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1967年,上海工人刘文辉被枪决,临终前:宁愿站着死,也不跪着生

2024-03-27历史

1967年,上海工人刘文辉经万人公审之后被判处死刑,不明真相的群众一片哗然,要知道,在建国后工人阶级的地位很高,自从工农红军组建之后就奠定了工人阶级在党和国家内的重要地位,因此刘文辉被判处死刑时让普通老百姓感到很意外。而更意外的是,刘文辉在被执行枪决之前曾留下遗言:「宁愿站着死,不跪着生」,那么刘文辉为何会从工人阶级成为死刑犯?又为何说出这样的遗言呢?

刘文辉1937年出生,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出生后全面抗战爆发,上海这座繁荣城市也在日军的炮火之下经历了萧条时期。刘文辉的父母都是工人,他们没日没夜地工作,却饱受资本家的剥削,他们赚的微薄薪水难以养家糊口,刘文辉在饥肠辘辘的环境下长大,后来生活所迫,小小年纪就做起了童工,直到解放后一家人的生活才有所改善。

以刘文辉的出身和经历,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根红苗正」,1952年时他顺利通过招工考试成为了造船厂的工人,他入厂之后勤劳肯干,工作之余还到夜校补习文化知识,年少时没有机会读书,新中国为他圆了读书梦。刘文辉如饥似渴的学习,同时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思想在悄然发生变化,开始趋向于极致的理想主义,对于一些事物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整风运动开始时,刘文辉已经是共青团员,还是工厂的工长,当时他已经有几分文采,他就以大字报的形式揭露了工厂里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其中还有厂领导出现官僚主义的内容,此举惊动了全厂,之后他被工厂打成「右派」、开除团籍。刘文辉「根红苗正」,按照当时的政策,工人阶级出身不宜被打成「右派」,刘文辉躲过一「劫」,恢复了工作和团籍。

换作寻常人,有了这样的教训应该收敛心性,可刘文辉却固执地生活在自己的想法之中,他认为社会已经偏离方向,自己又无力改变,接下来他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偷渡。那时刘文辉被调到舟山群岛工作,他感觉身边的人都与自己格格不入,因此他在1966年暗中雇佣渔船想要偷渡,结果走漏了风声而被捕,等待他的是接受三年人民管制教育。

刘文辉被遣送回上海,不久中国进入了特殊时代,那时的上海陷入狂热的意识形态斗争中,让刘文辉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他又产生了新的思想偏差,针对当时的情况他写了一篇「万言书」,并且寄往14所国内知名高校,弟弟劝他小心玩火自焚,他却告诉弟弟「我早已不怕杀头了」,当时的他立志要做一股「清流」,怀揣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想法。

「万言书」被寄到清华、北大等高校之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刘文辉行文大胆、措辞犀利,对当时的混乱现象进行各种抨击和批判,这份「万言书」存在很多攻击性的语言,因此公安部门介入此事,经过层层调查之后发现是刘文辉所为,不久刘文辉被捕。当时刘文辉本来有生存的机会,有关部门曾劝他承认错误、写份检讨,此事可以不了了之,可被刘文辉拒绝。

之后刘文辉被送上了万人公判大会,对他的言论进行了批判,经审理之后刘文辉最终被判处死刑,死的时候才30岁。刘文辉死后,他的遗物归还家属,遗物中有一条棉被,家人在清洗棉被时发现了他被执行枪决前三天写下的遗书。在遗书中仍然能看到刘文辉在为自己的坚持辩解,他希望能实现真正的民主、自由、平等,可见他把自己当作了为正义而战的「先驱者」。

刘文辉没有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后悔,甚至想要「留取丹心照汗青」,因此他在遗书中写出:「我宁愿站着死,不跪着生」,而且他还有预见性地认为:「作为烈士的我必能恢复光荣」。时间到了1982年时,特殊时代已经过去,蒙冤的人先后得到平反,刘文辉的家人也在奔波此事,在家人的努力下,刘文辉最终被纠正「无罪」。

刘文辉的生命定格在30岁,他的早逝令人感到惋惜,但也能看到他当时的执着:他本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如果他一直勤恳工作,以他的能力未来会有很好的出路,可他却固执地沉浸在过于理想化的思想之中,最终他为自己的理想蒙冤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