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旅行

「古波斯的榮耀:伊朗文物精華展」今天在上海博物館啟幕

2024-06-12旅行

2024年6月12日,「古波斯的榮耀——伊朗文物精華展」在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啟幕。伊朗文化遺產、旅遊和手工業部部長賽耶德·埃紮圖拉·紮爾加米,伊朗駐華大使穆赫森·巴哈蒂亞爾,伊朗駐滬總領事阿裏·穆罕默德,伊朗國家博物館館長傑布拉爾·諾坎德,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尚玉英,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長向義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副館長艾尼瓦爾·阿不都克力木等出席展覽開幕式。儀式由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峰主持。

伊朗文化遺產、旅遊和手工業部部長賽耶德·埃紮圖拉·紮爾加米在致辭中表示,本次展覽是促進團結與和平的一次無私獻禮,講述伊朗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和文明的同時也印證了中伊交往的悠久歷史。相信展覽能夠開啟兩國文化交流、對話的新篇章。

伊朗國家博物館館長傑布拉爾·諾坎德表示,伊朗國家博物館曾在2012年參與上海博物館「幽藍神采——元代青花瓷器大展」的舉辦,此次伊方借展文物規模更大、內容更為豐富。希望本次展覽能為熱愛文化的中國人民提供一個近距離感受和欣賞伊朗文化與文明之美的機會。

公元前3000年始,生活在伊朗高原上的人們就開啟了文明的行程。他們建造恢宏的建築,制作出精美的金銀器、釉彩陶器和玻璃器,構建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同時,他們建立神廟,塑造精神的世界。隨著時代的發展,古代伊朗逐步成長為西亞地區物質與精神世界的主要創造者之一。

本次展覽匯集了來自伊朗國家博物館、高爾甘考古博物館、拉什特博物館、波斯波里斯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博院(博物館)的285件精美文物,以期呈現出古波斯文明的璀璨瑰麗及其與中華文明的相互交融。展覽透過「高原曙光」「輝煌時代」「信仰藝術」三個版塊闡釋古代伊朗的悠久歷史與燦爛文明。

公元前2800年左右,在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誕生了埃蘭王國。在當時兩河流域亞述王國的記述中,埃蘭的城市繁榮而富足。埃蘭人使用楔形文字,崇拜各種神靈,營造了大型的神廟宮殿建築群。他們喜歡用幾何和動物紋來裝飾陶器表面,抽象的線條和變形誇張的人或動物圖案,是埃蘭人信仰意識的反映。埃蘭人還熱衷很長流嘴的器物造型。同時,埃蘭也跟北部的騎馬民族、西方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互動互融,在銅器、金器等各類器物上,都顯示出高度發達的工藝和藝術精神的表達。文明的互鑒使早期伊朗高原藝術呈現出多彩的風姿。高原上的埃蘭人,創造出的各種藝術形象,對後世的伊朗高原造型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該部份將展出胡齊史坦省蘇薩出土的楔形文字磚,伊斯法罕省錫亞爾克遺址出土的管流彩陶壺,吉蘭省馬爾利克土丘 18 號墓葬出土的瘤牛陶來通、45 號墓葬出土的動物紋金杯,洛雷史坦省卡爾馬卡雷出土的高浮雕有翼神獸銅飾板等代表性文物。

管流彩陶壺

約公元前850—前550年(鐵器時代)

高18.0厘米,底徑8.5厘米,口徑11.0厘米,長度34.0厘米

伊斯法罕省,錫亞爾克遺址

伊朗國家博物館藏

瘤牛陶來通

約公元前1150—前850年(鐵器時代)

高19.2厘米,長26.0厘米,厚11.0厘米

吉蘭省,馬爾利克土丘18號墓葬

伊朗國家博物館藏

動物紋金杯

公元前1150—前850年(鐵器時代)

高18.0厘米,口縱13.0厘米,口橫10.8厘米,重226.2克

吉蘭省,馬爾利克土丘 45號墓葬出土

伊朗國家博物館藏

從阿契美尼德,經帕提亞,到薩珊王朝,她們共同構築了伊朗高原上,藝術的輝煌時代。公元前6世紀開始,阿契美尼德王朝力量空前強盛,積極擴張領土,逐步建成橫跨亞歐非三洲的強大的帝國。大流士一世時期,修通了連線全境的驛道,規劃收稅區域,帝國保持道路通暢,促進商業貿易交流的同時也進一步加強了各地之間的文化關聯互動,廣大地域內,各種特點的文化和藝術進入全面融合狀態。這一時期的文化大融合,在造型藝術和工藝美術方面,都呈現出阿契美尼德時期創造出的波斯特色,同時也為將來本土化的薩珊藝術風格打下了成長的基礎。

該部份將重點展出來自哈馬丹省的有翼獅金來通,從公元前2000年開始,圓錐形的酒具來通就已經出現,並逐漸流行於從愛琴海到西亞的廣闊地域。來通可能起源於人類最早用動物角制杯飲酒的習慣,後逐漸發展出各種材質和造型。這件來通結合了有翼的獅身和近乎錐形的垂直杯身,杯身上端飾有一圈蓮花圖案,其下飾有平行的凹槽線。獅子呈張嘴伸舌狀,頭部、頸部和胸部覆有鬃毛,前爪自然著地。雙翅末端飾有三排羽狀花紋,末端向前彎曲。類似形象可見於蘇薩的釉面磚和波斯波里斯的浮雕。

有翼獅金來通

公元前500—前450年(阿契美尼德王朝)

高22.5厘米,寬21.0厘米,口徑13.0厘米,底徑19.5厘米,重1897.0克

哈馬丹省

伊朗國家博物館藏

此外還將展出來自哈馬丹省納哈萬德的青銅女神像、來自吉蘭省尼亞沃爾的刻面玻璃碗、伊朗國家博物館藏國玉騎馬鎏金銀盤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藏聯珠對鳥紋錦等器物。

青銅女神像

公元前1世紀—公元1世紀(塞琉古王朝)

高11.5厘米,寬5.0厘米,重270.6克

哈馬丹省,納哈萬德

伊朗國家博物館藏

國王騎馬鎏金銀盤

公元6—7世紀(薩珊王朝晚期)

高4.0厘米,徑23.5厘米

伊朗國家博物館藏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逐漸進入伊朗高原,同時也帶來了伊斯蘭教信仰。在這種背景下,伊朗高原上的藝術傳統,因為信仰的原因而發生了轉變。實際上,這一轉變也可被看作,伊朗文化頑強的傳統和獨立性使伊斯蘭藝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早期伊斯蘭藝術,始終在薩珊的審美中汲取營養。到蒙古人的伊利汗王朝時期,又開始加入東方的影響。伊斯蘭信仰不接受偶像崇拜,所以人或神的具象造型藝術逐漸減弱,代之以各種幾何或圖案裝飾,甚至各種變體的阿拉伯文書法也成為寺廟的重要裝飾題材。

該部份將呈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博院(博物館)藏波斯銘文銀碗以及伊朗國家博物館藏弗高瓶、人物紋釉陶盤和釉下彩青花瓷盤等展品。

弗高瓶

公元11—12世紀(塞爾柱王朝)

高11.3厘米,瓶口直徑2.3厘米

禮薩呼羅珊省,內沙布爾

伊朗國家博物館藏

人物紋釉陶盤

公元13—14世紀(伊利汗王朝)

高6.3厘米,口徑33.2厘米

戈勒史坦省,高爾甘

伊朗國家博物館藏

釉下彩青花瓷盤

公元14 世紀(元)

高9.0厘米,徑57.5厘米

艾爾達比勒省,謝赫·薩菲丁·艾爾達比利陵

伊朗國家博物館藏

展覽的展陳空間提取「交匯」「高光」等詞匯作為設計語言,布局時巧設展墻與展櫃的關系,營造出交錯與連結共存的空間結構,同時聚焦不同單元的各個時代,利用CG技術對巨幅代表畫作進行二次創作,沈浸式展示多元的古波斯文化色彩。

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表示,中伊兩國不僅擁有著悠久的雙邊關系,並且一直致力於發展這種關系。兩國所傳承下來的這種古老的互動始於兩千多年前絲綢之路的開辟,古絲路西端的伊朗,和古代中國一樣,都是推動絲路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驅動力。借由絲綢之路的網路,古文明間交換貨物、交流思想、交融文化,極大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行程,體現出「人類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的壯麗畫面。本次展覽掀開了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舍定位為「世界文明館」的新篇章。以此展覽為始,上海博物館未來將推出更多的與世界古代文明相關的主題展覽,讓上海博物館成為世界文明百花園的展示平台。

配合此次特展,上博圍繞有翼獅金來通、文字彩釉磚兩件代表性文物,開發了冰箱貼、徽章、金幣紀念章、書簽、帆布包等系列文創產品,以展現古波斯及阿拉伯文化的典型藝術。配套圖錄也將同步發售。

展覽將於6月13日向公眾免費開放,並延續至2024年10月7日。

展覽名稱

古波斯的榮耀:伊朗文物精華展

The Glory of Ancient Persia: Treasures from Iran

展覽時間

2024.6.13-10.7

(周一閉館,國定假日除外)

展覽地點

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第二展覽廳)

上海市黃浦區人民大道201號

No. 2 Exhibition Hall,

Shanghai Museum on People' s Square

No. 201 Ren Min Da Dao,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資料:上海博物館

編輯:劉玉清

推/薦/閱/讀

公布

特別聲明

由於條件所限,可能出現未姓名標示的原創圖片或文字,在轉載之前無法與權利人聯系授權及稿酬事宜。熱忱歡迎權利人與編輯部聯系姓名標示授權、稿酬等事項。

推文內容資訊供參考,以現場實際情況為準。

信箱:[email protected],微訊號:shwhl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