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程式人生(ID:coder_life)
時隔五年,千呼萬喚的【慶余年2】終於在近期播出了。
自開播以來,這部劇不僅受到了廣大觀眾的熱情追捧,相關熱議更是時常掛在各種熱搜上,這兩天尤甚:【慶余年】官微曝光了劇中主角範閑和林婉兒大婚的花絮照——劇粉感慨:等了五年的大婚名場面終於來了。
同時,有不少網友對於那頂看起來就很「特別」的鳳冠感到好奇:「這個鳳冠是怎麽回事?」
(圖片截自【慶余年】官微)
對此,導演孫皓表示:「這次拍戲的人和演員,包括在現場的都喜歡那個頭飾,因為那個頭飾特別像糖,具有甜蜜感。」
此外,化妝師孫玲玲也進一步介紹了鳳冠背後的細節:由於範閑和林婉兒的大婚是本季中唯一一次婚禮,希望做出一些改變和創新,故而結合了一些比較傳統的雲紋圖案,用 Blender 技術建模,然後加以 3D 打印——可謂是「古韻和科技的結合」。
簡單搜尋了一下 Blender,發現這個免費開源的 3D 影像軟體不僅個人愛好者和小型團隊在用,一些專業機構和公司也都在使用,包括 NASA、索尼、漫威漫畫等等。
那麽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這個 Blender 到底有什麽魔力,竟能成為各種規模團隊的共同選擇?
強調「創作自由」的 Blender:「永久免費的開源軟體」
作為一款免費開源 3D 影像軟體,Blender 最初誕生於 1994 年,自 2002 年開源後便始終都在強調「創作自由」。
根據官網介紹,Blender 的使命是「將世界上最好的 3D CG 技術,作為免費/開源軟體提供給藝術家」,其願景亦是如此:「讓每個人都能自由創作 3D CG 內容,自由地使用技術和創意制作手段,自由地進入市場。」
為此,Blender 采用了 GNU GPL 授權,公眾有權對程式碼庫進行各種修改,並承諾它是「永久免費的開源軟體」,也是「你自己的 3D 軟體」。
從功能上來看,Blender 幾乎支持整個 3D 創作流程,可提供從渲染、建模、雕刻、動畫、視覺特效、視訊剪輯、模擬等一系列創作功能,並且是跨平台的,在 Linux、Windows 和 Mac 電腦上的執行都很出色。
渲染
Blender 配備了強大的無偏差渲染引擎,能提供令人驚嘆的超逼真渲染效果。其中,Cycles 是基於光線跟蹤的制作渲染引擎,采用了多重重要性采樣的單向路徑追蹤技術;Free style 是基於邊緣和線條的非逼真(NPR)渲染引擎,依靠網格數據和 Z 深度在選定的邊緣型別上繪制線條;另外自 2.80 開始加入的新引擎 EEVEE,也使得離線渲染和即時渲染之間的差距也正在縮小。
建模
Blender 擁有全面的建模工具,包括:實作快速工作流程的鍵盤快捷鍵;N-Gon 支持;邊緣滑動、折疊和溶解;網格和橋接填充;用於自訂工具和附加元件的 Python 指令碼。這些工具,使得在 Blender 建立、轉換、雕刻和編輯模型變得輕而易舉。
雕刻
在這方面,Blender 自稱「是為雕刻師設計的」。透過同時提供雕刻和多邊形建模工具集,Blender 極大地簡化了從概念研究到最終模型制作之間的過渡,其內建的雕刻功能包括:20 種不同的筆刷型別、支持多分辨率雕刻、動態拓撲雕刻和映像雕刻。
動畫
無論是簡單的關鍵幀還是復雜的行走迴圈,Blender 都能把靜止的角色變成令人印象深刻的動畫。其動畫工具集包括:角色動畫姿勢編輯器,用於獨立動作的非線性動畫(NLA),用於快速擺姿的正向/反向運動學和聲音同步。此外,Blender 還提供了一套完備的裝配工具,包括:包絡、骨架和自動蒙皮;繪制重量;映像功能;B-spline 插值骨骼等。
視訊編輯
Blender 內建的視訊編輯器,不僅能完成視訊剪下和拼接等基本操作,還能實作視訊遮罩或調色等復雜任務。具體工具包括:即時預覽、Luma 波形、色度向量圖和直方圖顯示;音訊混合、同步、擦除和波形視覺化;多達 32 個插槽,可用於添加視訊、影像、音訊、場景、遮罩和特效;以及速度控制、調整層、過渡、關鍵幀、濾鏡等等。
除了以上,Blender 還支持視覺特效,即從攝影機和物體運動跟蹤到遮罩和合成,都可以「在後期修復」;透過 Python API,每個工具都可用於編寫指令碼和進行客製;另外 Blender 的使用者介面、視窗布局和捷徑也可以完全自訂。
一位中途輟學的開發者,在閣樓創業時建立了
Blender
憑借著上述功能,如今 Blender 在全球擁有數量可觀的使用者群和開發者群,據悉每次版本釋出在全球都有超過 20 萬的下載次數。Blender 中國官方授權網站「斑斕中國(blendercn.org)」也早在 2005 年 6 月成立,將整部手冊轉譯完成,便於中國使用者去使用。
這樣看來,誰又能想到 Blender 會是由一位中途輟學的開發者在閣樓創業時所建立的呢?
Blender 的作者,是荷蘭藝術總監 Ton Roosendaal。當初他攻讀工業設計學位,但在 1989 年輟學,在自家閣樓創辦了自己的 3D 動畫工作室 NeoGeo。
1994 年 1 月 2 日,Ton Roosendaal 編寫了名為「Blender」的第一個原始檔——這一天,可以看作是 Blender 的生日。其實最初,Blender 只計劃作為 NeoGeo 的內部套用,後來 Ton Roosendaal 斥資 3 萬美元投資在一台 Silicon Graphics 工作站上,Blender 1.0 也就此誕生。
不過,當時人們對 3D 並不感興趣,只有 Ton Roosendaal 獨自「上頭」。於是在 NeoGeo 被收購後,1998 年他與合作夥伴 Frank van Beek 又成立了一家新公司 Not a Number(NaN),進一步開發和行銷 Blender:將 Blender 作為共享軟體對外釋出,可免費下載,但更多高級功能需要向 NaN 訂閱解鎖。
得益於這種商業模式,Blender 吸引了兩輪共計約 550 萬美元的融資,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經濟環境、開支過多、NaN 與投資者之間不和),NaN 在 2002 年初宣布倒閉,Blender 的版權也被投資者奪走。同年,Ton Roosendaal 成立了一個非盈利組織 Blender 基金會,將 Blender 開源,並在 7 月發起了有史以來第一個眾籌活動:Free Blender。
得益於社群的 25 萬使用者,Blender 基金會在短短七周內就籌集到了 11 萬歐元,成功從投資者手中奪回了 Blender,並在 2002 年 10 月 13 日,正式宣布 Blender 會根據 GNU 通用公共授權證的條款釋出——這也就意味著,Blender 不僅是免費的,其原始碼也將永遠免費,使用者可用於任何目的。
AMD、輝達等定期捐助,確保 Blender 持續創新
這 30 年來, Blende r 不斷叠代升級,業界對它的認可度不斷提高,一些全球知名公司也成為了 Blender 開發基金的定期捐助者,包括 EPIC、AMD、輝達、Otoy 等等,就是為了確保 Blender 能夠持續創新。
從 官方資料來看,目前 Blender 組織在 阿姆斯特丹 總共有大約 33 名員工,另外還有部份 遠端工作的線上員工。
展望未來,Blender 在官網寫著:希望成為一個永續發展、面向未來的組織,致力於推進其開源理念、好奇心和創新的價值觀、對卓越技術的承諾以及日益雄心勃勃的創意目標。
參考連結:
https://weibo.com/u/6356014463
https://www.blender.org/
推薦閱讀 點選標題可跳轉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