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旅行

解碼魔都|敲開中華考古之門:紀錄片【何以中國】何以摘得「白玉蘭」?

2024-06-30旅行

耗時三年,行程超過4萬公裏,在國家文物局、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下,集合120多位中國一線考古及歷史學家組成的顧問「天團」,拍攝而成的 8集系列紀錄片【何以中國】,28日晚摘得第29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最佳系列紀錄片獎。

與【何以中國】一同入圍白玉蘭紀錄片單元終評的,還有來自英國的【地球脈動(第三季)】【莎士比亞:天才的誕生】等一批國際精品力作。

【何以中國】主創團隊代表:上海廣播電視台台長宋炯明(左四)、【何以中國】總導演幹超(左五)在白玉蘭獎頒獎現場。(新華社記者許曉青攝)

評委會這樣贊譽: 【何以中國】顯現出了巨大的創作價值,扣人心弦的影視語言精確地捕捉了自然之美。 考古學家對歷史遺跡的深入研究,以及稀有文物的出土,為復原敘事場景提供了堅實的歷史與事實基礎。這一切交織在一起,在保存歷史真實性的前提下,很好地描繪了中國的起源。

第29屆上海電視節期間,上海廣播電視台專門舉辦了【何以中國】鑒賞對話活動,請來考古和傳播領域專家學者分享真知灼見。大家在致敬這支鍥而不舍的主創團隊同時,也進一步探討和回答了【何以中國】何以成功。

以考古「寫」史:回答「何以中國」

在評委會眼中,很顯然【何以中國】開辟了一個罕見的領域,它既不是單純依靠自然生態資源就能拍攝的自然遺產類紀錄片,也不是那種根據已經「板上釘釘」的歷史文獻梳理整合而成的傳統故事型紀錄片,而是一部在考古學家們的帶領下大膽探索古代中華文明演進歷程的紀錄片。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上海廣播電視台黨委書記方世忠分析, 【何以中國】透過真實記錄考古發掘的第一現場,從秦漢上溯到新石器時代,用「考古‘寫’史」的方式,追溯中華文明的根基、發源與早期發展。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上海廣播電視台黨委書記方世忠介紹【何以中國】攝制特點。(受訪機構供圖)

【何以中國】總導演幹超解讀,這部系列紀錄片瞄準的是—— 中國大地上長達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而八集之中,至少一半的篇幅,是沒有任何歷史文獻記載的史前時期,無論是萬年前農業定居社會的肇始,還是五六千年前彩陶和玉器傳播中所見的遠距離文化交流,或是四五千年前波瀾壯闊的古國時代,乃至王朝時代的初始奠基,都需要以考古學的探索發現,以及考古學的眼光和方法去「開啟」。

專家學者認為,考古工作本身就是填補空白,而紀錄片工作者所擔當的是要將那些填補空白的考古成果,化為大眾可以認知的視聽影像。放眼百余年來中國紀錄片行業的發展史,大規模觸碰史前考古領域的影像實踐,其實也無先例。

【何以中國】中呈現的陶器。(受訪機構供圖)

「整體性是非常深刻的印象。」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趙輝說:「類似的片子和作品我也看過一些,甚至我受邀參與了一部份,但是我覺得【何以中國】呈現出整體的敘事框架,這個很不容易,它把一段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歷史非常概括、清楚地呈現出來,而且把每一階段最重要的點也抓出來給了我們。」

為人民證史:揭示「何為中國」

幾乎所有【何以中國】的觀眾都被紀錄片第一集中「黑夫」和「驚」的故事所深深吸引。同樣是講述湖北雲夢睡虎地簡牘中的一段傳奇,【何以中國】與其他「還原現場」的紀錄片略有不同,一方面直接將簡牘內容中所對應的主人公「黑夫」和「驚」所處的戰地場景和他們的心理活動進行於史有據的還原,另一方面沒有采用專家出鏡或主持人「穿越時空」的表達法,而是依靠抱樸守拙、文采熠熠的旁白鋪陳,讓這個蘊藏家國情懷的古代故事,生動呈現在觀眾面前。

【何以中國】呈現的湖北雲夢睡虎地簡牘家書。(受訪機構供圖)

幹超說,在厘清了文明根脈之後, 如何讓觀眾「在現場」感受「歷史的風」?考古學「透物見人」的方法給了攝制組很大啟發。 一方面,考古發現呈現了歷史中的大人物、大事件,讓今天的人們得以了解不同歷史時期國家治理、社會制度、城市規劃建設、高級制造技藝等;另一方面,考古也為觀眾展示了一個不曾見於歷史文獻記載的、遼闊而生動的基層社會。

「我們不僅寫王侯將相,還寫很多默默無聞、能夠覆蓋社會全階層的人物,來展現中華文明的形成過程,體現所有人都參與其中。」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院長助理、【何以中國】聯合總撰稿人周繁文回憶, 【何以中國】不僅僅是回答一個很宏觀的命題,也想讓普通觀眾有所呼應,在歷史行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自己的貢獻,以及個人的感受。 在「黑夫」和「驚」故事的文案寫作過程,盡量做到了每個細節都有據可循。

【何以中國】鑒賞對話活動現場。(受訪機構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何以中國】畫面中出現的植被和動物,一般有幾篇甚至幾十篇論文和考古報告在背後支撐。而「黑夫」和「驚」的故事,作為秦漢段落的開篇,最能喚起觀眾對古代中國的「心靈感應」。周繁文認為, 從簡牘中讀到的家人之間的噓寒問暖,恰是更古不變的中國人對「家」的依戀,進而上升到家國情懷。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認為,宏觀文化與微觀命運相結合是【何以中國】講故事的一大特色, 透過「透物見人」的方法,揭示了中國人「家國意識」產生的緣起。

以創新「鑒」史:書寫「何謂中國」

與會專家認為,考古學發掘和研究的成果本身是真實性的基礎,還需要透過攝制團隊對歷史場景真實感的營造,才能使觀眾產生代入感,真正沈浸在考古與紀錄片共同「復原」的中國古代社會中。

方世忠介紹, 【何以中國】在拍攝手法和傳播方式上都嘗試創新,片中采用了「5G+AR」「超高畫質8K」等新技術,再現古代中國的重要場景,讓文物「復活」,讓文化「說話」,提升視聽體驗,不但贏得了考古學界和權威媒體的贊譽,更吸引了各年齡層觀眾成為【何以中國】的「粉絲」。

【何以中國】運用考古新成果和影像新技術呈現的良渚古城俯瞰場景。(受訪機構供圖)

據主創團隊統計,【何以中國】中所出現的地圖,80%均為學術研究行程中首次進行的影像呈現,由考古學家、歷史地理學家以及地圖編審反覆核查、研討,每幅地圖的平均修改次數為32次,使之不但成為紀錄片的一部份,同時也具備了學術價值。

同時,在考古學家、遺址保護和挖掘計畫帶頭人、博物館的資深研究員等組成的「天團」指導下, 以遺址和文物為參照,結合相關歷史資料,攝制組開展了大量、復雜的「復原」實驗,其中包括房屋和聚落搭建、古典儀式復原、青銅冶煉、甲骨鉆鑿等,共「復原」敘事場景220處、服裝2268套、飾品1500件、道具3600余件,做到「每一幕都有出處」。

幹超感慨,紀錄片人和考古人最大的共同點便是「尋真」。透過找尋文物的「真」,探索古代社會的「真」,感悟文明起源發展的「真」,觀眾就能看到更可感、可信的文明圖景,他們對歷史的了解就會更深遠一些,對中華文化就會有更多底氣和自信。

紀錄片【文運中國】啟動儀式現場。(受訪機構供圖)

據了解,在榮獲白玉蘭獎之際,上海廣播電視台已在籌劃 【何以中國】第二季 及其他同型別重大題材紀錄片的創制,如 【文運中國】 等。

來源:新華社

作者:許曉青

編輯:劉義

推/薦/閱/讀

公布

特別聲明

由於條件所限,可能出現未姓名標示的原創圖片或文字,在轉載之前無法與權利人聯系授權及稿酬事宜。熱忱歡迎權利人與編輯部聯系姓名標示授權、稿酬等事項。

推文內容資訊供參考,以現場實際情況為準。

信箱:[email protected],微訊號:shwhl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