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务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次万次,毫不犹豫地救自己于水火。
——罗翔
0 1
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不能再怪原生家庭了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恍然大悟,第一次领悟到原生家庭居然对自己造成了如此深远的影响。
长久以来,我都以为这是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最经典的箴言之一。直到多年以后,渐渐长大成熟,才发现这句话并非出自阿德勒之口,甚至后半句完全颠覆了阿德勒的理念。
而阿德勒的全部思想恰在强调一个原则: 我们决不能终其一生,都在为童年的负面经历买单。
小时候,我们缺乏知识和阅历,无论是生活还是情感都依赖父母,总是在模仿父母。在与父母相处过程中习得的一切,成为了我们的生活本领——无论这些方式是对是错,会带来好的或者坏的结果。父母理所应当地对我们负有责任。
等到成年后,尤其是脱离父母自己做主以后,再把人际关系里的全部挫败归责于原生家庭,就不再奏效了。这个时候,怀恨、抱怨只会让人深陷痛苦的泥淖中,定在原地无法解脱。就像阿德勒说的那样:「我们并没有麻痹在虚幻的自我满足中停滞不前,而是接受人生的现状,唤起改变的抱负。就算有缺点,也勇敢追求极致和超越。」
图片来源于电视剧【烟火人家】
真正的成熟,是从所有问题只在自己身上求解开始。因为我们永远无法改变过去,也无法改变别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并非意味着要永远停留在童年阴影之下。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需要学会用行动修补自己。
0 2
我不是受害者,我是幸存者
美国投资家查理·芒格被记者问到如何看待欺骗和背叛? 当时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回答:
「我不会因为人性而感到意外,也不会花很很长时间去感受背叛。我总是会去妥协和适应这一类的事情,所以我不允许自己花过多的时间去感受背叛。如果这种想法在我脑海中闪过,我会立马把它否定,我不喜欢任何受害的感觉。像正常人一样的思维方式会让我觉得毫无建树,我不是受害者,我是幸存者。」
任何人都不可能拥有「完美」的童年,真正绊住我们脚步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因此形成的受害者心态。
Ins上有一位特别受欢迎的心理治疗师内德拉·格洛佛·塔瓦布,她专门解答人们在人际关系各个方面遭遇的困难和问题。在近20年的心理治疗经历中,她总结出一个让人很难接受的现象: 我们之所以无法摆脱过去的阴影,是因为不愿意为自己的人生承担责任。
她说:「把自己看作受害者比掌控自己的人生更容易。」
她听到过一个40岁的人抱怨道:「我这辈子也上不了大学,因为父母根本不支持我。」
如果我们14岁时被迫辍学,归咎于父母无可厚非;而我们40岁时完全有能力做出自己的选择,再将责任归结于父母则是一种逃避。
「我的父母从没教过我 ,所以我做不到 。」
「我从来没学过 ,所以这不是我的错。」
「都是受我父母的影响,我也无能为力。」
「变成今天这样不是我的问题。」
这些说辞统统都是受害者心态的表现,摆脱受害者身份,为自己的人生承担起责任的最好办法,就是思考从你的经历中学到了什么,主动去学习那些从来没有人教给你的东西。
我们不是受害者,而是幸存者。我们完全有能力成为自己的老师。
她说:「别人可以伤害我们,但我们不一定要当受害者。」「你的经历并不能代表你。童年发生的事往往是你无法掌控的,你没有义务和责任去改变环境。你的经历塑造了你,但成年后的你有权选择是成为过去经历的产物,还是将过去放下,开启不一样的生活。」
为此,她专门写了一本书 【为什么我们渴望回家,却又不愿意久留呢?】 ,核心就是如何转换受害者心态,用一种智慧的、成熟的方式来回应过去,掌握家庭关系的主导权。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0 3
幸福的人可以用童年来治愈一生,
也可以从行动开始改变一生
除了转变心态,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帮助自己真正成长起来。
比如,作为成年人,即便已经清楚认识到家庭关系是不正常的、不健康的,知道应该做出改变,却无法迈出这一步。因为我们担心与家人产生摩擦和争执,引起彼此怨恨,内心的挫折感、难堪感、羞耻感会将我们击垮。
那么,如何温和而坚定地改变不健康的家庭关系呢?
她介绍了一种五步骤的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促成改变。
比如,父亲早逝之后,哥哥成了家里的老大。哥哥在家里说一不二,觉得所有的好东西都应该优先自己。他说话特别尖酸刻薄,每次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他就出口伤人,冷嘲热讽。
其他两个兄弟姐妹都忍受不了哥哥,和他断绝了联系。妹妹凯莉却觉得自己现在是哥哥唯一的亲人,尽管杰夫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她,她还是把他当哥哥看,希望他能有所改变。
凯莉跟哥哥指出过希望哥哥改一改脾气,但哥哥总觉得都是别人的错,反过来还打电话指责她、恐吓她。现在,一看到是哥哥的电话,还没接起来,就已经感到害怕。
凯莉就处于「意向阶段」,她试图劝哥哥改变,同时又被负罪感包围。她担心:「别人会怎么想?」 「除了我还有谁会帮他?」 「他是我哥哥,我不能不跟他说话。」
塔瓦布一一解答了她的疑虑。
别人会怎么想?
因为害怕别人会有不好的看法而继续留在不喜欢的环境中,这很常见。有些社会与文化会认为发生在家庭中的恶劣行为都是很正常的。因此,告诉别人你的决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你肯定会担心,尽管你做的是对的选择,有些人还是无法接受。
请记住:在评判你与家人的关系时,别人会从他们自己的经历出发,而他们的经历与你的经历并不相同。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出发,从自己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观点和信念出发来看待家庭规范的。
除了我还有谁会帮他?
如果你认为只有你会帮他,那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下去。人们有责任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事事都为他着想反而会妨碍他自立。
请记住:退后一步是很好的方法,这样才会有其他人对那个让你操心太多的人提供支持,才能让他学着独立。
他是我哥哥,我不能不跟他说话。
爱家人没有错,但无论他在你生活中是什么样的角色,都绝不能允许他虐待你。包括兄弟姐妹、父母、姑姑 / 姨妈、叔伯/舅舅、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堂/表兄弟姐妹等等,他们没有任何权利对你不好。
请记住:无论对方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虐待都是极不健康的行为。
在这本书中,塔瓦布一直在鼓励人们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并提供了许多指导性的建议,帮助人们补上童年时缺失的甚至上错了的人际关系课,应对形形色色的家庭关系。
她想告诉大家:「如果你正在学习处理或结束不健康的家庭关系,你要在自己身上寻找答案,因为你永远无法改变他人。」
团购信息
【为什么我们渴望回家,却又不愿意久留呢?】
作者: 【美】内德拉· 格洛佛·塔瓦布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团购价:38.3 (原价:59元)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