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個不斷喪失,
直到走入平凡的過程。
01
「我就是一只來自鄉下的‘土豬’,
也要立誌去拱了大城市裏的白菜!」
三年前,來自衡水中學的張錫峰,
在演講時擲地有聲地喊下了這句話後,
瞬間引爆了全網。
02
記得當時他還在演講中說了很多話:
我們拼了命地學,
沒日沒夜地和時間競賽。
有人說我的理想是史丹佛,
有人說我要考清華大學金融專業,
有人說我的目標是北京大學中文系。
我們為此沈迷,為此消瘦,
這種感覺讓我們瘋狂......
他當時的狀態是豪情萬丈,充滿激情 。
但人們只記得那個「土豬」的言論,
微博上充滿了對他的爭議與謾罵。
有人說他太功利狂妄,
是為做「人上人」而讀書。
有人說他在衡中學傻了,
像個心理扭曲的「戲精」。
就連年輕人更多的B站上,
都有很多博主把他惡搞成鬼畜視訊。
海量的嘲諷聲將他推上了風口浪尖,
家裏接他的帕薩特轎車,
也成了網友口誅筆伐的物件。
「你不是鄉下土豬嗎?
怎麽家裏還開得起車?」
這一切的一切,
他都是在高考考完之後才知道。
03
當年他以674分考入浙大電腦專業後,
就漸漸淡出人們視野。
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
三年後的高考季,
他又一次在網上火了。
但這一次,他是完全「打臉」了之前的自己。
他坦言自己其實並不喜歡學習。
他說自己並不是個學習的料,
學習並沒有給他鉆研的快樂,
反而只有痛苦。
談及現在,他說:
「我現在的狀態跟卡皮巴拉(水豚)差不多,
活著挺好,死了也沒事」。
這些完全「躺平」的發言,
與他演講時的形象判若兩人。
他說當年填報誌願的時候,
其實完全不知道自己該學什麽專業,
只是隨波逐流選了一個電腦。
可入學後他才發現,
自己並不喜歡電腦,
不喜歡寫程式碼。
所以,他後悔了。
而談到未來,張錫峰就更加迷茫了。
專業不合心意,大學成績也一般。
他也不想重回「應試」的狀態去考研,
更不想畢業後成為「內卷」大軍中的一員。
04
這幾年,他想過也做過很多事。
比如做AI計畫、
跟朋友合開工作室做抖音帳號、
甚至還當過遊戲主播,
但都無一例外地廢止了。
金錢、房子、物價,工作......
這些高考時不需要考慮的東西,
如今都一股腦地壓在了他身上。
如今,他整個人都特別迷茫和悲觀。
他說,覺得自己沒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許多人感到不可思議。
這還是當初那個豪情萬丈,
聲嘶力竭的少年嗎?
當初信誓旦旦要成為「拱白菜」的精英,
居然活得跟普通人沒什麽兩樣?
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自然又遭到了不少網友的冷嘲熱諷。
許多曾討厭過他的網友紛紛「落井下石」,
但這次說實話,
我說不出任何對他嘲諷的話。
因為看到張錫峰的這些話的時候,
我的第一反應是,太特麽真實了。
這不就是我們大學時經歷過的階段嗎?
誰又敢說自己的青春歲月裏,
沒有過類似的迷茫和困境?
05
同為普通家庭的孩子,
其實我挺理解張錫峰的後悔和迷茫。
作為農村出身、普通家庭裏的孩子,
高考,的確是人生躍遷最公平的途徑。
當時他那樣慷慨激昂,
是因為他以為自己就是勵誌電影的主角。
認為自己過了高考,自己便能出人頭地。
但現實不是電影,而是連續劇。
每一集,都要在新的起點上繼續奮鬥。
張錫峰認為自己考了河北第200多名,
高考後進入浙大後可以「輝煌騰達」,
卻沒有想到,
班上很多同學都可以碾壓自己。
在家境、學識、眼界、經濟等方面,
他完全比不上別人,
卷也卷不贏,躺也躺不平。
他不喜歡這個專業,
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麽工作,
在這裏,理想與現實差距帶來的挫敗感,
於是「學霸」的人設,
「沒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一個殘酷的事實就是,
很多人拼盡一生的努力,
也只是逃離自己父輩農民的命運,
過上普通人的一生。
06
其實,像張錫峰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
記得一部叫【真實生長】的紀錄片,
拍攝了三個高中生的真實人生經歷。
三個孩子在中學時就都嶄露頭角,
給校長寫萬字長文痛斥軍訓不合理,
看各種遠超同齡人理解能力的書,
自己學著拍電影寫小說,
成績也名列前茅。
最後,三人分別考上了北大、
紐約電影學院和對外經貿大學。
你可能會想,這些人將來一定
會在各自領域發光發熱,成為精英。
然而現實卻完全出乎意料。
與校長辯論的周子其,
畢業後卻經歷失業,
如今在留學機構幫高中生寫文書。
拍電影的陳楚喬,
沒有固定工作,
輾轉於不同的劇組中,
有時幾個月都接不到活。
保送對外經貿的李文婷,
則是安安穩穩地做起了銀行的小櫃員。
他們的人生肯定不算失敗,
但也絕對沒有變成「自己曾經期望的模樣」。
就像導演張琳說的那樣,
他們只是單純地成為了「珍貴的普通人」。
07
再翻開這幾年的新聞,
你其實還能看到更多的例子。
「前銀行行長創業失敗,改送外賣」。
「名校畢業的港漂高材生紮堆賣保險」。
這些精英曾經都是人們眼中的「別人家孩子」
擁有閃閃發光的履歷。
可到最後,
他們卻無一例外地「落入凡塵」,
成為了跟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年少時我們學【孔乙己】【傷仲永】
可初看不知文中意,看懂已是文中人。
當初人人都笑話孔乙己,
最後人人都是孔乙己。
當初都嘆息傷仲永的悲劇,
最後發現自己的人生
不過是一個更大的「傷仲永」。
09
寫到這裏,忽然想起端午期間參加的同學聚會。
多年未見,很多同學的變化讓人意外。
當年那個總考全班第一,
立誌要上清北的學霸沒能得償所願,
如今只是去了國企當一個普通員工。
在家裏掛滿了鄧肯海報,
球技精湛的那個男生,
沒有實作打職籃的夢想,
而是回家鄉當起了體育老師。
作文競賽常常得獎的那個女生,
也沒有從事相關文字工作,
而是成為了一個溫柔的家庭主婦。
去聚會之前,
以為我們可以談往昔,聊很多,
可是最後卻變成了,
你恭維我,我擡高你,
甚至還少不了喝酒、吹牛與麻將。
那一瞬間我清醒意識到,
中年的平庸無法改變,
就像我們無法改變潮水的方向。
10
年輕時讀王小波的【黃金時代】
對那段話特別有感觸: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
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
我有好多奢望。
我想愛 想吃,
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後來我才知道,
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
人一天天老下去,
奢望也一天天消失,
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
可是我當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
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
什麽也錘不了我。」
年輕時我們都想做那朵天上的雲,
有著鴻鵠之誌,
誓要走向人生巔峰。
可到頭來,我們無一例外地成了那頭受錘的牛,
接納了自己只是普通人的事實。
但轉念仔細想想,
成為一個普通人其實也並沒有什麽不好。
去年有個視訊很火,
叫【我:畢業5年,存款5000;她:中傳碩士,火鍋店保潔】
視訊的內容,
就是兩個畢業於華中師範的女生以「快樂的廢物」自嘲,
分享自己「高開低走」的人生。
可最讓我在意的,
是評論區裏的一句話:
「有那麽多人都熱衷於炫耀成功,
謝謝你們願意分享失敗。」
是的,我們生活在一個成功被過多展示的時代。
可是,卻很少有人揭示:
所謂人生其實是一個不斷喪失,
直到走入平凡的過程。
而我們這一生,
終將要學會和自己的平凡和解。
能做好一個平凡人,
好好生活,踏實工作,
也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不是每個人都想成為英雄。
當個在路邊鼓掌的人,
當個「閃閃不發光」的人,
其實也挺好。
作者簡介:桌子,身高1.85公尺,三觀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來源: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