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犯了皇帝忌讳,必须物理消灭,哪怕你是大明王朝的救命稻草也不行

2024-05-18历史

在明朝历史上一共有三位军事天才:早期的徐达,中期的戚继光,晚期的袁崇焕。他们都能做到为官、为将、为帅的高修养、高境界,但是徐达和戚继光都算是善终,而袁崇焕却吞下恶果,崇祯帝以谋反大逆罪将袁崇焕凌迟处死。直至清修【明史】认定其死于皇太极所设的反间计,袁崇焕才重获高度评价。

那处死袁崇焕的时候,整个大明朝廷都不知道袁崇焕是被陷害的吗?

我想说的是,不管有没有知道,当时的袁崇焕必须要被处死了。这个必死的原因不是外部条件导致的,而是内部原因,核心原因就是袁崇焕他犯了皇帝的大忌。

袁崇焕是不是大明末年的救命稻草?答案是肯定的。

公元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亲率20万大军南下,袁崇焕以一己之力扼守孤城,在宁远击败努尔哈赤。

据说努尔哈赤也在这场战役里面受伤,几个月之后就死了,而当时的袁崇焕手里虽有编制2万的兵员,实际在岗的只有一万人。在此之前呢,大明是连连战败呀,在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中,12万明军精锐被屠杀,在1621年的沈阳之战呢,7万明军全军覆没,并且陆续损失了上百名将领。

在大明正在考虑是否完全放弃辽东地区的时候,袁崇焕的这个胜利来得太有意义了, 宁远大捷使得明朝军威大振,破除了后金军不可战胜的畏惧心理。蒙古的察哈尔部和喀尔喀部误以为努尔哈赤全军覆没,更向明朝方面靠拢,接二连三地截杀后金使臣,与后金为敌。朝鲜国王在努尔哈赤宁远失败后,由表面上坐视两端的态度,转为公开支援明军,接济毛文龙军饷。

可以说,袁崇焕是那个时候极少数能够在军事上战胜后金的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却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最终被凌迟处死。

古往今来,皇帝最怕的是什么?就是大将拥兵自重,而袁崇焕恰恰就是犯了这个忌讳。当时袁崇焕被抓之后啊,在大牢里关了快一年之后才被杀,这么长的时间,就是皇帝在犹豫,在权衡,到底要不要杀死他。

这影响皇帝判断以及袁崇焕最终命运的共有三件事,大家站在现在的立场上,也帮当时的崇祯皇帝想一下,到底要不要杀死袁崇焕。

第一个是擅杀皮岛总兵毛文龙。

总兵,那可是朝廷一品大员,袁崇焕他其实没有这样的权利。有人可能会说,袁崇焕手里有尚方宝剑,拜托啊,那玩意儿顶多就是个荣誉象征,表示皇帝的信任,不具备执法权。而袁崇焕杀死毛文龙的时候还假传了圣旨,让处死毛文龙的黑锅被皇帝给背下来了。

袁崇焕心里也清楚的很,所以事后他立刻上书请罪,但是却要捏着鼻子表示,你做的很好,毛文龙专横跋扈,目无军法,幸好你及时处理。但崇祯皇帝当时的真实反应是惊慌不已。而毛文龙的死让他原来手下的悍勇猛将们个个愤愤不平,最后基本都投靠了后金。

第二个事儿是皇太极率军进攻北京城的京畿之战(己巳之变)。

公元1629年,皇太极绕道蒙古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焕千里勤王到了之后呢,不说先去击退敌军,反而对朝廷说,军队太疲惫了,要都先进城休整。这个事可能对于当时的战争是一个中肯的建议,但是他忘了自己是拥兵武将的身份了,还要求所有军队进城。

这次皇帝是一点儿都没客气,直接拒绝了。在我们看来,这个要求没什么问题,但皇帝会怎么想?你袁崇焕去年刚到任,不请示不报告就杀了我朝廷大员,现在呢,敌人就在城外,你却要求军队进城,你究竟是想干嘛?到底是来勤王呢,还是来造反的呢?

在战斗结束之后,皇帝召见袁崇焕都没让他走城门,而是让他坐在筐里,用绳子直接拉上城墙的。可见皇帝对袁崇焕防范到了什么程度。

第三件事儿也是最要命的,也是真正让皇帝下决心杀了袁崇焕的一件事, 就是是袁崇焕被抓之后,手下大将祖大寿率军出走, 这让皇帝十分震惊,祖大寿带走的可都是关宁军精锐主力,皇帝就让袁崇焕写信招祖大寿回来,结果祖大寿看到手令哭的是一塌糊涂啊,拉着队伍又回北京了。

大家说说这叫什么事儿?皇帝想调动军队还得用大臣的手令,哪怕此人已经在监狱里,也比圣旨管用。

袁崇焕对麾下部队的影响力太大了,偏偏又是个胆大妄为的人,藐视皇权,还私下与后金议和,还敢不打招呼杀毛文龙,甚至想带兵进北京城。

如果你是崇祯皇帝,你怎么想呢?这个人要不要杀?

以上为正文,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中如涉及结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更多精彩持续更新,感谢关注。

来都来了,点个 在看 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