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情感

老龄化、生育率、家庭关系……「东亚」为何格外受关注?

2024-06-10情感

日本的老龄化问题近来再次走入视野。

据报道,日本第一季度超2万人孤独死,65岁老人占近八成。而根据日本总务省公布的人口推算数据,截至4月1日,日本不满15岁的儿童人口同比减少,创1950年有统计以来最低记录,少子化趋势也进一步加剧。

图片来源:@新郎热点 微博

同为邻居的韩国,生育率也经常被拿来讨论。 每当韩国的生育率、出生人口数据公布,总能见到大家热议「韩国人为什么不生孩子了」。

东亚三国面临的情况如此相似,以至于谈及家庭关系的时候, 「东亚小孩」已经成了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词语, 隐含诸多文化背景。

「东亚」这个概念我们如此熟悉, 作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普通一员,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在涉及东亚的话题中说几句。

但是,「东亚」究竟代表着什么? 它究竟是一个地理概念还是一个文化概念?中日韩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和我们息息相关的邻国?

在追根溯源的问题上,东亚突然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图/Unsplash

01

何为东亚?

东亚,从词源上讲是一个 外来的词汇 希腊人将东方称为「亚细亚」 ,于是便有了后来亚洲的地理概念,而东亚一词,又是亚洲这一概念进一步的延伸。

在西方人的认知世界中,无论是亚洲,还是东亚,总在两极之间徘徊,它或是 伏尔泰等思想家开展启蒙运动最佳的思想资源 ,是「别人家的孩子」;或是「 愚昧、专制、落后 」的代名词。而这样一种认知发生逆转的背后,正是东西方实力对比变化的结果。

图/pixabay

东亚从来都不单是一个实体的地理空间,还是一个变动不居的观念。 那么,如何才能发现隐藏在观念史中「东亚」的真面目呢?它对我们所处的当代世界,又意味着什么?

宋念申教授正是这样一位探索者 。在面对南方都市报的采访中,他解释道—— 「发现」(东亚)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不是我展现了一个怎样的东亚,而是东亚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被定义、被否定、再重新被定义的过程。

02

为什么要讨论东亚?

早在西欧处在向资本主义社会迈进的前夜时,东亚世界也处在一场大变局当中,尚未完全统一日本列岛的大名丰臣秀吉,迫不及待地出兵朝鲜半岛,向明王朝的宗藩体系发起了挑战。

这场涉及中日朝三方的战争,虽然以日本的失利而草草收尾,但却奠定了东亚往后三百年的基本权力格局,直到甲午战争才被彻底打破。

图/pixabay

战争硝烟暂时的退去,却没有减缓东亚世界变化的速度,反而引起了更加剧烈的变动,在战争中受到削弱的明王朝难以应对复杂的内忧外患,最终被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清王朝取代,素来被朝鲜鄙为夷狄的满洲八旗集团入主中原,又反过来影响到了中华文化圈和传统宗藩关系的构建。

除此之外,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宗教理论和天文科技等,又给东亚深受儒学浸润的传统文化精英,带来了自佛教传入以来新一轮冲击……

在西方殖民扩张的手伸向东亚之前,这片区域内部已经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面对外来文化和物质的冲击,东亚远没有后人所想象的那样封闭保守、故步自封。

相反,在 宋念申教授看来 这是殖民主义借由近代工业文明带来的那种单一线性史观的垄断,是建构的产物。 而他所主张的「发现东亚」,并非简单地叙述丰臣秀吉侵朝以来五百年的中日朝韩等国历史,而是 试图以讨论东亚是什么为契机,破除「欧洲中心主义」观念,深入理解现代化等命题。

03

「东亚」的运用与滥用

当然,他也提醒读者:「讨论东亚现代化,即不必言必称西方,也不必刻意回避西方」。 正视外部世界带来的冲击,但不把这种冲击看作是唯一的历史推动力,而要探寻外部冲击如何在遭遇、反应过程中内化为本土历史动力的过程。

图/pixabay

和东亚这个外来传入的概念相似,欧美国家殖民霸权的侵入,不仅刺激着中日等国开启以汲取他者物质文明为主要目标的自强运动,还加速了传统宗藩关系、天下观与华夷秩序的崩塌,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 努力批判殖民现代性以同 其撇清关系,但却受到后者启发的本 土民族主义

明治维新后崛起的日本,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以「黑船来航」为代表的西方挑战,让日本将不断加深的存亡危机感,转化为吸收西方先进工业技术和制度文明的动力,在先后打败了清王朝与沙皇俄国后,曾经以西方殖民霸权受害人形象自居的日本,也不自觉地接受了西方对于东亚充斥的傲慢与偏见,开始以「亚细亚」世界的领导者自居。而这一观念承续的巅峰,正是后来将其引向毁灭的「大东亚战争」。

近代日本崛起过程中对东亚观念的曲解与滥用,理应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思考与借鉴。

图/pixabay

今天的东亚世界似乎已经告别了殖民霸权和两极对峙的冷战,拥有相似文化背景和经济互补优势的东亚诸国本也可能在 「区域一体化」 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但事实仍与此设想存在一定差距。这背后有怎样的深层原因?

如果不追溯东亚的过往,我们很难对这类问题有足够清晰的了解。

在展望东亚的明天之前,是时候补上东亚历史这一课了。

▼点击下图,立刻加入课程

【东亚巨变500年】

现在购课,还将免费获赠

主讲人最新版本著作 【发现东亚】

(活动时间:06.10—06.16)

容易被误读的领域

只交给真正的专家

在芝加哥大学历史系完成博士学业的 宋念申,现任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 曾任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郡分校的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职)。

主讲人 宋念申

宋念申教授对东亚史深入研究了十余年, 在课堂上积累了丰富了教学经验,擅长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常识「勾连」起来,并用历史细节来「颠覆」大家不曾反思过的「常识」。他认为:历史教学中,介绍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 教会学生如何批判性地理解过去,如何把思考方法应用到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上。

北大历史系教授罗新 曾高度评价他:历史是断裂与延续、发明与扬弃、记忆与遗忘的持续过程,宋念申把我们自以为熟悉的「东亚」展示在历史过程中,先使它陌生, 再让它重回我们的思想,带着崭新的意义。

为宋教授所折服的听友

在这次的专栏中,他将充分运用自己的学识积累,为大家呈现认识东亚的全新视角,重塑我们对东亚乃至世界的认知。

重新审视历史大事件
颠覆你的固有认知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如果真的闭关锁国、不参与全球资本体系,那么鸦片贸易从何而来?

· 象征日本近代史开端的「佩里来航」,真的是因认同「现代」而发生的吗?

·冷战环境下长成的「东亚奇迹」,也有其虚弱的一面?

……

许多我们接受已久的知识,细想来都是片面的。 即使是书本上反复学习的要点、试卷反复考过的重点,如今看来也非常值得重新审视。

历史的真正答案,就在更全面、更宽广的视野中。

多学科交叉讲述

还原500多年的风云变幻

从16世纪到当下,宋念申教授将横跨5个世纪, 从历史、政治、地理、文学、神话、思想等多维度出发, 检视东亚以及东亚中的每个国家和社群如何成为自己,更立体地理解当下。

在课程中,你将听到丰臣秀吉与努尔哈赤的崛起,早期传教士的欧亚交流,海上贸易的全球展开,儒学内外的思想激荡,从鸦片战争到冷战时代的殖民与反抗……

对东亚史了解不多的朋友也完全不用担心听不懂,讲述时,宋念申教授会 以故事带理论知识,生动还原历史节点的细节, 让大家带着趣味深度思考。

课程安排

限时福利

(2024.06.10—2024.06.16)

限时折扣!

现在订阅,免费获得实体赠书

宋念申著 最新版本 【发现东亚】!

丰臣秀吉与努尔哈赤的崛起,早期传教士的欧亚交流,海上贸易的全球展开,儒学内外的思想激荡,从鸦片战争、二战,到冷战时代的殖民与反抗,在最新版本的【发现东亚】中,宋念申从全球史视角,梳理 16世纪以来中、日、韩成为东亚的曲折历程, 带领我们突破传统认知,重新审视东亚近代历史。

如果你想拥有全球视野,看懂国际局势;如果你想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历史,提升认知维度, 【宋念申·东亚巨变500年——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与现代世界的关系】 ,是你不应该错过的好内容。

想要和孩子一起了解历史、增强学科知识储备的家长,也应当来听一听这门课,和孩子一起打开更广阔的视野,勾连更立体的历史。

▼点击下图,立刻加入课程

获得实体赠书

不了解东亚,你就无从真正了解中国。在区域关系与国际视野中,看懂东亚,也看到自己。

作者:逆北

编辑:晨曦

排版:阿阳

参考文献:

宋念申【发现东亚】,新星出版社,2018年7月

【宋念申:研究历史最终是为了解释现在】,【南方都市报】2018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