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撰文 / Alysha
编辑 / KY主创们
朋友最近经历了新一轮的裁员,他形容自己近期的状态为 「卡住」 。
他说:「明明嚷嚷着想拿裁员大礼包已经很久了,但真走了,我发现也没有像我想象中那么开心,反而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拥有这么多时间能干什么......
感觉自己好像在一团流沙里往下陷,就算想往外爬,环顾四周也看不到梯子。
偶尔半夜刷朋友圈的时候,也会觉得很焦虑,感到自己好像被甩下了。就算想做点什么改变现状也提不起劲,在这种情绪的恶性循环中,我似乎越陷越深。」
听到这儿,我发现,朋友讲述的卡住感,其实刚好对应了心理学里常聊到的一个概念: 「情绪淹没」 。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John Gottman) 用「情绪淹没」一词来描述在唤起无助感和威胁感的情况下会出现的压力激素泛滥,这往往给人带来被淹没的体验,比如突然被裁员或经历分手等。
而这种生理上的唤醒会使我们难以继续维护过往的生活系统,不再能理性地看待变化,还会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
对于很多人来说,走出这种困境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其实, 只要通过一些小小的行动和思维上的调整,我们就能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出情绪的流沙。
认知重建
生活里,分手和裁员等类似情况常常接踵而至,以至于 当我们面对如此困境时,常常会非黑即白地认为:这一切都完蛋了,我的人生不会好起来了。
这正是情绪淹没最明显的标志,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因情绪变得窄化,失去了过往对于成功经验的感知,不断地在情绪的带动下重温失败和被拒绝的画面。
认知重建,就是要在情绪高度唤起的状态下,喊停情绪,并且重新构建我们脑内对自我的认知。
具体做法是:当我们发现自己被负面思维困扰时,挑战这些想法的合理性。
×「我一无是处,因此关系才会结束。」
✔「关系的结束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不应只由我一人承担责任。」
×「我工作能力差,所以被裁员。」
✔「公司效益不好,裁员只是公司自保的手段,先从工资高的开始裁。」
当然,有些时候泡在负面的情绪和思维中久了,很难突破错误的叙事,而是纠缠于「我觉得我就是很差/我真的很难相信我会被裁」的想法中,甚至不断为之辩护,找出各种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但是,不管我们如何自我贬低或是如何想要重新再来,都需要认知到情况已经发生了。
更值得我们做的,是好好问问自己 (建议写下来) :
「继续坚持这种信念或自言自语对我有多大用处?」
「事情已经这样了,我还能做点什么避免下次类似的情况再发生? 」
现在觉得没有希望没关系,但是至少别放弃拥有希望的可能性。 很多时候,人生的容错率,远超我们的想象。
从接纳情绪开始
让感受自然流动
刚陷入流沙的时候,情绪是复杂又多样化的,可能是对工作中不公的愤怒,也可能是对恋人对自己态度变得平淡的委屈,我们可能试图吞咽这些情绪,并装作对它视而不见,却反而因此陷入情绪的陷阱。
这一困境的解药,其实是「接纳和允许」,即不带评判地观察自己当下的状态。
我的身体有什么感受?
我现在的情绪是什么?
我联想到了什么画面吗?
是什么令我产生这种感受?
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写下来,并且 注意尽量不带偏见地、客观地去观察自己,不急着评判,只是待在远一点的地方和情绪感受共存。
当我们真正接受了这些情绪的存在,允许自己去体验它们,它们反而会自然减弱、逐渐平复。这是因为, 情绪本身是具有流动性的。 当我们让自己的情绪流动起来,就会慢慢从之前被情绪纠缠的状态中走出来。
制作一个「确定性行动清单」
找回我们的生活节奏
当我们面对了真实的情绪感受,进入到了新的生活状态中,比如不再每日打卡上班,或家里只剩下自己的生活痕迹;这些突然的改变往往带来丧失感,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我们可能会止不住发呆,躺在床上一下又一下地滑动手机,但就是没办法回归到规律、有节奏的生活状态, 要想走出这种状态,不能依赖宏大或长远的目标,而取决于一个个微小的、即时能做的目标。
写下能让你感受到掌控力的小事 (比如,洗掉堆了很久的衣服并晒干、扔掉不要的东西、擦掉房间里的灰、做一顿饭、买一束鲜花并装到花瓶里) 。然后, 把这个清单贴在家里显眼的地方,当你再次感到焦虑不安时,不用思考,立刻去做1-2件写在清单上的事情。
找人说说话,可以是
面对面,也可以通过电话或视频
心理学家Brené Brown认为, 真实的人际连接是发展有意义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我们带着真实的自我出现时,才能真正地与他人建立联系,并体验到真实的爱、亲密和归属——这是马斯洛层次理论中最重要的需求。
此外,在真实的人际连接中,我们会经历多种情绪表达,大脑会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这是「感觉良好」的神经递质,而且 他人的在场和关系中的真实互动会让我们体验到一种「被托住」的感觉,寻求重要他人的支持和陪伴对走出情绪阴霾很有帮助。
增加户外时间,
多多延展和活动身体
精神科医生提到,现役运动员很少抑郁,现役运动员在密集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通过身体活动达到心理的高度集中,这种状态限制了过度内省和消极幻想的空间。
这刚好印证了认知心理学中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理论的观点,人类的认知过程不仅仅是大脑活动的结果,也深深植根于其身体经验中。
也就是说,情绪和身体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情绪的低落会让我们抗拒运动、变得懒惰和拖延; 相应地,如果我们能主动增加户外时间,哪怕只是拉伸拉伸身体,散散步,也能够通过血清素的释放,从身体出发,反向提升并改善我们的情绪状态。
越是自我怀疑,
越需要更多的自我关怀
还有些时候,当我们经历负面事件,会忍不住自我怀疑和批判,不断在大脑回放自己做得不够好的片刻, 一遍遍地想「如果我当时做得更好,也许 ta 就不会离开/我就不会经历裁员」。
这种怀疑的循环多了之后,内心会充斥对自己的厌恶,觉得自己是个不配得到爱的人,是个没有价值的人等。但正是在这些时刻,我们更需要关怀自己,而不是贬低自己。
心理学家菲尔德说,在情绪高涨的时刻,意识到内心的自我对话非常重要。 因为内在的批评声音往往会协同外界的不友善加剧我们的痛苦,而自我关怀则是在心里点亮一盏灯, 告诉自己「我知道我已经很努力在面对生活了,但这真的很难,我辛苦了」。
所以,如果发现自己又开始自我苛责,一定要脑海内大声说「stop」,并问问自己,「这些话我会对朋友、家人或者小猫小狗说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些话我们也不应该对自己说。
不过,我也观察到,有些人已经很努力这样去做了,但情况却还是没有转好,这或许会让 ta 们很困惑、甚至不想再继续。
可我们也需要意识到, 人生的困境总是很大的,要想突破它,或许不会很快, 很难一次性就解决掉它,偶有反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下面两个小方法,来稳住我们的状态~
如果情绪反复来袭,
这两个小技巧能帮我们稳住它
1. 记录并命名我们的情绪。
对抗大脑营造的「我不会好起来了,我的心情糟透了」的全否定假设, 用日历或软件记录下我们每天的情绪。
每两周或月底时,定期盘点 ,我们会很直观地看到原来生活中,我们还是 有开心的时刻,而不是永远困在名为抑郁情绪的笼子里。
苹果用户 可用自带「健康」软件,具体操作请滑动下图查看:
左右滑动查看,点击放大保存。
安卓用户 则可以自行搜索下载相应的情绪日记等app,如下图所示。
爱手写用户 ,也可以直接在日历或日程本上用不同的色彩,每天记录心情,比如蓝色系代表消极情绪,黄绿色系代表积极情绪等。
2. 盒式呼吸法则,迅速降温我们的情绪。
吸气 4 秒,屏住呼吸 4 秒,然后呼气 4 秒。 临床心理学家Goldman指出,呼吸会影响心率、血压和神经系统,而这些都会影响身体的焦虑和压力程度。
「盒式呼吸法」可以降低我们因为焦虑不安而分心或走神的情况,并在压力来临时减缓身体的运作速度。
在最后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当人们能够多多激活情绪调节的大脑区域,ta 们就越能适应消极的状况,而不会让它影响到自己 (Bo et al., 2024) 。 越多从困境中爬起的经验,我们越能直面生活,并且更好地拥抱生活。
其实在现实生活里,也不只有失恋和裁员才会让人陷入情绪的流沙中, 其他各种层出不穷的困难,也可能令我们卷入情绪困境,此时,提前备好一个属于自己的「情绪急救箱」就变得异常重要。
毕竟,它能让我们在下一次陷入到情绪流沙之中时,不慌不忙地直面困境~
建议现在就收藏起来,需要时及时查看及时使用!也欢迎你 转发 出去,让每个受困于情绪的人都能够给自己松绑。
今日互动
当你情绪低落不开心的时候,都会做些什么?
来评论区分享一个你的「情绪安抚工具」吧~
References:
Bo, K., Kraynak, T. E., Kwon, M., Sun, M., Gianaros, P. J., & Wager, T. D. (2024). A systems identification approach using Bayes factors to deconstruct the brain bases of emotion regulation. Nature Neuroscience , 1-13.
Shapiro, L. (2019). Embodied cognition . Routledge.
本文关键词:情绪工具箱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点点 在看 ,走出情绪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