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波特兰的Edmund,去年夏天第一次到访中国。故宫、长城、兵马俑和北方的面食给他留下了诸多美好回忆。当然也偶有不快,比如语言不通导致交流时要比比划划,比如被质疑「逃单」——特别是在音乐和灯光的氛围烘托下、在周围年轻人的环视中,这种质疑让他很不爽。
事情起因于Edmund的酒吧「探险」。当他想帮新结识的朋友点东西时,却因为没有支付宝和微信,气氛变得尴尬:「可以用 Visa 卡吗?」「实在抱歉,不可以。」「付美元可以吗?」「最好是人民币。」酒保的口音蹩脚,但态度却极和蔼。兑换的人民币,Edmund已花得差不多了,又没来得及去换,一位中年男士妄图建立的潇洒形象,轰然崩塌。
曾经,欧美人士在国人印象中出手阔绰,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汇率变化以及中外交往增多,情势此消彼长,外国人失去了某些光环,被反衬的「勤俭节约」了起来。
刚来中国的留学生对支付问题也很不适应,「在中国,如果你还没有中国的手机银行、Alipay和WeChat会‘举步维艰’。」来自喀麦隆的留学生Yasmine对着刚来中国的学妹分享经验。由于移动支付在自己的祖国并不常见,Yasmine回忆道,她刚来中国那段时间买东西只能去比较大的超市——很多小店不太欢迎现金,当店主忙起来,根本没空去换零钱。
我们的生活已经被移动支付改变,曾经非常重要的钱包和现金,现在成了稀罕物。但移动支付还未让很多境外旅游者、在华外国人享受到,反而让他们感受到了不便。
时代的急速变化造成了很多隐性的裂隙,而那也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外国人来华买买买
一直以来,外国人都喜欢在华买买买。在十三世纪初叶以前,大食、波斯、占城、高丽等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常来泉州贸易,茶叶、丝绸、瓷器是他们的最爱,一次贸易的「净利钱」就达九十八万余贯。除了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当时的海上商路称为「香料之路」「陶瓷之路」或「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使当时政府获得了巨额的收入,也为海外各国的文明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1637年,菲律宾总检察长孟法尔坤向西班牙国王报告:「美洲白银运往菲律宾后,最后流到中国去。如我们所知,中国是欧、亚两洲银子的总汇。」当时来华的外国人购买中国商品时出手豪阔,中国的特产源源不断地转换为白银。陆上和海上丝路深刻地融入当时的全球贸易体系之中,神秘东方大国引发欧洲不尽的觊觎与想象。
丝绸之路的开通,大大加深了中国与欧亚国家的经济往来
就像今天的人们无法想象曾经出国无需签证,作家茨威格曾描述当年盛景:「全世界都向我们开放,不需要护照和通行证就可以到处旅行,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直到二十世纪初,往来各国都还不需要护照和繁琐的签证,与此类似,曾经的支付同样没有森严壁垒,简单而粗放,无法想象支付系统后来的庞大复杂。
几百年倏忽而过,支付的货币从白银铜钱银票,升级为美元、欧元、人民币和信用卡,而今天瓷器、茶叶、丝绸、书画、玉石、珠宝、脸谱……跨越数百年光阴,仍然是外国人最爱掏钱支付的「硬通货」。
今天到访中国的外国人,「登长城、游故宫、吃烤鸭、逛秀水」,是最常见的「四件套」。除了传统工业品外,外国人喜欢很多物美价廉的中国货,比如老干妈辣酱,在中国只卖不到2美元,而在美国售价至少6.99美元,甚至可能高达12美元,临走时带一瓶辣酱,实惠又美味;手机壳、充电宝、义乌小商品……因为物美价廉,也很受青睐。
精美的瓷器,备受外国人青睐
Edmund对中国之行很满意,他惊叹于子弹头高铁的速度、城乡的强烈对比以及那些令人心醉神迷的景点。一路上他不断和中国的支付系统短兵相接:在机场兑换人民币、在涉外酒店刷Visa卡、在景点用人民币购买门票和食物……他一度很好奇,在景区门口,一旁的中国人一伸手机,扫了一下,就进了景区,让他颇为羡慕。
谁也不想被区别对待。有人曾将外籍来华人员的移动支付难题,归纳为「不能用」「不好用」和「不想用」。「不能用」即有的外国朋友绑不了境外的银行卡;「不好用」即有的外国朋友消费金额超出一定金额,付不成账;遇到问题多了,支付不便利了,自然就「不想用」。
如何顺利完成移动支付,是外国人在华面临的一大难题
之所以还有很多不便,是因为一个简单的支付动作,背后触发的是一套复杂的体系。跨境支付的参与者包括银行、换汇机构、专业汇款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卡组织、国际协会组织、代理银行和当地清分网络等。全球的支付市场由200多个国家约25000家银行共同组成,顺畅的支付需要很多谈判、协议、协作在背后支撑。几乎每一笔跨境支付都需要「众志成城」,有的甚至需要由十多家银行联手实现。支付的「丝绸之路」上的很多关隘、天堑需要打通。
正因此,目前大型银行凭借「集团作战」获得优势,当Edmund想要在中国的ATM机器上取现,导游告诫他,最好使用中国工商银行等大行的ATM机,「大行网点多,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地方,几乎每个城市都有网点。」
外国人在中国遭遇「数字鸿沟」
与国外的发展不同,中国缩短了信用卡和借记卡的发展期,直接跃进到移动支付时代。如今,很多人出行时已经习惯于不带现金。「只有外国人身上还有现金。」据说这是小偷界的共识。
正是智能手机解决了信息加密、支付安全等问题,各种手机支付方式大量涌现。阿里巴巴通过淘宝,推广了支付宝;微信通过红包,让人们心甘情愿地开设账户,绑定银行卡,最终它们成为中国小额支付领域的两大赢家。
移动支付确实方便了大众,却让某些群体觉得很困难,比如老年人。「外国人在老年人的困难基础上再加十倍,语言不通,所以会更困难。」留学生Amber道出自己的感受。
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移动支付仍需学习和习惯
澳大利亚留学生Amber刚到中国第一天就被来了个下马威,凭借她之前国际旅游的经验,她换了大量美元,在首都机场,她心情愉悦地打上了去学校的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却傻了眼,付美元,司机不收;人民币还没来得及换;微信支付宝都没有,在午夜的校门口,年轻的外国女孩欲哭无泪。
麻烦还没完,作为拿着临时性X1签证的外国留学生,Amber在办理银行卡时,仍有诸多不便;外国人的微信也很容易被封,且解封条件苛刻。在等待办理手机支付的一个多月里,Amber在洗衣房洗衣服、宿舍楼下买饮料、订外卖,都大费周章。
究其原因,是因为外国人在中国遭遇了「数字鸿沟」。即便欧美等国家的互联网在很多领域比中国更发达,但他们的移动支付都没有中国普及,中国在移动支付的普及方面「遥遥领先」。正是这种领先造成了不便。
而且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支付习惯:美国人仍喜欢用传统的现金、支票和信用卡;德语国家例如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现金使用率仍然很高;非洲某些国家智能手机尚未普及,支付方式依然传统……
在不少国家,传统的现金支付仍是主流
特别是三年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经过世界范围新冠病毒疫情的冲击,消费者对任何接触性的活动都心存疑虑,例如,人与人之间的物理接触,人与纸币或硬币之间的接触,人与诸如ATM公用设备之间的接触等等。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动移动支付等非现金支付方式。中国和日本就是在疫情之后,电子钱包和扫码支付变得更加普及。
支付习惯各异、移动支付发展阶段不同、语言存在壁垒的各路人马,一旦来到中国,就仿佛置身于移动支付的海洋,起初自然容易「溺水」,急需帮助。
打通在华支付的最后一公里
正是意识到了这些现实问题,2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强调要聚焦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
各方迅速推进,很快,主要支付机构及合作银行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
其实,面对「优化支付服务」这个问题,许多银行已开始积累经验、时刻准备作答。
在2023年举办的成都大运会上,工商银行在大运村、主媒体中心、大运会酒店提供现金兑换、银行卡支付、汇率查询、数字人民币等金融服务,外籍运动员可以使用智能货币兑换机,轻松地完成外币兑换业务;在之后的杭州亚运会上,工行特色网点提供本外币现金、外卡受理、对公业务及数字人民币等服务,全面满足境外媒体记者及工作人员的金融需求。
成都大运村内设置的工行流动银行车,为中外选手、境内外媒体记者等提供了金融便利
这都是工行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的预演。工商银行围绕外籍来华人员高频使用的「吃住行游购」全旅程需求,新增商户拓展与存量商户升级,扩大商户外卡受理覆盖面和刷卡便利性,以酒店场景为例,原来外国人可以直接刷卡的,只是在五星级六星级涉外酒店,现则「下沉」到更多「平民」酒店,外国朋友旅游时不仅可以住高档酒店,学生党、刚工作的年轻人还可以在中国穷游。
这背后是工行一直稳扎稳打,通过和一家家商户谈判,在各类型的酒店、物美价廉的餐厅、外国人喜欢的景点以及来华的必到之处等等地方,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这些外卡收单商户,均支持五大卡组织外币卡消费。这就让在华外国人在很多场景下,可以刷自己的卡。正是因为外国朋友体会到了「外卡收单」的甜头,目前工行的外卡交易笔数和金额不断攀升。
工行支持国际主流卡和众多移动支付方式,有效满足了境内外的支付需求
除了围绕「吃住行游购」的全旅程需求做好文章,工商银行1.1万多家外汇业务网点覆盖全部省市,在重点区域投产外币自助兑换机,支持客户将外币现钞自助兑换为人民币现钞或数字人民币,这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据悉,工行去年提供的外币兑换服务达往年同期的2.3倍。
今天,当外国朋友走进工行网点,会有工作人员热情地用英文打招呼:What can I do for you?会提供各种温馨服务,会手把手告诉他/她如何取现,以及在附近哪里可以直接外卡支付。笑容温暖、服务高效,给人的感受如沐春风。
依托于工行等中国金融机构的全球网络、金融科技和规模优势,外国人在华逐步将实现大额可刷卡、小额可扫码,还有取现兜底。一束温暖的光,照彻了这个此前未被关注的角落。
越来越多的在华外国人享受到了金融交易的便捷、高效
从白银到现金,从信用卡到移动支付,数百年来,支付手段不断升级。兴起于2100年前的丝绸之路和蓬勃于1200多年前的海上丝路,凭借彼此信赖的支付手段,链接中外、互通有无;当前,中国正呈现出更加坚定的对外开放姿态,国家上下正在打通「优化支付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支付方面的隐形「丝绸之路」势必将越来越畅通。
来中国工作的Nadalia在办好银行卡后,处处感受到移动支付的方便,房租、电话费、美食、健身课、火车票、市内出行,统统可以轻松搞定。也正是中国的日新月异,让他选择了中国。「在中国,我能看到蓬勃发展的创业精神、看到一种未来发展的新路径。这里的生活,对我来说像坐过山车一样。」他的话语道出了很多国际友人的心声。
参考资料:
1 【支付的故事】 作者:戈特弗里德·莱伯兰特、娜塔莎·德特兰;译者:李同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年1月版;
2【支付方法论】 作者:王伟;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1月版;
3 【朝贡、战争与贸易:大航海时代的明朝】 作者:袁灿兴;天地出版社2022年11月版;
4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宋朝】 作者:虞云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5月版;
5【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作者:黄仁宇;译者:阿风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8月版。
策划丨
三联.CREATIVE
监制丨 路瑞海
微信编辑丨 方禾
作者丨 方禾
设计排版丨 Cc
图片来源丨 视觉中国、中国工商银行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