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情感

【爱玛】:自我成长的3个最好方式

2024-02-06情感

在英国文坛,简·奥斯汀被誉为「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她的人生也很传奇,一生只爱一次,却终身未婚。

正因如此,她恰能以身在其中、又置身于外的独特视角,探察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状况。

这也正是奥斯汀的独特魅力。她的女性成长小说,是绕不开的经典。

【爱玛】是简·奥斯汀唯一一部以女主角名字命名的作品, 在延续奥斯汀式喜剧路线的同时,加入了悬疑叙事风格。

女主角爱玛有很多缺点,起初很不讨喜,犯过年轻女孩都会犯的错误,可是她从不惧怕成长,终于成长为一个成熟女人。

爱玛用自己的痛与笑,给我们留下通往成长之门的三把钥匙。

爱玛·伍德豪斯出生在海伯里。当很多人被命运拿捏时,她似乎早已轻松拿捏了命运:

她家境殷实,手握3万英镑家财;

她血统高贵,伍德豪斯家族是当地第一贵族世家;

她还姿容倾城,是备受宠爱的海伯里明珠。

然而,爱玛离真正的人生巅峰还有一段距离,被宠坏的她尚需磨砺。

爱玛二十一岁那年,相伴十六年的家庭教师泰勒小姐嫁人了,这给爱玛的生活留下了巨大的空缺。

但爱玛很快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填充者——哈丽特。

哈丽特是个私生女,无甚钱财而且年纪很小,正需要有个权威指引她的人生。

爱玛责无旁贷,且自信满满:自己必将哈丽特塑造成贵族。

她引导哈丽特,拒绝「粗鄙」农夫马丁的求婚,转而结交上流社会的埃尔顿。

爱玛为哈丽特画像,埃尔顿就夸画中人风姿夺目;

爱玛暗示埃尔顿为哈丽特写字谜,埃尔顿便借机写下精妙的情诗。

看着埃尔顿大献殷勤,哈丽特粉面含羞,爱玛正得意于好事将近,埃尔顿却握住了爱玛的手热切求爱。

原来,埃尔顿所有的殷勤,都是为了伍德豪斯家的爱玛。提及哈丽特,他竟倍感羞辱。

拒绝了虚荣的埃尔顿,爱玛努力摆脱烦乱与羞愧,静下来反思。

她发现自己不仅会错了埃尔顿的心意,更看错了埃尔顿的为人。最重要的,她不该误导哈丽特。

自我反省后,爱玛改掉了自以为是,向着成熟更进一步。

自省,是根植于人心的纠偏之鉴。我们因之明是非,辨短长,知进退。

可在生活的洪流中,我们常常忘记了这面镜子:

犯了错却怨天尤人,有不足反哀叹时不我予,受挫折就仰面躺平。

最后满心不快,还一事无成。

苏格拉底有一句很犀利的话: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自省与否,决定着我们的人生走 向。

不自省的人,如在荒野漫步,任凭错误羁绊双足,在挣扎中虚耗光阴;

而自省的人,却能揽镜自照,拂去一切尘灰污秽,在改进中日渐精进。

走过坎坷,我们终会明白:自省,是宝贵的成长之鉴。

哈丽特的眼泪还未干,爱玛又迎来新的麻烦

两位特别的邻居,突然一前一后回到了海伯里。

一位是简,暂住名门家的贫穷孤女,才貌出众。爱玛讨厌她,没有理由。

另一位是弗兰克,幼年丧母后被舅父收养,因而获得了贵族身份。

二人的到来,给爱玛的人生带来一次冲击。

弗兰克高调地向爱玛大献殷勤,搞得海伯里人尽皆知。

一天,大家去博克斯山游玩。但是简格外拘谨,弗兰克异常沉默,爱玛感到索然无趣。

突然,弗兰克却莫名地热情高涨,极尽所能恭维她。

弗兰克调笑,请爱玛给自己培养个妻子。爱玛欣然应允:「调教得像我一样。」

众人早已习惯他们公开调情,简却黯然离开。

游玩结束没多久,突然传来消息:弗兰克和简早已订婚。

原来二人早就认识,苦于身份悬殊,只能私定终身。

弗兰克追求爱玛,是为遮掩和简的关系。而在博克斯山上与爱玛调情,是因为和简闹了别扭。

爱玛震惊又羞愤。她虽然没有真的动情,但也不曾想会被欺骗。

撇开情谊不说,作为豪门贵胄被如此耍弄,她很可能沦为海伯里的笑话。

好在爱玛一向擅长处理情绪,她理智地表达愤怒,冷静地了解实情。

最后做出明智的选择:原谅二人,放下贫富与简做朋友。

她不仅没成为笑话,还收获了海伯里人真正的尊重。

由于稳住情绪,爱玛平稳地度过一个人生关口。

拿破仑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管理好情绪,才能锚定局面,经营好人生。这并非夸张。

现代社会,压力无处不在。

一不小心,我们就被情绪裹挟,四处冲撞,伤害家人,得罪同事,搞砸事情。

铁着脸闯祸,后果是拉下脸收拾烂摊子。

情绪是我们的本能,它自然起伏流动,难免有「漩涡暗流」和「风高浪急」;

管理情绪却是本事,这决定我们的生活是「平澜江阔」,还是「波涛汹涌」。

稳住情绪,人生才能行稳致远。

爱玛自12岁起接管自家庄园,就养成了独立的性格,立志不为财富嫁人。

她扬言,除非爱上一个卓越的人,否则终身不婚。

可爱玛不知道,这样卓越的人一直就在她身边。

奈特利先生,一位优秀、富有的真正绅士,是伍德豪斯家的老朋友和姻亲。

上次博克斯山游玩后,奈特利突然离开海伯里。

爱玛感到奇怪,而好友哈丽特似乎带来了答案。

哈丽特宣布爱上了奈特利,并且相信奈特利和自己情同此心。

爱玛震惊不已,不敢相信,但是奈特利的反常行为,又让她心生怀疑。

在强烈的刺激中,一个真相穿透了爱玛的心:自己爱奈特利。

这个长爱玛16岁的绅士,总是对她忠言逆耳,爱玛却有自己的想法。二人时常因此辩论,甚至吵红脸。

这样在他面前长大,爱玛从没想过会爱上他,更没想到,有一天会失去他。

悲伤中,她决定要做更好的自己,失去了爱情,不能再失去自己。

次日,爱玛却意外地遇见了奈特利。

原来,奈特利突然离开,是忌妒弗兰克和爱玛调情。

得知爱玛被弗兰克利用后,又匆忙赶了回来。

这位一向稳重的绅士,此时突然到达了情感的火山口。

爱玛以为,他终于要谈哈丽特了。绝望间,却听到他炽烈地表白:「最爱的爱玛」。

多年老友,终成眷属。可是婚后如何生活,又成了难题。

无论出于个人生活习惯,还是为照顾体弱的父亲,爱玛都不愿离开自己的家。

于是两人一反风俗,奈特利搬进爱玛的庄园生活。

因为足够独立,爱玛如愿拥有了卓越的爱人,并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没有完全的独立,就没有完全的幸福。」

独立自主,是人生幸福的基石。

经济上的独立自主,铺就一个人坚 实的底气;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定义一个人真正的内核。

在此之上,才能得外物,得他人,得成功。

而离开这块基石,稍有「风吹草动」,人生便会摇摆不定。

独立自主,是成年人必备的清醒。

最初,作者简·奥斯汀觉得,爱玛是「一个除了我自己以外没人会喜欢的女主角」。

然而小说发表后,爱玛却得到了万千读者跨越百年的偏爱。

爱玛最打动人的,不是美貌、财富或地位,而是她在成长中展现出的生命力。

她最终收获了更好的自己,诚挚的友谊,还有幸福的婚姻。

爱玛的故事,韵味绵长。她的成长是那么真实,仿佛有我们每个人的影子。

小说【玉米人】中有句打动人心的话:「成长就像一丛火焰,历经黑暗,迎来光明。」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成长总是历经坎坷。但是坚持到底,总会拨云见日。

不断成长,是人生最好的活法。

愿每一个爱玛都能打开成长之门,收获丰盈与喜乐。

作者 | 江月,读写爱好者。如江奔涌,如月自清。

主播 | 应犹,公众号:枕边经典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