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情感

电子亲人,我的「原生家庭代餐」。

2024-02-25情感

策划、撰文 / 卢舫

编辑 / KY主创们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小红书上多了很多「电子亲人」。

比如一个名为「爷爷」的账号,是一个年轻女孩在编辑内容,简单地记录着她爷爷和奶奶的生活日常,已经积累了超过21万粉丝 ——

喝一杯珍珠奶茶、拍一张新年照、旅一趟游,都能收获几千个点赞。粉丝们都习惯了在评论区用「爷爷奶奶」作为开头,然后表达自己的问候,或者分享自己的生活。

还有一位名为「小琳妈妈」的阿姨 ——

她主要教人做家常菜,每个视频标题都是「妈妈教你做xxxx」。在视频里,她也非常真实地扮演了一个温柔的妈妈,对着第一人称视角的镜头循循教导。

她现在有8.3万名粉丝,几乎每个视频都能破1000的点赞,到好几千甚至上万,也是平常事。明明是教人做饭,却很多人在评论区说自己看哭了,大家都直接用「妈妈」来称呼她。

本来我还是觉得大家只是顺手留言,并没有真的投入非常深的感情。直到这两天,「电子亲戚」中,有一位「电子爸爸」注销了账号,然后引起了网友们的集体发帖怀念 ——

上下滑动查看,点击可放大


这位电子爸爸,就是截图中的「十月二十七日」。

在注销前,他只是事无巨细地分享和女儿「妹宝」的一些沟通日常,以及自己的生活。看似平平淡淡,但数据极好。他拥有10万多的粉丝,随便发一个午饭,就能有2000多赞。

注销后,很多人用「不能入眠」、「崩溃」、「无法接受」来描述自己的心情,就像真的有一位父亲消失了。

这才让我看见,网络上有很大一部分人,真的对「电子亲人」们投入了很深的感情。


在「电子亲人」的留言区,

看见我们所期待的亲情

这些「电子亲人」具体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在对这几个账号的观察里,提取了一些关键词 ——

- 面对自己的孩子,自省、听劝


- 保持对后辈的同理心,会主动去了解ta们的世界


上下滑动查看, 点击可放大


- 情绪稳定,温柔

上下滑动查看,点击可放大

- 总是给予正向的回应

上下滑动查看,点击可放大


无论是不是这些「电子亲人」们的粉丝,相信大家都不否认,这些账号一定无法代表背后那位具体的爷爷/爸爸/妈妈的真实人格。 「电子亲人」们本质上仍然是一个虚拟的产物,被人为地剪除了不好的部分,只展现完美的部分。

如果在现实中真的和ta们成了亲人,面对家长里短、柴米油盐,无论多完美的长辈,一定也会有矛盾和冲突的时刻。

说实话,我相信「电子亲人」这种账号在小红书大概已经成为了某种垂类一样的存在,一定还有许多人尝试去经营这样的内容或人设。

如今我们能看到的这些账号,可能是经过了大数据的大浪淘沙后,被符合最大公约数的公众情感托举出来的。

作为互联网文化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 ta们有点像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里提到的「符号与象征」,一个被普遍共享的符号,可以反映出集体潜意识中的普遍主题。 而「电子亲人」的走红,反映出来的集体意识可能就是 ——

我们想要这样的亲情,我们缺乏这样的亲情。

因此,即使这些账号或多或少都经过修饰,但不妨碍我们从大家对ta们的向往中,看见当代理想亲情的模样。

年轻人们,

很需要「原生家庭代餐」

对「电子亲人」产生情感依赖,本质上也是一种「数字化依恋」 —— 依恋网络中虚构的对象。

许多心理学家都曾经提醒人们,要警惕「数字化依恋」,它是有弊端的,比如它可能会让个体越来越逃避现实。

但看过这些电子亲人们的评论区,你会发现很难去劝说他们从这些电子亲人中离开,因为有很多留言都在表达 ——

「我没有这样的爷爷/爸爸/妈妈,如果我有就好了。」

上下滑动查看,点击可放大


当然,也会有很多粉丝觉得自己的爸妈也挺好的,但也确实有这样那样的遗憾,ta们需要「电子亲人」来弥补这些小小的、细碎的遗憾。

而那些一直以来都无法从自己的原生家庭中收获足够的爱、温暖和陪伴的年轻人们,遇到「电子亲人」,就像是直到互联网到来后,终于有千里之外的爷爷和妈妈,给在痛苦中长大的人们,递来「原生家庭代餐」。

直到那一刻,拥有一个美好原生家庭的美梦,终于获得了一瞬虚无缥缈的满足。

虽然那种感受是虚无缥缈的,但「电子亲人」或许真的可以实实在在地调整这部分年轻人一些认知方式。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现实并非客观存在,而是通过社会互动和文化背景共同建构而成的。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是在社会互动中被塑造和形成的。

让人不愉快的原生家庭、充满矛盾和压抑的亲人相处,都可能会塑造人比较消极的认知模式,让人比较偏激、丧、悲观等等。

我的一位朋友就是如此。他是一名东北人,却依然考到南边上大学、生活,只为离原生家庭远远的。我在他大一时认识他。爸爸妈妈十八年来对他的情感忽视、打压,让他长成了一个敏感、寡言、悲观的男孩。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很好的室友。室友是本地人,听了他的故事后,每周带他回家吃饭。室友的家庭氛围很好,室友的爸妈也像亲生儿子一样对待我朋友。

现在他大三了,和室友一家人的连接与互动仿佛重新塑造了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他变得阳光、开朗了许多,就像被重新养育了一遍。

网友们把情感投射到「电子亲人」身上,也有点像这种「把自己重新养育」的过程。

每天期待着和ta们互动,这不失为是自己重新寻获的新的连接。在这种互动中,假如一个人可以获得确切的正反馈、得到久违的温暖,ta也有可能调整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其实,这样的「原生家庭代餐」有很多,除了「电子亲人」以外,还有别的方式:



我家楼下一个公园里有个很简陋的健身房,对离休干部免费开放,所以有很多老人家在那里健身。我从前两年开始自费去那里健身,就是为了和那些爷爷一起玩、一起聊天。

我和我的爷爷几乎从未说过一句完整的话,要么他用我听不懂的老家话骂我,要么我劝他做些什么,他也不可能会听。是从去了这个健身房开始,我才感受到,有能沟通的爷爷,是什么感觉。

@Kee


我的原生家庭代餐就是【摩登家庭】,我应该已经重看了四遍了。我曾经也有一个大家庭,后来为了一些分家产的破事勾心斗角,最后分崩离析。但没关系,看见我的美国亲戚们其乐融融,我就感到幸福。

@小脆

长大最大的坏处就是,你意识到你再也无法改变过去发生的事情了。

但长大的好处也是,你可以给自己找补,并且没有人可以否认你切切实实感受到的温度。

因此,也很难怪,即使「十月二十七日」这个账号的真实性如今还存在争议,但很多人也并不介意,几乎没有人在骂他,依然十分怀念他。

大家都很需要这份补偿,哪怕它本质上只是虚妄的梦一场。

最后

无论是温柔地、耐心地教人洗碗、做家常菜,还是笨拙地哄生气的孩子开心,「电子亲人」们,似乎让人有了这样的移情:

我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孩子,被好好对待了。

有人把「十月二十七日」称作「十多万人乌托邦」,也许不仅是这个账号,应该是所有「电子亲人」们,集体建成了一个几十万人的乌托邦才对。

这些账号的出现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有原生家庭创伤的人们来说。看看「爷爷」弯弯的笑眼,听一下「阿琳妈妈」温柔地教自己做饭,就能汲取力量,舔舐自己的原生家庭伤口。

可是,关掉手机后,我们始终要走入现实世界里。虚拟的「电子亲人」,可以是提供力量的良药,但无法以此维生。我们依然要习得面对现实、从现实世界里获取力量的能力。

如果说,你也知道要回到现实,只是真的已经无力面对你的血亲,那不妨把思路打开,「亲人」这个概念,是否可以是你的朋友、你的伴侣?

假如你此刻想起了谁,不妨把这篇文章 转发 给ta,告诉ta:

「你是那个,像真正的、美好的亲人一样,能给我力量的人。」

我相信,电子爷爷、电子妈妈、电子爸爸们,也很乐意看到,你在现实里,可以收获真切的拥抱。


今日互动

你有经常看的「电子亲人」吗?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本文关键词:原生家庭、电子依恋、亲情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点点 在看 拥有一切美好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