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词,叫负熵,听起来像个科学词,给人一种冰冷、抽象的感觉。
它原本就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指的是系统内部混乱度的减少,意味着系统从无序变得有序。
说白了,就是从累赘到轻松、从脏乱差到井然有序的转变。
现在这个词,跑到了我们个人生活里。
负熵也就可以理解为,通过有序、精简和优化来增强效率和效能。
这其实在个人生活中很重要,意味着要定期地检查、审视、调整自己周边的一切。
就像你住的房间一样,长时间不打扫、不整理,屋内就全是灰尘。
各种乱七八糟的杂物、垃圾、破烂,堆得满地都是。
但是你定期地去清理一下,一两天打扫一下,把该扔的都扔掉,就会保持整洁舒心的状态。
当然,这只是一个把破烂扔出物理空间的例子。
但其实我们更需要对自己的人际空间、思维空间做减法、做优化,为真正去接触有价值的事物腾出余地。
如果你无时无刻,都被那些无关紧要的人和事左右、消耗。
也就意味着,你没多少空间去专注,那些真正能给你带来改变的东西。
如果你不做减法,放下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又怎么可能腾出空间让真正重要的事情来填充?
所以当你想要增长、想要突破、想要新的能量进来时。
就必须在自己过往的思维、习惯的基础上做「断舍离」,敢于舍弃那些曾经觉得「难以割舍」的东西。
你要从自己的生活、社交圈、工作里,去掉那些不再有意义的部分。
比如那些根本不重要的关系、只会让你消耗的任务、压根不能给你带来任何成长痕迹的情节。
其实这也是学会拒绝,拒绝那些无聊的社交,拒绝不值得的合作,拒绝只会给你带来负能量的人。
有些人,永远不值得再回去;有些事,根本不值得再捡起来。
但大多数人死死抱着那些「我怕后悔」的不舍心态,把自己推向了混乱。
他们怕丢掉那条曾经相信过的路,怕放弃那段曾经投资过感情的关系,怕做了减法后错失了某个潜在的机会。
总是抱着的那个「万一有用」的幻想——「如果我丢掉了,或许以后就需要了,所以还是别扔了。」
结果呢?
他们在害怕和后悔中,把自己束缚得越来越紧,把越来越多的无意义、无价值的东西塞进自己的生活里。
最终越活越乱,越活越被动。
如果你想要过上不后悔的生活,唯一的办法就是——敢于丢弃。
敢于在当下做出选择,并且承认有可能会错,有可能会失去。
这样你最起码为自己腾出了空间,去重新选择。
那些你曾经觉得不舍的东西,也许真的是你活得混乱、痛苦、低效的根源。
再回到打扫房间这件事。
你开始清除那些根本不需要的物品——一些旧书,一些衣服,一些从来不曾用过的小物件。
这些东西,每一件都像是缠在你脚上的锁链。
你越删,越觉得轻松,越删,越能呼吸。
直到你清理到一定程度,你才意识到,原来以为是重要的物件,竟然会变得毫无意义。
原本那个绝对不能丢的东西,其实根本不值一提,甚至早就不再是生活的一部分。
负熵增长的核心,就是做减法,通过剔除那些不再有用的东西,腾出空间让新的能量进入。
在不断删减的过程中,才能找到自己更真实、更有意义的样子。
当你不再惧怕删减、不再被无效信息、无效社交和无效物品束缚。
反而对每一个决断充满信心时,负熵的增长就会悄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