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旅行

春日微風蕩漾海上,來看展

2024-03-20旅行

日前,由上海中國畫院主辦的海上名家研究系列首展「 不舍微風——張培成藝術展 」在程十發美術館開幕。

作為藝術家 張培成 近年來較大規模的個展,展覽集結了早期創作、古典神話、歷史、現代都市生活等人文主題的精品力作,還有首次展出的2024年新作及瓷繪、手稿等 共計百余件作品 。這是對他1980年代至今所走過的創作實踐之路與藝術風格之變的一次回顧,也折射著他在藝術探索過程中孜孜以求、執著前行的自由與樂趣。

本次展覽的標題「不舍微風」,緣起於張培成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之一【微風】 。正如策展人吳洪亮所闡釋的:這幅創作於1980年代末的畫作在他的藝術生涯中具有轉折性意義。……對張培成而言,「不舍微風」是一種情感——對過往的個人創新念茲在茲,不斷回響;「不舍微風」更是一種態度——在已有風格的基礎上力求變化,硯田更是耕之不輟。為了讓觀眾更深入地了解張培成的藝術,在展覽的開始特別設定了 「時光硯田」版塊 ,圖文並茂地回溯了他的創作歷程。除了【微風】以外,還展出了張培成創作於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的早期民間風格代表作【沃土】等。

展覽作品按主題分類展示。 第二版塊 「歷史味象」 呈現張培成的重大歷史題材創作包括首次展出的【五卅運動】素描稿和【鄭和下西洋】等,無論是主題還是尺幅都給人以震撼之感。 第三版塊「洪荒幻境」 多是從神話與想象生發的作品,代表了藝術家思維從現實向理想的擴充套件,也是其近年深耕的風格實驗場。如【洪荒世界】【騎士】【叢林祥和】等系列作品既是他藝術觀和價值觀的反映,也透露出特別的文學和精神意味。 第四版塊「眾生三千」 被視為「藝術家眼中的紅塵世界」。此版塊呈現的作品使人在躍動的色彩與有趣的變形之間體會現實生活的情致盎然。展覽尾聲部份的瓷繪、手稿以及被張培成稱為「未竟之作」的畫稿等是本次展覽的意外亮點,他對線條、色彩、形式的實驗在這裏得以更隨性地延伸。開幕當日,藝術家張培成和策展人吳洪亮在展覽現場以導覽的形式進行對話,從創作歷程、藝術理念、語言、技法等多個角度為觀眾生動解讀張培成的作品。

當天下午,「不舍微風——張培成藝術展 學術研討會」在程十發美術館召開。上海中國畫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 江鵬 在致辭時表示,此次展覽是上海中國畫院今年推出的「海上名家研究系列」的首展,對於畫院系統性開展當代畫師的研究和創作展示而言具有開創性意義,畫院正在透過一系列工作不斷梳理藝術家的藝術歷程,總結其藝術成就,提煉其藝術理念,為畫院的高品質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策展人、北京畫院院長 吳洪亮 闡釋了「不舍微風」的含義,「不舍」意為追求新意和探求不已,正是對張培成先生藝術創作歷程的一種表達。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王劼音 說,張培成的中國畫既保有傳統的筆墨功夫和氣息,又創造出了新的圖式和空間,展示了現代國畫在古典與現代之間一個令人欣喜的探索方向。藝術評論家、上海市美協顧問 朱國榮 認為,張培成在創作中不僅吸收了馬蒂斯的線條和色彩,也從古代藝術中汲取了大量樸素的造型形象,使得創作面貌更具個人化和藝術性。上海戲劇學院教授 李旭 認為,東西方文化的相遇、沖突和融合,真切地體現在以張培成為代表的當代藝術家的創作中,藝術家需要有這種國際格局和人文關懷,讓藝術回歸到對人性的探索中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 楊正新 說,從造型、線條、色彩和觀念這幾個方面看張培成的作品,其造型始終從內心出發,以中國畫所追求的線條來構成,色彩運用相容了西方繪畫的大膽明亮和中國壁畫的古典色彩,這些都是與他不受拘束的藝術觀念息息相關的。

此次展覽展期至2024年4月13日。春風拂面的季節,不妨到美術館現場來感受這陣漾起的「微風」。

關於藝術家

張培成

當代水墨藝術家。1948年生於上海,祖籍江蘇太倉。上海市美術家協會顧問、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上海中國畫院畫師、國家一級美術師。曾任劉海粟美術館館長、上海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關於作品

微風

紙本設色

169×157cm

1989年

中國美術館藏

【五卅運動】素描稿

紙本炭筆

260×580cm

2008年

玄奘西行

紙本設色

160×230cm

2022年

艷陽天

紙本設色

125×125cm

2023年

壁畫的暢想

紙本設色

180×290cm

2023年

洪荒世界·矯健

紙本設色

150×360cm

2024年

海上名家研究系列·不舍微風——張培成藝術展

主辦單位

上海中國畫院

展覽時間

即日起—2024年4月13日

(周一館休,逢節假日正常開放)

開放時間

10:00-18:00

(17:00停止入場)

展覽地點

程十發美術館

(虹橋路1398號)

資料:上海中國畫院

編輯:劉玉清

推/薦/閱/讀

公布

特別聲明

由於條件所限,可能出現未姓名標示的原創圖片或文字,在轉載之前無法與權利人聯系授權及稿酬事宜。熱忱歡迎權利人與編輯部聯系姓名標示授權、稿酬等事項。

推文內容資訊供參考,以現場實際情況為準。

信箱:[email protected],微訊號:shwhl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