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情感

害怕坠落的中产,陷入无止境的追逐游戏

2024-04-03情感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贝小戎

现在经常看到有人说,自己认识的某大厂雇员或者高管因为收入降低,已经无法维持房贷和孩子教育方面的支出。以色列人类学家豪道斯·魏斯对此见怪不怪,他在【我们从未中产过】一书中说,中产阶级本来就是一个不稳固的身份,「将中产阶级团结起来的并不是繁荣,而是挥之不去的不安全感、负债资产和强制过劳。他们倾向于储蓄多余的现金,或是投资房产、保险,而不是用于消费。竭尽所能地去工作,在削减开支的过程中放弃一些眼下的享乐,从而在未来收获对这些损失的回报。」

【装腔启示录】剧照

我们中国人相信「人往高处走」,但好像到了中产这个程度就可以满足了。 「在大众的想象中,在中产阶级上面的是无需努力也不用担心会下降的精英;在中产阶级之下,是依赖社会福利的下层和其他边缘人口。他们被束缚在悲惨的境地中。」所以大家都乐意把自己当成中产阶层, 「自认为是中产阶级的人要比属于中产阶级的人多得多。无论是高于或低于中产标准的人,都会自我定位为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好像是很成功、很风光的一个阶层,而在魏斯看来,他们也注定很辛苦,他们相信自己过上的好日子都是自己努力挣来的,而且希望通过继续努力来保住自己的地位,而这正中资本家的下怀。

「中产阶级代表了一种开放的绩优主义,它向甘愿投入的人不断给出准入的承诺,并且向不愿投入的人发出坠落的警告。 延迟满足,牺牲部分消费以备将来之需,投资教育、房产、培训、储蓄计划和养老金,这些都是中产阶级跃升和防止坠落的策略。 中产阶级性暗示了人人皆可通过努力、行动力和牺牲,实现上升。它断言了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和机遇的主宰。」

【我的前半生】剧照

魏斯也指出了教育为何会发生内卷,「中产家庭的父母有条件在物质、情感和智力上支持孩子,为他们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丰富他们的阅历,培养他们的技能,保证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金钱或房产可以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可以让继承者少花一点力气。相反,人力资本是不可转让的,它是独属于每个个体的成就。教育投资是一种前瞻性的资源,而非本身就能创造利润的资产。父母不能简简单单地把人力资本交接给孩子,他们必须在孩子的教育和修养上投入许多年,才能铸就少许基础,后续还得给靠孩子给自己追加投资。」

人们不但要接受学校教育,毕业后也要继续学习。 「人力资本具有不断升级的内在趋势,无论我在某方面做得多好,总是人外有人,一旦与后者陷入竞争,我就会处于下风。于是,我们不得不持续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其说是为了进步,不如说是为了避免掉队。」

现在好像有了一些高雅文化失势的苗头,「高雅文化已经无法继续提供可预期的回报,要想展现文化功底,在上流圈子里获得赞赏,我们必须变得包容甚至杂食。 我们再也不能仗着早年培养的品味吃老本。要能用流行歌曲来调和对古典乐的审美,也能用最新的畅销书来平衡对文学经典的熟稔。只有持续观看、聆听、阅读和学习,才有可能对别人新抛出的梗报以心领神会的反应。」

【加油妈妈】剧照

中产阶层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有多拼呢? 魏斯找到了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环节,就是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大多数离婚夫妇都会努力在法庭之外解决问题。虽然有关平等分割财产的法律要求为他们提供了参照标准,但是多半情况下,他们会找到创造性的方式来不平均地分割财产,或是保留财产的完整性。一对夫妻离婚后,卖掉了房子,但没有平分卖房的收入,那样的话,他们谁都买不起这样的房子。大部分收入给了女方,用来买一个小一点的公寓。他们在意的远非所有权,而是如何运用手中握有的东西来稳定家庭成员的经济状况。他们共同关心的是对安全的渴望。」

【小舍得】剧照

魏斯反复说, 中产阶级不存在,它是一种意识形态 ,这是什么意思呢?阿多诺把意识形态定义为「必要的社会幻觉」或「必要的错误社会意识」,各种意识形态都是关于其自身的错误观念和信仰,社会总以某种系统的方式促使人们认同这些错误观念和信仰。但是,意识形态又不是普通的错误信仰,比如将杯子里的咖啡误认为是茶。意识形态是被广泛视为正确的错误信仰,因为事实上所有社会成员都在某种程度上被诱导着去相信。

中产阶级作为意识形态,就是让人们相信,所有人都有希望成为中产。 中产不仅努力工作,还搞投资,投资者的身份也不容易摆脱,「将劳动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财产所有者的身份上,对资本主义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一件事,激励他们更努力地工作、寻求贷款,进而让挣到的钱再度流动起来。」

【欢乐颂】剧照

在现代社会,我们都不知不觉地被金融之网俘获了,你即使没有买股票、基金,但是你用信用卡、有房贷、养老金。投资的回报当然是不固定的,「在众多投资机会中游走,使我们在这场追逐游戏中越陷越深。当回报看起来近在眼前,又无法轻易染指时,我们会全力以赴地接近它,即便初次尝试失败,也不灰心丧气,而是越挫越勇。」

作者说,通常中产阶级不会通过购买奢侈品让自己区别于普罗大众,「一旦自诩为中产阶级的人也要在普遍的脆弱状态下生活,他们把不安全感转化为炫耀式的消费,包括添置越野车、高端运动器材、越来越大的房子和吸引眼球的建筑装饰。脆弱的个人成功驱使他们花大力气来粉饰门面。」

中产阶级执迷于财产的审慎魅力,到最后,房子的价值已经赶不上需要偿还的按揭贷款,养老金只够过着困顿的老年生活,文凭或职业资格证也换不来一份体面的工作。根据这本书的内容, 「意识形态」的另一种翻译挺合适的:意缔牢结。怎么破解这种执迷?不要以为过得好是因为自己努力,以及过得不好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努力。

点赞 」「 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审核:小风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 」「 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