,總覺得這樣被別人牽著太被動了。

我也在看其他房子,我太了解大家的想法了。被流氓拖進地面戰,即使你再膀大腰圓,都沒有用。因為本質上說,在買方市場,買家出價才是關鍵,否則你掛的再高,也是空中樓閣,沒什麽用。買家就看著誰的價格先撐不住掉下來。 如同木桶效應, 人們只關註最低價,一個低價房源,頓時被打得流血千裏。

為什麽不先下架,後面再賣呢?這雖然也是個思路,但不看好這個小區,長期來說我也不看好樓市,明年小陽春究竟如何誰也不知道, 再這樣被動下去是不行了。於是問中介,中介說報538,有信心在兩三天之內完成交易。調完價後結果後面幾天,來看房的人快踏破了我家的門檻, 連續幾天有上百組客戶。家裏人都要被搞得煩死了。但是出價的人報價還是很低。

從大行情上,我聊了不少的剛需客。他們對未來都普遍很悲觀,不敢上過高的杠桿。手上也確實沒多少錢。想讓他們再加20萬成交,除非市場重新火爆,否則難度是相當大的, 而我要改善的房子,卻又漲得更多。

改完價第三天,就迎來了第二次談判,也是一對年輕人,他們看著老成很多,但加到505便怎麽也不往上加了。這價格我肯定是不賣的,不過也會 表現 得非常痛苦,和家裏人糾結到很晚。因為當時不知道後續的行情,難道還會在下一個月再降100萬? 不過仔細想想,覺得還是太低了,回家了。

那邊的中介使勁兒想促成我們的交易,他做了半天客戶的工作,最後才加了三萬塊錢?!我原本想著再談一遍,讓他再加點,臨到談判前,心想算了,價格太低,作罷。

這麽多客戶,讓我認識到剛需的數量其實並不少,大家都是藏著掖著的。反而變得淡定很多,只要能賣出去,再跌一點其實也無所謂,反正一百萬已經沒了,現在數位就只是一個數位了。

第三次談判,我們本來在三裏屯閑逛,剛有一套518成交。維護人叫我回來談,我明確地跟維護人說,低於530不賣。結果這邊加到505就怎麽也沒動靜了,於是剛坐了20分鐘就出了店。回家吃飯。

第四次談判,維護人明明說530對面可以談。對面的買家小哥人很nice,哥們先報490,再報505,我累了,我直接貼著底價報了個數位。結果大家友好的談崩了。

第五次談判,正好湊成了兩邊中介一起談,我老婆和我各在一邊。價格互相PK,當我知道老婆那邊的報價更高時,我毅然決然地走出了這邊的門店,去跟那邊匯合。買家不錯,出價到了5XX。糾結再三,思前想後,認了,賣了吧。

最深的夜,最冷的冬天,我爸說,今天是12月XX號,8年前,也是在這一天,你買的這套房子。我特別驚訝,怎麽可能這麽巧?一翻壓箱底的購房協定,嘿,還真是,記得當時簽字寫的手疼。八年一個輪回,也不知道是否是命運的安排。

這次依然遭到了家裏人的反對。不過,總是要做決定的,總是要再次起航的。我看了太多的數據,聽了太多的故事。這個小區的下限太低了,我覺得和他們纏結下去沒有意義。這些想法,後面的反思會再次提到。 決斷決斷,避免決而不斷,想想590那個夜晚。有個朋友說得對, 時間成本,機會成本,都是成本。

信仰破滅

再後來,在簽完字的第三天,1214新政上台,普宅線調整,可貸額度大幅增加,特別利好剛需改善。我剛收到訊息時後背出了一身汗,心想這下完了,真是翻跟頭了。和其他城市的中介朋友聊了,他們說類似政策出台時,交易量上去了,但價格紋絲不動。我這才舒了一口氣。你看,在利益面前,信仰什麽都不算。買了就想漲,賣了就想跌!

盡管我不知道賣的對不對,但心態一下子輕松了很多。之前一到了周末,好不容易周末有點時間休息,就會有各種人來看房,這賣房,簡直堪稱一種修行。怕人看,又怕人不看。正常的生活全被各種血淋淋的成交數據,其他人的掛盤打亂了。

現在想來,在8年前,當時買這套房子的時候, 走了那麽多個樓盤,看了那麽多套房,已經是老司機了,我也算是自詡房產大師,已經能透過自研工具熟練地抓取和分析所有房源,做詳盡的數據分析和建模,發文章,甚至給別人當起了選房顧問。殊不知,從8年後來看,當時的選擇還是有一些失敗的。

我勝在買房買得早,2015年12月份簽約,趕在了暴漲前一夜,這一步就已經勝過了太多人。2016年剛過春節,房價就像野火一樣竄了起來,那會再去選房子,更是慌得一批。

不過,當時看上的房子,從望京老破小,從酒仙橋的風景線亮馬水晶,甚至當時覺得已經非常驚艷的太陽國際公館, 當時能買得起的,現在的漲幅依然趕不上大盤,依然非常拉胯。這就是剛需的局限性,甚至叫階級的局限性。不論是從感性上,還是理性或量化上,社會分層和所謂階級固化越來越明顯,體現的房價上,則是貴的越來越貴,而海量的老破小卻漲幅寥寥,甚至大振幅貶值。

當時的觀念和現在有巨大的不同。

當時是地段為王:一環套一環,越往裏越貴;而現在清河,亦莊,太陽宮和望京的次新還是更堅挺;當時人們對老破小的接受度還是比較高的。一起漲跌是普遍行情,次新和剛需之間的價差沒那麽大,可能在1.5倍左右,而到如今就是兩倍甚至三倍的價差。

當時萬眾創業全民創新,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預期,是盡可能地上高杠桿。而如今沒有人再願意貸那麽多的款。換位思考一下,現在的年輕人,要花雙倍的錢,卻享受不了房價增值的預期,甚至對未來的工作都充滿懷疑。那種對「既得利益者」的憤恨,對已漲房價的厭惡,可想而知。

我踏對了時間,基本買對了地段,卻買錯了小區。沒錯,2015年正是望京迅猛發展的階段,起飛的前夕。回想起來,當時應該再加上100萬的預算,到400-500萬這個段位,選擇一下子就開啟了太多,且不說清河橡樹灣兩居這種妖房, 當時就能拿下一些海澱和朝陽次新的兩居了,當時應該寧願挑選一個面積小但品質高的房子,其漲幅,保值遠比現在強太多。 可是,誰又能當這種事後諸葛亮呢?否則早就去當股神,去炒位元幣了。但如今,再去買次新就一定對嗎?我看未必,這些也留到一篇文章中討論吧。

2021年,我一方面錯過了歷史能賣的最高點,但卻也避開了買進後大跌的坑,要是21年或23年上半年買了德勝或中關村的學區房,或者是買了崔各莊的新房,那就又是另一個悲慘的故事了。市場瞬息萬變,我們能看清現在的形勢就已經非常不錯了,想判斷後市,難上加難。

那我怎麽看待後市呢?

先不論漲跌,雖然我也算是吃過房產小紅利的那波人。可經此一役,我的樓市信仰已經徹底破滅,不相信現在的房子能帶來多少財富。老婆擔心房價會漲,我問她,你買了以後,擔心房價會跌嗎?房價漲了,你可以隨時買入,因為是純散戶市場,反應遠比股市慢,有充分的操作時間。可房價跌了,你想賣卻又賣不出去了。這就是其嚴格的不對稱性。而且房子本身的流動性太差了。

流動性太重要了,即使在橫盤階段,錢也要比房子值錢。因為錢可以買任何東西,北京所有的買得起的房子隨你挑。而房子卻是不動產,似乎是必進中介口中的肥肉,是買房客戶的單向選擇。所謂房價,所謂一個樓盤的總市值,皆是虛妄。不要過分追求紙面財富,賣不出去的流動不了的,就沒有意義。

我還問了8個北京中介朋友,只有1個說可能漲,其他人說橫盤或接著跌。大家都被九月份那次狠狠地閃了一次老腰,買家也變得非常淡定了。再之後的同戶型的幾單,價格也基本平穩,且低價房源還是不斷地冒出來,依然成交寥寥。再後來,杭州的房子在我們賣的基礎上,又跌了幾十萬。我們所在的北京的小區,出現了面積大了10來平,戶型朝向樓層都比我們好的房型,成交價比我們還跌了好幾十萬的情況。

對於要買房的同學來說,建議先等待,不要去接盤。等到經濟向上拐點重新出現,名義GDP開始重新超出實際GDP,公司營收重新開始增長,通脹重新回來,這時候再考慮買房,是一個確定性更高的做法。

我們在8年前簽下這一單,8年後又結束了這一切。半夜醒來躺在床上,還是有些失落的。脫離苦海,割肉離場,現在準備渡江南下了。我們重新站在十字路口上,能做怎麽樣的選擇,為自己規劃下一個八年的人生,就看此時了。

這就是2023這一年來,湯小韭的賣房記。10月份的劇變現在想想都心驚膽戰,時代的一粒灰,就是普通人身上的一座山。只能期待明年形勢能好起來吧。

全文完。以上價格和時間全部做了隱藏。

歡迎關註沙漠之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