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旅行

四普專題 | 砥礪深耕,做好城市建設中文物的守護與傳承

2024-05-12旅行

渝中區作為重慶母城,濃縮著山城、江城、不夜城的精華,積澱和孕育了重慶的人文底蘊,其豐富的歷史建築和文物資源是母城的「根」和「源」,更是重慶重要的城市名片。有這樣一個集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始終致力於渝中區文物資源的發掘和保護,風風雨雨三十余載,披肝瀝膽堅守一線,它就是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先進集體——渝中區文管所。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渝中區文管所再次扛起使命擔當,作為全國13個試點縣(區)之一,先行先試、總結經驗,是全國試點工作中堅力量。

1987-1999:在「二普」中起步,從無到有,開疆辟土

20世紀80年代,中國開展了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這次普查比第一次規模更大,「二普」結束後全國共報告文物40多萬處,比「一普」的結果翻了幾十倍。在此基礎上,國務院公布了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基層文物保護機構和力量也不斷發展壯大,一大批文物保護管理所在「二普」期間逐步建立,成為日後文物保護工作的堅實堡壘與戰鬥尖兵,渝中區文物保護管理所就是其中之一。

1987年,渝中區文物保護管理所成立,其最初名稱為「重慶市市中區文物保護管理所」,老同誌「戲稱」這是一個「三無」單位——無辦公場所、無獨立經費、無專門人員,在文化館「加掛牌子、合署辦公」,由文化館1名同誌「兼顧」文物工作。雖然如此,但依然是渝中區文物工作裏程碑般的大事,至此渝中區有了文物保護管理機構,也為日後渝中區文物保護事業發展孕育了最初的土壤。

1997年1月,文管所從文化館分離,遷至人民公園3號,從圖書館調來1名幹部—時年43歲的老所長、老專家達應建,開始「獨立辦公」,文物保護工作逐步正規化。那時的文管所,就達應建一人,一間辦公室、一張辦公桌、一堆「二普」檔案紙,在這樣「一窮二白」的環境中,篳路藍縷投入文物保護事業。

渝中區「二普」工作調查表(圖│渝中區文管所)

1997年6月,文管所迎來新人,徐曉渝退伍後來到渝中區文管所工作。這個當時只有22歲的熱血青年,第一天上班心就涼了一分,「大夏天電扇都沒有一把……」,但後來的他紮根文物工作,一幹將近30年,從普查隊員到業務骨幹、副所長、所長,已成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工作的中堅力量,研究館員,文物專家。兩年後的1999年,又一名退伍軍人胡征來到渝中區文管所。至此,渝中區文管所從「沒有人」到「3個人」,文物保護「土壤」中的「種子」發出了新芽。

達應建(前排正中)、徐曉渝(後三排左一)、胡征(後三排左二)與實習生合照(圖│渝中區文管所)

2007-2011:在「三普」中成長,5個人的普查隊,砥礪深耕

第三次全國 文物 普查,始於2007年4月,止於2011年12月,用時近五年。相比二普以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各方面工作條件有了較大振幅的提高,工作隊伍也從一普、二普的地方文物工作者和當地幹部群眾,增加了文博專業人員和大學生誌願者。可以說,第三次文物普查,是文物保護工作的一次重大機遇,基層文保機構得以壯大、發展。「2008年,三普工作全面鋪開,我們所第一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專業技術人員,歷史專業的唐嵩,考入我們單位。」徐曉渝所長向我們介紹,2008、2009年,渝中區文管所增加了2名工作人員,文物工作隊伍也由3人變為了5人。關於三普,有著十年工作經驗的徐曉渝和胡征已經能獨當一面,「三普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梳理二普基礎資料,然後就是查閱檔案、地方誌書、史書,根據史實找線索。」線上上閱讀還不普及的年代,為了尋找新線索、核實新發現,地方誌辦、檔案館便是他們長期的駐地,一待就是兩三天。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野外調查驗收工作(圖│渝中區文管所)

普查期間,他們用腳步丈量渝中區的每一寸土地,甄別文物線索百余條、存取群眾數百人、踏勘文物建築幾百處、拍攝照片3000余張、查閱文獻、檔案若幹,並按相關要求對12個街道,76個社群的文物進行建檔、登記、數據錄入。

透過三普調查新發現文物117處,其中重要新發現33處。在普恰奇礎上,出版了【渝中文物史話】【渝中抗戰文化史話】【永遠豐碑】等書籍,還制作有【市民身邊的博物館】【重慶十大文物新發現】系列宣傳專題片。

依托三普成果出版的書籍(圖│渝中區文管所)

在他們眼裏,三普過程中最困難的經歷既不是在40多度酷暑中開展野外調查的暴曬,也不是在山城爬坡上坎「特種兵」式高強度的暴走。「最難的不僅僅是普查,還要思考落實搶救和保護。」2009年正值城市高速發展的時期,大規模的城市改造、基礎設施建設給文物保護工作帶來了新挑戰。為切實走出這一困境,在市文廣局的支持下,渝中區委、區政府出台了【關於加強危舊房改造中文物保護的意見】,並增加區文廣新局作為渝中區危改工程指揮部成員單位,設立文物保護處。時任區文廣新局局長曾君嶽同誌任處長;達應建同誌同年退休,因文物工作需要,返聘擔任文物保護處工作群組長;徐曉渝同誌任主持工作的副所長,他們發揮特長,落實文物搶救保護工作。

危改指揮部拆遷文物巡查保護工作群組工作照(圖│渝中區文管所)

三普過程中,渝中區搶救性保護了大坪七牌坊碑林、白象街片區等文物,並對其進行妥善保護。其中,最典型的是解放西路改造過程中發現的老鼓樓衙署遺址。2011年獲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2012年獲評全國十大考古發現;2013年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3年,包括老鼓樓衙署遺址在內的「川渝 宋元山城防 禦體系」向國家文物局申請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得到有效保護管理的國保單位—老鼓樓衙署遺址

(圖│渝中區文管所)

2024年:在「四普」中前行,30余人的普查隊伍,應保盡保

今年3月,作為國家文物局指定的13個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試點縣(區)之一,渝中區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為試點內容,嚴格按照新要求、新標準、新系統開展普查試點工作。目前,試點工作已全面結束,對比三普、四普之間的變化,徐曉渝說:「四普對普查工作專業性的重視程度再次提高了,工作力量更加壯大,陣容堪稱「豪華」,區四普工作隊由三普的5人增加到了30余人,專業也不局限於文博相關專業,還包括了資訊科技、新聞傳播等專業。」吸納包括文物行政部門、文物保護和考古工作機構、文物保護單位管理機構、博物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專業技術力量,更為專業、科學和高效地開展工作。

唐嵩副所長(左二)和普查隊員一起開展野外調查工作
(圖│渝中區文管所)

渝中區文管所在現場錄入數據(圖│渝中區文管所)

胡征表示,四普資訊采集手段的科技化、數位化為開展工作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對比二普、三普、四普的數據整理工作,從最基礎的填寫表格、測量、攝影、速寫和拓片,到GPS資訊采集、影像資訊采集、電腦資訊錄入,幾次普查的技術手段與方法的發展和變化,體現的是幾十年來國家科技的進步和文物工作專業化、規範化、標準化的成果。

渝中區全面完成四普試點工作,初步形成「文物一張圖」
(圖│市四普工作專班)

唐嵩告訴我們,為持續提高市民的積極性,營造普查良好氛圍,渝中區文管所在四普試點期間制作宣傳橫幅16條,海報100張,在街道、社群、群眾中廣泛開展普查宣傳,鼓勵社會參與四普工作。唐嵩表示,希望借助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這個契機,進一步提高全社會主動保護文物對意識,構建全社會齊抓共管的文物工作格局。

讓三位所長倍感欣慰的是,四普較三普各方面條件有了全方位的提升,「應保盡保」的目標和願景有了堅強的保障。隨著中國文物事業不斷發展,每一次普查不斷細化的標準豐富了文物內涵,也不斷完善了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多年的工作經驗啟發了渝中區文管所四普工作思路,他們認為對照不可移動文物分類標準和「具有時代特征並在一定區域內具有典型性」的特點,渝中區老地標建築物「重慶廣播電視發射塔」以及部份「網紅」新地標建築物,也應該考慮納入普查範圍。他們表示,在接下來的普查工作中將重點關註這一型別,並結合渝中區實際,做到「應保盡保」,讓更多有價值的文物被認定、登記、保護,健全渝中區歷史文化脈絡。

結語: 采訪最後,徐曉渝感嘆,時不我待,四普可能是他參與的最後一次文物普查工作。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必須一茬接著一茬幹。」言語間,表達了對新一代的文物工作者的希冀,希望他們不負時代、不負使命肩負起新時代文物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就新一代文物工作者如何開展四普工作,三位所長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一要堅持「五多」,多走、多問、多看、多查、多寫;二要堅持「三學」,學深本地區的歷史文化、學實本地區的文物底數、學透普查精神;三要堅持「三下沈」,下沈到一線,下沈到社群,下沈到群眾,要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形成國家保護為主、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

孟夏之日,萬物並秀。重慶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第一階段工作已圓滿結束,順利轉入第二階段工作,文物工作者當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以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姿態,沈心靜氣深入一線,全面開展實地調查,努力交出重慶四普高分報表,為文物事業的蓬勃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END

5月12日白天到夜間 ,我市偏南地區陣雨或分散陣雨轉陰天,其余地區陰天到多雲,氣溫13~30℃;中心城區陰天轉多雲,氣溫18~25℃。

5月13 日白天到夜間 ,我市各地多雲到晴,午後局地有陣雨,氣溫14~33℃;中心城區多雲間晴,氣溫18~30℃。

| 來源:市文化旅遊委四普工作專班 任福鑫
|聲明:除原創內容特別說明外,推播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及各大主串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