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 k.com.cn
文|读者:晓萧
某天下班后,我带着3岁多的儿子去小区儿童游乐区玩耍。儿子很想荡秋千,不过此时秋千上已经有一个小女孩。我告诉他这种情况要排队等待才可以。但小孩子的耐心有限,过了四五分钟后,他的情绪明显焦躁了起来。我让他自己去和小朋友商量,看是否可以让他也玩一会。
儿子有些羞涩地将我教给他的话术重复了一遍,不过不出意外他遭到了简单直接的拒绝:「这是我的,你不可以玩。」儿子转而向我投来了求助的目光,我只能选择无视,赶紧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小区的其他游乐设施上去。儿子很快就忘了这个插曲,倒是我一边心不在焉地陪着他玩,一边密切地关注着秋千那边的动态。
【守婚如玉】剧照
在我看到那个小女孩终于离开秋千时,便赶紧拉起儿子飞也似地奔了过去。没想到他刚坐上去,女孩就边嚷嚷着「你不许玩」边冲上来准备推搡我的儿子。虽然我及时制止了她的行为,但她站在原地丝毫不肯动弹,儿子自然也没法开始荡秋千。在我的建议下,他开始尝试与女孩进行简单的沟通,希望对方能站到一边等待一下。无奈眼前这位女孩突然开始尖叫,紧接着嚎啕大哭了起来。她的哭声总算吸引来了站在人群中沉浸式热聊的奶奶,虽说她奶奶赶紧将她拉到了一边去,但在我儿子荡秋千的整个过程中,这个小女孩撕心裂肺地哭喊,一直试图挣脱她奶奶的拉扯直冲过来。
儿子似乎也被眼前这个女孩的架势给震住了,荡秋千时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没一会儿就意兴索然地离开了秋千。当然,他的心思很快又转移到了其他的游戏上去,而这一幕却在我心中引起了波澜。就像曾经懊悔自己在同别人的争吵中,总是无法正常发挥占据上风时一般, 我开始质疑自己在带领着孩子面对社交中出现的种种纷争时,是否扮演了一个合格母亲的角色。我脑中重新上演了刚才的秋千风波,但这次我没有寻找到标准答案。
【小舍得】剧照
心理学中将儿童社交划分为了四个阶段,分别是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阶段。 随着3岁多的儿子开始有了联合游戏的意识,在社交中受挫的场景似乎也随之增多了。尤其是我们新搬到这个小区之后,这个情况愈发明显了。对我这个多年前就已放弃与小区邻居有任何形式来往的人来说,我可以选择不融入到小区妈妈圈中去,但这个社交方式显然不适用于生活半径几乎都围绕着小区的儿子,他有很旺盛的社交需求。这似乎意味着,我也得硬着头皮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传授一些经验了,尽管这并不是我所擅长的领域。
当然一开始,我以为自己会成为自己想象中的那种家长,能以知心朋友的角色顺其自然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用成年人的智慧帮助孩子巧妙化解生活中遇到的困扰,总之我给自己设想的关键词应该是「淡定从容」。 不过在偶尔观察到儿子在他人生中最初的社交阶段屡屡愈挫的场景时,我开始表现出了「上头」的迹象。
【陪你一起长大】剧照
比如说他想加入某个已彼此熟悉的小朋友团体时,会遭到没有不加修饰的拒绝,「我不要和你玩」。他总是喜欢找比自己大的孩子玩,对方即便接受了他的加入,也会将他当成小跑腿,要求儿子在整个游戏过程中都保持绝对的服从,偶尔沟通不畅时儿子还会遭到对方的训斥。
在家里我们总不断地教他学会和妹妹交换玩具、分享好东西,但一旦走出家门他想交换玩具的想法,要不就是被无视要不就是屡遭拒绝。当然也会遇到儿子试图采用动手推搡其他小朋友等方式来解决争端的情况。但无论他在社交中表现出来强势还是弱势,一旁的我都难以放松神经。 尽管 这样的场景在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比比皆是,但当主角换做我的孩子时,我却表现得比孩子本人还要情绪激动。
在回顾了我的成长之路后,我发现自己成为一个过度保护型的父母是有迹可循的。 我的父母总是会念叨现在的小孩难带,不像我小时候,只要保证我能吃饱并且安全地活着就行,哪里还会去关注什么心理活动。当然了,父母没有注意到我有情感诉求,并不代表着我小时候真的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学龄前和邻居家的孩子们之间的打打闹闹,父母一概置之不理。当我尝试去表达自己在交友中遭到了排挤、语言暴力或者肢体冲突时,父母只会让我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要求我多一些忍让,做个「乖女孩」。由于深知没有人给我撑腰,所以我比很多同龄的小朋友更加敏感。 这似乎筑成了我一直以来交友的底色,怯懦而不自信,出现问题先自我反思。
【加油妈妈】剧照
父母第一次关注起我的交友问题,是我刚上小学,学习成绩徘徊在班级末尾时。他们传授给我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交友技巧,就是和成绩好的或者是当班干部的同学交朋友。 显然他们并没有注意到,比起提高学习成绩,当时困扰我的其实是,一个在农村生活了六年的小孩子,该如何摆脱自卑心理,顺利融入到一群与自己成长环境截然不同的同学中去。
在我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提升后,他们似乎忘记了我曾经惨不忍睹的垫底生涯,又补充了交友技巧的后半句,就是远离差生,以防被带坏。在他们眼中的朋友其实就是学伴的代名词,但凡涉及到真正的社交问题,我一瞬间又会被视为小屁孩。一个小屁孩交朋友中遭遇到的挫折和问题,被父母自动判定为没有营养的过家家游戏,不具备任何讨论价值。
等我成年之后,父母又开始将目光投向我的恋爱、就业等这些重要人生课题上去,他们好像默认为我是天生的外交家,从来不会遇到诸如类似室友矛盾、融入新的集体、维系旧日朋友关系的苦恼。 在社交这条路上,因为从小到大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遭遇到了太多难以消化的负面反馈,导致我最终走上被动型社交之路,用逃避的方式来避免受到伤害。
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我不由自主地将当年自己的无助投射到他的身上,除了决心给他撑腰外,我默认为他会遇到不少困境。我给他讲了很多关于交朋友、自我保护、反对霸凌等社交主题的绘本,时不时还会假设一些场景来考察他的接受程度。很快,他就熟记下了这一连串的理论知识,但对于他能不能在实际生活场景中,将理论转换为实践,我则始终心存疑虑。
【我的妈妈是天使】剧照
一个周末,我和老公两人带着孩子出去玩。小区里有个沙坑,儿子不小心碰到了一堆沙子,那是一个人高马大的初中生模样的男生堆起来的。对方当即就用脏话骂了儿子几句。大约是对方的语气和表情太凶,还不待我有所反应,只见儿子急匆匆地跑到旁边的灌木丛里找到了一根细细的树枝,转身冲向初中生的方向。
眼看着他要发起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了,我赶忙上前阻止了他。看来他是记住了被欺负了不能忍气吞声,但似乎也忘记了另一条重要法则,力量悬殊时要以自己的安全为重。最终,在我的介入下,儿子找到了表达不满的途径。他坐在初中生旁边碎碎念了几句「不能用脏话骂人」,虽然对方全程没有任何回应,但在儿子心中这个小插曲算是告一段落了。
这次无法及时翻篇的人依旧是我。看到老公终于结束了电话后,我赶紧将刚才发生的事情给他绘声绘色地转述了一通。在听完我的描述,老公淡定地表示虽然他能理解我的心情,但每次遇到这种小事时,我的反应都过度夸张。他说我从来不相信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化解自己的社交困境,带孩子出来玩时总是全程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三十而已】剧照
我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过分夸大了孩子社交中遇到的小问题,便去询问了每天陪孩子时间最长的孩子奶奶。她很淡定地表示,来到新小区后,孩子已经交到了好朋友,也没有出现被谁欺负的情况。我才意识到,原来真正无法面对这些社交小挫折的人其实是我。我过度地将自己的童年阴影代入到了孩子的角色中,经常会在和孩子的沟通中,有意无意之间对他强调「你遭受了欺负」这样的负面印象。
因为内心深处一直不认同自己父母那一代人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所以我一直想成为一个能走进孩子内心,时刻为孩子撑腰的人。 但或许不经意间,我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也就是「玻璃心」的方向。 比起时刻充满警惕地应对孩子在社交中遇到的每一个小问题,我想作为母亲,我首先应该接受孩子离开父母身边,必然会遇到挫折这件事情。或许只要在我能看到的地方,我很难做到对他遭遇到的挫折袖手旁观,但我也要努力学习如何从一个直接参与者转变成观察者和指引者。 甚至在小孩这群天生的社交能手面前,也许我还能学习到不少真诚的社交技巧。
「 点赞 」「 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审核:同同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征稿要求
本刊对投稿的真实性有严格要求 ,个人故事 必须为本人亲身经历,真实可靠, 保证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 。对于文章内容,作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图片、视频均可),且愿意接受核实(如职场类话题中将被核实本人真实职业信息、行业、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文笔流畅,以第一人称叙事,字数不低于5000字。
征稿长期有效,投稿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将投稿与 【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 一同上传至附件,并在邮件主题标注 【标题+字数】 。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 】
稿件示例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 点赞 」「 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