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以及中国,其中前三者已随历史长河消逝,唯有中国,不仅未冠以「古」字,且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不间断传承五千年文明的国家,屹立至今。然而,国际学术界对中国五千年历史的认知并非全然一致,焦点在于一个未获广泛认可的朝代——夏朝,其历时约470余年,却因缺乏直接证据,未被世界广泛接受。
夏朝开国君主禹,据传因成功治理水患,赢得民众极高赞誉,继而被部落领袖舜禅让王位,由此开启了夏王朝。中国史书记载,夏朝为首个实行世袭制的朝代,历经十四代君主。然而,这些记载多源自口耳相传及典籍记载,缺乏实物证据确证禹的存在及其事迹。因此,不少国外学者视禹为神话人物,认为「大禹治水」仅为虚构故事,进而质疑夏朝历史的真实性,从而在国际上形成中国历史未达五千年之久的观点。
转折点出现在2016年,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公元前1920年全球性大洪水的新论点。文章指出,公元前两千多年前,地球曾遭受连续数年的大雨侵袭,导致严重洪灾,对全球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观点与世界各地古老文献中对同一时期大洪水事件的描述相互印证。
例如,【吉尔伽美什史诗】记述了洪水伴随风暴,几乎一夜之间淹没大陆所有高地,幸存者皆为山顶居民;【山海经·海内篇】记载鲧窃取息壤以抵御滔天洪水;【圣经】描绘洪水肆虐四十昼夜,淹没山岭,方舟最终停靠于山顶;玛雅圣书记载了毁灭性洪灾使人们溺毙于倾盆大雨中。全球多个文明古国的文献不谋而合地记录了这场史前大洪水,有力地证明了华夏历史中「大禹治水」并非虚构,夏朝历史亦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
然而,西方社会对此持保留态度,认为【科学】杂志的相关文章仅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探讨,与考古学和历史学严谨论证的标准相去甚远,认为将西方洪水事件与「大禹治水」相关联缺乏逻辑依据。这种立场令人费解,面对明确的跨文化洪水记载,却固执地质疑其真实性,而对自家的「诺亚方舟」传说深信不疑,似乎反映出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不愿承认,其背后隐藏着对自身文明相对短浅的自卑情绪。
更具说服力的证据接踵而至,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了一批奇特符号,经研究确认为夏朝都城遗址及其文字遗存。这些早期文字与后来的殷商甲骨文存在联系,但更为原始,证实了中国文字历史至少可追溯至夏禹时代。实物遗迹与文字证据的双重确证,使得中国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自夏朝起便无庸置疑。
反观西方历史,随着全球学术交流的深化,越来越多历史学家对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等历史提出质疑。许多历史记载的时间线混乱,部分重要文献仅依赖埋藏数千年后仍异常清晰完整的泥板文字,甚至一些历史叙述源于并无实证支持的诗歌作品,如【荷马史诗】。这些现象不禁让人对某些所谓的世界史真实性产生疑问,它们是否只是「想象史」或「伪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终将得到科学解答。
作者:国学那点事。每日一读,贵在坚持,你若喜欢,欢迎支持。
国学那点事
▲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