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山里地下有一种「枇杷」。 这种地下的「枇杷」是一种桑科榕属的植物。它是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藤本并不喜欢缠绕,而是贴地匍匐生长,由于它的果实长得酷似树上的「枇杷」,又生长在地下,被人称为「地枇杷」。
地枇杷的茎上有节,结节膨大,节上一些不定根,这些不定根是能够扎根地下的,即便前面的茎断掉,它们也有再生能力。
地枇杷的叶片比较硬,呈纸质,形状为倒卵形或者椭圆形。它的果实长埋于土中,或者腐殖质中,在地表可能看不到它们的存在或者只能看到一小部分,但果实很好吃,价值很大。
地枇杷价值
地枇杷的营养丰富,含有丰富钙,铁,锌,锰,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并且还有丰富的氨基酸,更有核黄素,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E等多种维生素。地枇杷还有丰富的蛋白质,丰富的膳食纤维等等,营养价值非常高。
地枇杷属于桑科榕属植物,我们在前面其实已经科普过至少两种这个属的植物了,比如五指毛桃,无花果。因此,它的果实也是可以食用的,味道很甜,果实和无花果、五指毛桃果的内部差不多。
地枇杷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四季常青,而且非常容易种植,常被用于绿化,或者防止山体滑坡等等,也可以种植在假山上,地上,花盆里,种植技术简单。
地枇杷种植技术
地枇杷很容易种植,它的繁殖方式主要是分株繁殖或者扦插繁殖。所用的泥土也没有太大的讲究,一般的种植庄稼或者花草树木的泥土就可以。
但是地枇杷喜欢潮湿的地方,种植的泥土应该尽量保持湿润,不宜太过干燥。越是肥沃的土地,生长的地枇杷越好。
地枇杷是藤本植物,这些年农村对藤本植物的重视程度不够,一般都是铲除为主,现在想吃地枇杷还是有些难度的。因此,有人看到了商机,已经开始规模化种植地枇杷,而且目前已经开始上市。
市场上的地枇杷价格还不低,比野生的猕猴桃价格还高,价格是猕猴桃的9倍左右。野生猕猴桃也就17元左右一斤,而地枇杷(也叫野地瓜、地果、地枇杷、地石榴瓜等等)能够卖到158元一斤。
看来,又有野果想变成水果了,又有人把野果「地枇杷」炒作成水果,您觉得他们能够成功吗?
其实,这种地枇杷是我们儿时当「零嘴」的东西,大人们在山里累了,渴了,也常用它补充能量,如今1斤158元,你家若有,记得要好好珍惜。
地枇杷怎么种
1、地枇杷管理粗放, 容易繁殖, 在实际生产中 ,采用扦插繁殖能够达到快速繁育的目的 。它栽培技术简单, 只要气候 、土壤、水分适宜, 在雨季栽种,成活率高达90%以上。
2、以桂林地区为例,一般3月上旬至4月 上旬气温升高后是扦插繁殖的最好时期, 剪取1年生枝条,长10~15cm,扦插基质不限,细沙或壤土均可。
3、如果不需要快速长出,还可以直接扦插在需要绿化的地点,株行距以15cm×15cm,3月份扦插,5月底便可以封行。同时,扦插试验显示,带有一个节的茎段就有可能发展成一个种群,因为其节触地生根的特性很容易长出新的植株。
地枇杷种植技术
1、据多年的栽培经验,地枇杷地栽后,在苗期,要注意浇水和拔除杂草,封行后,每周浇水1次即可。在营养生长季节,对N、P 的需求量较大,可根据其长势和 立地条件,在雨天撒施一些含N、P 较高的尿素、复合 肥,以促进苗木生长。
2、地枇杷抗逆性强,适宜粗放管理,种植后无需经常更换和经常性的人工修剪。其成片栽植的群落中很少 有其它杂草, 病虫 偶尔会有食叶害虫发生,如竹 蝗、骷髅、天蛾等,需早防治。
地枇杷是什么季节的水果
地枇杷的成熟时期也不一样,其中有些早熟品种在三月份就已上市。其实古人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枇杷什么时候成熟。古语有云:秋日养蕾,冬季开花,春来结子,夏初成熟,承四时之雨露,为「果中独备四时之气者」。意思是说,枇杷与大部分果树不同,在秋天或初冬开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比其它水果都早,因此被称是「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
枇杷花期10一12月,果期第二年5—6月。因形似琵琶而得名枇杷树属亚热带树种,原产我国西部四川、陕西、湖南、湖北、浙江等省,在树上没有熟的枇杷(19张)长江以南各省多作果树栽培,江苏洞庭及福建省云霄都是枇杷的有名产地。
地枇杷一天吃多少最合适
1、一天吃5-10颗枇杷是可以的,吃多了也会有副作用:多食枇杷易助湿生痰,继发痰热,所以不可食用过量。枇杷吃得太多会导致我们患上心绞痛或者其他心zang疾病的风险增加。
2、如果枇杷吃得太多会导致我们的消化道负担增加,有可能导致消化功能障碍。另外枇杷吃的太多还有可能咽喉肿痛,或者导致嗓子沙哑。枇杷吃太多会损伤脾胃,并且还有可能致大便干燥。
3、在枇杷当中也是含有一定的糖分的,如果吃得太多,同样能够导致糖分摄入过量,这样多余的糖分会转化成脂肪,会导致我们身体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