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情感

一种能够「加深关系」的行为,却常常被认为没有意义

2024-04-12情感

编辑 / KY主创们

前两天,我在后台看到了一条留言:

「KY,想找你聊聊给建议这件事。我有一个关系亲近的朋友,经历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每次我都很认真地听她说,也经常主动给出我的看法和建议。

但最近一次吧,那天我专门请了半天假陪她散心,散到最后她留下一句,算了,聊再多也没用,我回家躺着了。

这可给我气坏了,我苦口婆心一通分析和给出建议,她却完全不当回事儿。我都想因此和她关系降级了,可我们毕竟十多年的发小,也不是说散就散的。

我就想来问问你,下次她又找我倾诉,我还要给建议吗......以及为什么被劝的人会听不进去建议呢?」

其实,这位KYer的留言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哪怕是在亲情和爱情关系里,也同样会出现。越是主动陪伴的那一方,越容易感到受挫,觉得自己满心的好意好像变成白费力气了一样。

为此,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劝人」这个话题。

饱含了关心的「劝」,

其实是每段关系里必需的构成

在聊「劝」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个简单的心理学概念——依恋,它指的是人对生活中特定的人物产生的一种强烈而深刻的情感连接 (Bowlby, 1980)

没有依恋,关系也就不成立。

而在每一段能够彼此依恋的关系里,劝告都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是因为每当人感到痛苦、不安和沮丧,依恋需求就会被激活。

John Bowlby认为,「我们与他人的亲密依恋关系构成了一个人生活的核心,我们是通过这些依恋关系来获得力量的。」这里所说的「力量」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常提到的一种重要感受——安全感。

所以, 当朋友、伴侣或家人找到我们倾诉、寻求帮助时,我们真心的建议其实就是在释放一种信号: 「在这里,你是安全的,我们会一起想办法解决当下的难关」

在这样的互动下,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的亲密和安全。这种积极的、主动的动作,也在告诉对方,我愿意支持你,也愿意实现我们曾经许下的承诺——分享开心和共同度过难关。


但也要小心,错误的

「劝告」不仅伤人还伤关系

既然「劝」这么好,为什么留言的KYer还觉得那么闹心呢?

这是因为,劝从来不是一个单方面的举动,它涉及到关系双方,以及接收方是否接受劝告并作出具体的行动。

在这点上,就非常考验关系双方到底有没有把握住正确的给劝告时机和劝告的语言组织。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几个错误的「劝告」示例:

1. 「劝告」激起了对方对自我的防御,对方拒绝接受建议,因为拒绝被看轻/被攻击。

右边的劝告是不是很眼熟? 许多时候,我们是真心觉得朋友碰上了一个没那么好的对象,并且认为朋友值得更好的,但是哪怕我们是认为朋友更好,朋友也可能并不领情反而出言回击我们。

而这种 充满敌意的回应,其实是朋友认为自己受到了对自我形象的攻击,进而做出的防御性回应。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人们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为了让自己的内在不产生焦虑感,会下意识对抗那些伤害自己自尊或自我形象的人和观点。

而每个人所选择的伴侣,其实也都是一种自我形象的延申,说朋友的恋人不够好,对于朋友的体验就是,我们在说朋友不好。

2. 对方需要的不是建议,而是情感上的共鸣和倾听。

有些时候,朋友或伴侣看起来是要建议,但其实要的是「看见」,ta 真正渴求的并不是今天立马把事情解决了,ta 想要的是我们的陪伴。

而建议并不能和陪伴划等号, 建议在更多时候是一种便捷的认知途径,它忽视了当事者所面临的处境的复杂性,而单一的认为做了某个选择就好。

代入我们自己想一下,许多时候我们都知道早睡对身体是更好的,但是哪怕我们知道并且认可,我们仍然会因为白天的狗屁工作而在深夜报复性熬夜,以此获得心理上的慰藉。

所以, 看起来是朋友或伴侣没有做出明智的决定,但其实可能是因为被劝人的处境让 ta 没办法这么做,而陪伴对方且相信 ta 有力量靠自己踏出困境,才是更有价值的为对方好。

3. 双方对同一处境的认知没有达成一致,被劝方无法被打动。

邻居突然开始装修,我们对声音的耐受度比较高,觉得戴戴耳塞就差不多了。但是伴侣作为一名高敏感人,ta 的生理特征让 ta 的五感都特别敏锐,在我们眼里戴耳塞就能接受的噪音,在 ta 的感受里这仍然是一种折磨。

如果我们无法代入伴侣的处境,那么不管如何劝说戴上耳塞就好了,伴侣也不可能接受,因为这个建议对 ta 来说就是无效的。

所以,在很多时候,劝告和建议的失败其实是由于 双方在生理上就天然存在了差异,我们既然无法体会到对方到底有多痛苦,那么我们的建议对于对方来说自然也是无效的。

除了这 3 种明显错位的劝告方式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那就是: 劝人其实成功了,但...比较慢。

要知道, 改变并不遵循线性发展的路径。 也就是说,即便人们接受了劝告,并决心要改变,这也需要时间,甚至有时还会出现退回到旧行为模式的情况。

那到底该怎么「劝」?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劝人好累好难,我要不别劝了,我没那么闲。 等等,别急,先别走,正确的劝其实也没那么难!来看正确的「劝人三步走」:

第一步:多问开放式问题

上来直接给答案很可能混淆掉对方的真实需求。先多问问,既是帮对方理清思路,也能帮我们搞清楚对方到底要的是建议还是陪伴~

确定了对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后,双方再一起指定可行的方案,不要只是我们自己在说。

第二步:着重描述感受

不一定要陈述和表达客观真理,许多时候把感受分析清楚了,被劝方自然也就get到了我们劝解的意图。避免使用批评或带有偏见的语言,因为这样可能会使对方产生防御的反应。

同样是朋友找我们吐槽对象,换种回应方式双方都轻松,我们只需要把感受到的情绪白描出来:

他这样做,确实会让你没有安全感

听你这样说,我也感到你肯定特别委屈

......

第三步:记住你和 ta 是一致对外的

注意, 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对方,而是对方面临的困境。 以这个导致朋友或伴侣为难的源头作为唯一需要攻破的中心,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在最后,要知道情绪上的感受和解决办法同样重要, 如果实在没办法通过劝让对方发生改变,我们也可以向后退一步,相信对方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就算不能负责,失败多了,也就知道如接下来人生要往哪里走了。

此时,我们只要在对方需要时,给到一些安抚和陪伴就好,就算没解决问题,但对方情绪好多了,这也是一种有效的陪伴。

而且吧, 看起来只是让对方获益的「劝别人」,其实也是一种对自我成熟度的锻炼 ,比如更加清楚哪些经验没法直接传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我们的倾听能力也会提升,成为一个更有智慧的人。

关系也在这样有来有回的「劝与陪伴」中更加深入,变得健康又具备弹性~

每个人活着就像宇宙中的原子,请别忘记稳定的结构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某种意义上我们为了自己而活,但也是为了我们与他人的连接。
在关系中自愈和愈人,理应是美好且正当的追求。

今日互动

你是一个会「劝」的人吗?

你的身边有这种很会「陪伴式劝」的人吗?

来评论区聊聊吧~

References:

Bowlby, J. (1980).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3: Loss, Sadness and Depress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本文关键词:劝人、给建议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点点 在看 ,温柔地「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