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邓老晚年说出一大遗憾:后悔搞经济特区没上海,为何又说是好事?

2024-06-06历史

在邓小平晚年的岁月里,他曾经亲口承认过自己一生中的一大遗憾。这位伟大的改革家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谈话中,罕见地提到了自己当年的一项决策失误,而这一失误在当时的背景下,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谈到这个话题时,邓小平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责。他坦言,如果当年能够更加果断地在这一地区设立经济特区,那么今天的发展现状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现场的听众原本个个脸上充满着笑容,期待着邓小平分享他的智慧和经验。然而,当他们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言论,却不知道如何回应。这样的说法让人感到震惊,因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政策已经为我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进步。虽然邓小平对自己的这个决策失误表示遗憾,但在随后的一年里,他突然改变态度,认为这个「失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邓小平)

邓小平,一位深思熟虑、富有远见的领导人,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发展和改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在他的晚年,有一个令他始终挂心的问题,那就是为何在改革开放的早期阶段,上海这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城市没有被列为经济特区。1990年,邓小平已经退休了,但他仍然非常关心国家的建设,对这个城市进行了详细的视察。他在上海与家人共度了一个难忘的新年,他站在上海的街头,看着眼前繁华的景象,心中却不禁涌上一股沉重的情绪。作为一位已经86岁高龄的老人,邓小平深感自责。他公开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上海的发展起步相较于其他城市晚了些,我们必须要加大力度,奋力追赶!」邓小平说:「我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就是在设立四个经济特区的时候,没有将上海列入其中。」大家都知道,邓老当年最早推行改革开放的试点城市有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经济特区。而当时,上海的经济发达程度与这四个城市相比一点也不差。为什么在最早的经济特区中没有包括上海呢?

在改革开放的早期,邓小平曾深思熟虑地将上海列为经济特区的候选城市。然而,这个设想在中央内部却引发了大量的争议和反对意见。经济特区这一创新性的概念,刚刚孕育出雏形,许多人对它仍抱有疑虑和不确定性。在当时,关于经济特区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困扰着许多人。他们心中存在疑问,这样一个全新的尝试,究竟会将我国引向繁荣昌盛,还是陷入混乱无序。尤其是上海,这个拥有优越经济基础,工业生产总值位列全国第一的城市,也因为历史遗留问题,被质疑是否能成为经济特区的合适选择。

人们普遍担忧,上海繁华的买办风气一旦全面开放,将无法控制,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后果。在经过多方考量和谨慎评估后,中央决定将上海暂时排除在经济特区之外,转而选择其他四个城市作为试点。四个特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后,成功地为我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使得中央信心满满,终于在1990年决定将上海纳入特区行列。这一决策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也为上海这座古老的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

因为邓小平是一位充满智慧和远见的领导人,所以他的决策和理念引领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他的领导下,我国不仅实现了经济体制的转型,而且创造了诸多经济发展的奇迹。其中,他所创立的浦东开发区堪称最具代表性的杰作之一。在一年的时光流转之后,邓小平再度莅临上海市场,对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建设状况进行了详尽的考察。此次到访,他的手中握着一个导弹模型,神情庄重而专注。当地干部向他汇报了这几年在浦东开发过程中取得的种种成绩,邓小平聆听着,脸上的表情时而严肃,时而欣喜,激动地说道:「浦东的开发虽然起步较晚,但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在场的干部们充满好奇和困惑,邓老究竟为何这么说呢?

他说道,我们可以借鉴广东的成功经验,这样上海的起点应该可以更高。思想的起点越高,现代化的程度就越深,这样才能后来者居上。在此次视察过程中,他还特别要求参观自己亲自命名为南浦大桥的建筑。当邓小平看到宏伟的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图时,他一直紧绷的脸庞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他再次说道,当初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将上海纳入其中,这是他的失误。然而,然后上海人民并没有让人失望,他们用他们的精神智慧创造了现代化建筑来证明了,广东有深圳的速度,上海也有浦东的速度。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邓小平多次来到上海,亲眼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翻天覆地的变化。1994年,这是邓小平第七次在上海度过春节。他冒着严寒和大雨再次来到浦东,内心充满了喜悦。他即兴吟诗一首,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他的女儿打趣他,说是景色激发了了他的诗情画意。邓小平回答说,这只是他内心真实的感受。这句简单的话语,透露出他对上海,乃至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厚情感和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