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恋爱中产生的所有痛苦,比如焦虑、拧巴、内耗、患得患失 ... 本质上都是因为你没有学会分离。
就比如,为什么你总是喜欢控制对方?想要时时刻刻和对方黏在一起?对方一不回消息,你就抓狂?再或者,即使明知道自己处于一段有毒的关系中,但就是不肯离开,又或者分手后,你怎么也放不下对方,不停地苦苦纠缠?这些行为的背后,其实不见得是你爱得有多深,更多的可能是你的一种执念。
因为在你的心中,你幻想出的理想爱情,就是寻找到一个完美的伴侣,所以你不能接受他在相处中暴露出的种种缺点;也不能接受自己对他这么好还会被抛弃;更不能接受这段关系的无疾而终。于是你固执地将自己留在感情里,试图再次找到可以印证你理想爱情的蛛丝马迹。 而这种执念,就是你没有做到,将你脑中的幻想和现实分离开,你对他还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事实上,我们很多人都活在一种幻想里。 比如你给自己定下了一天要读完一本书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你的理想化,是你想象中的自己可以做到的。但现实是,你并没有那么快的阅读速度;又或者是工作繁忙,你很难抽出那么多的时间去读书。当你发现你无法完成这个目标时,你就会产生焦虑,责怪自己怎么这么不上进,这样一点小事都做不好。
同样在感情中,我们也容易对伴侣理想化,抱着一种可能本身就不切实际的高期待。因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几乎在每一段亲密关系中,我们都会不自觉的重复童年与养育者的关系模式。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小时候有一些未被满足的渴望与需求,那我们会在亲密关系中寻求一种补偿心理,将自己的幻想投射到对方身上,理想化对方,希望对方能够满足自己的缺失。
当他不能满足你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失望和痛苦,并且认为你的痛苦是他带来的。这个时候,你也许会变得异常敏感,变成一个时刻歇斯底里的人;又或者是变得强势,强迫对方做出改变,因为在你心中,只有他改变了,你的痛苦才会消失。
那无论是给自己定下过高的目标,理想化自己;又或者是理想化伴侣;这都是一种幻想与现实的不分离。
这种不分离的状态, 源于我们与妈妈的不分离。 因为幼时,妈妈对你的焦虑、控制又或者是忽视,让你的全能自恋受损。即使在长大后,你也依然时不时会回到那个「幻想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自恋状态里。
可以说,幻想的本质就是自恋。 而一旦产生自恋,一部分人会变得格外具有掌控欲,要求伴侣满足他全部的期待;另一部分人则很有可能形成付出讨好型人格,凡事亲力亲为,成为那个为对方、为家庭付出全部的牺牲者。
那一个人如果总是被幻想所绑架,活在自己的自恋里,他是永远都无法看清一个真实的自己的。他无法从心底完成对自我的认同,于是只能依附于外界的评价体系。不允许自己犯错、不允许事情脱离自己的掌控,常常把自己陷入一种偏执、拧巴的痛苦里,陷入一种求而不得的不断内耗中。人格发展自然也是被压制的。
而真正的成长绝对是从幻想回到现实的过程里。当你回归现实,你也才能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让花成为花,让树成为树。很多你不能完成的目标,很多你无法被满足的期待,也许你一下子就放下了。
如果你还是不知道改如何做到「分离」?记住 德国心理学家海林格有一句名言,叫谁痛苦谁改变,谁改变谁受益。
就好比,如果你的伴侣很懒惰不求上进,你再怎么苦口婆心劝他,他大概率都不会听。只有当他因为自己的懒惰吃尽苦头后,他才会真的做出改变。
同样的,如果你因为总是遇到渣男而痛苦,那你要做的不是继续用自己的真心试图去让渣男浪子回头。而是走出自己对爱情的幻想,看到一个他真实的人格,勇敢的选择离开。
当你学会分离,痛苦自然也就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