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情感

对你好并不是在「讨好」,是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很好的人

2024-04-10情感

策划、撰文 / 阿蓝

编辑 / KY主创们

我的前同事小吴,一个深受「讨好型人格」这个词迫害的人。

她习惯于对周围的人好,会拿出额外的时间照顾他们。 前一晚和同事一起陪客户喝酒,第二天小吴居然能 6 点起床,给大家准备好头疼药和热水。

有些人多少会「受宠若惊」,有些人又会认为她「别有目的」地在讨好自己。

对关系亲近的人,更是如此。 她的老公每天乐呵呵的,在我们看来,家里的事情总是只有小吴在忙来忙去,很不公平。

于是朋友们开始给她发送「讨好型人格」的文章,暗示她离开「巨婴男」,「找回自己」。 终于有一天她仰天爆发出怒吼:

哦?闲人吴大姐为什么能够那么确认自己就不是讨好型人格呢?

习惯对别人好的好人,和讨好、取悦别人,区别到底在哪里?

是「讨好型人格」还是「利他主义」?

区别其实很明显

讨好型人格想必不需要多加介绍,近年来大家经常对着这个词反思自己;

而习惯对别人好的利他主义 (altruism) 则是一种道德行为倾向,指的是一个人关心别人的福祉,会为这种关心采取行动 (Feigin et al., 2014)

讨好和利他的人,在宜人性方面会有很相似的表现 ,他们都会让同事朋友们感觉被关注、被照顾,都会获得类似体贴、善良、真是个大好人这样的评价。

但是,二者的区别也很明显:

· 行为发生前

不对别人好,讨好型人格的人通常会不知所措,讨好几乎是他们唯一的社交方式;

而对利他主义者来说,对别人好是一种选择。

· 示好被拒后

当对方拒绝关心和示好时,讨好型人格的人可能会退缩、害怕,从而导致情绪和行为的波动;

而利他主义者面对别人的拒绝,能够比较坦然地接受,并且这样的拒绝不会影响他们一贯的行为习惯;

· 关系破裂时

无论是普通同事、朋友还是伴侣,当关系破裂时,讨好型人格的人通常更加难以接受,更痛苦,也更为自己曾经的付出感到不甘;

而利他主义者在经历过对关系结束时正常的悲伤和惋惜之余,并不会过于懊悔曾经的付出。

从这样的区别看,我也更倾向于我的前同事小吴,是一个利他主义者,而不是讨好型人格。

她对同事和朋友的照顾,都是基于她的个人经验,真心地觉得「这样会更好」。 给宿醉的同事准备药片,是因为她知道宿醉的头疼有多难受,只是推己及人;

她所做的一切也不是没有回报 ——她喜欢身边人都乐呵呵的,情绪稳定一些,这样工作效率高,她心情也更好。

和老公的关系也是一样,她对家里的柴米油盐有比较强的控制欲,不让她经手她反而会不开心。 老公虽然懒洋洋的,但小吴看中的是他持续提供的情绪价值。

讨好型人格的背后,常常隐含着低自尊的问题。 他们觉得自己不配被爱,不知道如何面对冲突、拒绝和失望,因此过度付出和讨好,结果通常是继续损伤自尊,陷入丧失自我的困境;

而小吴这种利他主义,是主动选择了以关心和照顾的态度照顾周围的人,她即使不这样做,也可以好好地生活。

讨好型人格本身是「不足」, 无论是自尊、安全感还是心理资源,因为不足,所以采用不恰当的方式去填补;

而利他主义是「很足」,在充足的情况下,愿意倾倒出来送给别人。

利他主义者

最聪明的好人

实际上,利他主义者不但是真正的「好人」,还是最聪明的好人。

如果懂得利己是一种「聪明」,那么通过利他来利己,则是最聪明的做法。

曾经有研究者将利他行为分为真正的利他主义,和虚假的利他主义 (pseudo-altruism)

真正的利他是指有些人天生就更容易共情他人,对人类更有喜爱的感情,或者将对别人好定义为自己的人格特征,因此他们的利他行为都来自一个下意识的、很少考虑自身利益的过程;

而虚假的利他则是一个人想要通过这样的行为获得一些奖励,或者只是通过社会学习,在理智层面「知道」要这么做,实际上是希望通过利他行为,而达到利己的目的 (Feigin et al., 2014)

但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对于每一个人的具体行为来说,很难分出所谓的真正的利他、虚假的利他。

比如,一个人出于对他人的共情而做好事,其实也是为了避免自己被愧疚感困扰和侵蚀,这时 ta 的利他行为,很难说没有一定的「为自己」的成分;

又比如,一个人捐助贫困生,是为了给自己「积德」,为了「下辈子能过得好一些」,即使是从这种利己的目的出发,但做的好事却是实打实的。

之所以会造成这些混乱,实际上是因为大家经常陷入把「利他」和「利己」对立起来的误区。

我们没有必要区分「真正的利他」和「虚假的利他」, 因为近年很多心理学研究者都发现,利他和利己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Leonid Levit 博士认为,比起人们脑海中正在决斗的小天使和小恶魔, 利他和利己反而更像是一对兄弟,只是利己先出生,利他后出生 (Levit, 2014)

换言之,利他行为本就应该建立在成熟的利己主义之上。

在Levit 博士的个人主观幸福理论 (person-oriented conception of happiness) 中,他认为人们感到的幸福的方式是由两个路径组成的,其中一个就是利己主义 (egoism)

从嗷嗷待哺、只会喝奶睡觉喊妈妈的状态,到实现个人幸福,我们会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如何保护自己、肯定自己,如何从他人那里获得反馈、肯定和资源,这些过程,都是利己的过程。

而在学会了这一切之后,利他才会作为一种更高级的心理特质出现。

换句话讲,一个人如果足够成熟,ta 自然就能总结出关爱和照顾都是相互的这个规律,因此将利他主义纳入 ta 的人格体系之中。

当我们进行利他行为时,即使表面上牺牲了个人的时间和资源,但利他者本人会收到对 ta 来说更有价值的回报——无论是心灵的慰藉,人际的认可,还是未来可能存在的资源。

利他主义,是一种更高级的利己,它比单纯地利己,更能让一个人快乐。

想当聪明的好人

真正需要的是——

当然,对于聪明的利他者来说,所谓「付出」和「回报」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甚至有时也不一定就是平衡的。

正是因为利他出生于利己, 利他主义者才会有更成熟的心理资源,去应对付出和回报当中的时差和落差。

当我们有利他的情绪时,面对负面事件更不容易焦虑,面对恐惧时,甚至会减少战或逃反应 (Lewis et al., 2000)

天生的战或逃反应在远古时代或许会让我们活下去,但在现代社会却给我们造成了一些困扰:比如面对压力时的暴力行为,或者不负责任的逃避行为。

而当我们做出利他行为,或者拥有利他情绪时,压力激素水平会更低,包括唾液皮质醇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等 (Field et al., 1998)

因此,利他行为让我们过得好,是一种本源上的、身心统一的好。

但是,当帮助任务 (helping task) 过于有压迫性、过于沉重时,也会给利他者带来负担。 帮助任务是指类似给他人提供金钱、住所、食物,或者照顾病人等等。

而这种负担,也会重新把压力和焦虑、恐惧和战或逃带回来 (Schwartz et al., 2003)

面对这种情况时,一味地利他就不是一件全然的好事,具体的事件还需要我们去划分具体的职责和个人需求,在利他的行为之下,更要平衡自己的状态。

因此,聪明好人的利他行为,一定是一种健康的、良性的、可持续的行为。

· 我们不会过度地让渡自己的利益: 利他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因此不会有苦大仇深的牺牲感;

· 我们也会有明确的个人边界: 主动平衡自己和他人的需求,明白如何照顾自己。

· 而当利他的行为受阻时,我们也会将它看作一个转折时刻:


利他行为并不被人接受,或者没有得到我们所期待的情感和资源上的回报时,我们会思考:这些行为是不是只有在我自己看起来是利他?是否对他人其实是一种困扰?

当帮助任务过重时,我们也会思考:我的边界应该划在哪里?我可以付出到什么程度?我的利他行为到什么样的程度,能不伤害到自己?

利他是一种非常建议的生活方式,但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不能忽略这些自我和他人相撞的卡点,反而是可以把它们当作反思的机会。

进化心理学认为,作为在众多物种中脱颖而出的群体,人类的优势之一,就是群体性的利他行为。 正是这种优势提高了我们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因此我们可能天生就是倾向于利他的 (Sober & Wilson, 1998)

当代科技文化的发展让我们在各方面其实都逐渐地孤立起来,手机、社交媒体、虚拟世界有时会让人们真诚的社会关系变少,互动变得虚拟化和表面化。

但本质上,我们对真诚关系的需求并没有减少,只是那天生的利他情感 钢筋森林中被磨损了一些,让我们害怕伸出的双手会遭遇冻伤。

我们离利他的天性越来越远,人类的状况可能会越来越糟糕 (Putnam, 2001) ,我们也会奔向一个冷漠的人间

如果你也同意本文的观点,可以点点 在看 ,或 转发 给朋友,让我们一起做一个聪明的利他主义者~

今日互动

你思考过自己「利他」的边界在哪里吗?

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References:

Feigin, S., Owens, G., & Goodyear-Smith, F. (2014). Theories of human altruism: A systematic review. Annals of Neuroscience and Psychology, 1 (1), 1-9.

Field, T. M., Hernandez-Reif, M., Quintino, O., Schanberg, S., & Kuhn, C. (1998). Elder retired volunteers benefit from giving massage therapy to infants.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17 (2), 229-239.

Levit, L. Z. (2014). Egoism and Altruism: the" Antagonists" or the" Brothers"?. Journal of Studies in Social Sciences, 7 (2).

Lewis, T., Amini, F., & Lannon, R. (2000). A general theory of love, New York, NY: Vintage.

Putnam, R. D. (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Simon and schuster.

Schwartz, C., Meisenhelder, J. B., Ma, Y., & Reed, G. (2003). Altruistic social interest behaviors are associated with better mental health. Psychosomatic medicine, 65 (5), 778-785.

Sober, E., & Wilson, D. S. (1998). Unto others: The evolution of unselfish behavior. Cambridge ,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本文关键词

讨好型人格 丨利他主义丨利己主义

点点 在看 ,做最聪明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