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梦想着在忙碌的生活中,
有一处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能让我们卸下伪装肆无忌惮的做自己。
这个「桃源」不用太大也不用太过奢华,
一方幽静的小院,
足矣静时读书,
闲时喝茶佳客来时可清话。
看阳光透过枝叶间的缝隙星星点点洒落下来,
冬天的中午躺在院子里的摇椅上,
就那样晃着晃着晒太阳,
对着天空发呆。
苏东坡说: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一方小小的院子里有茶,有酒, 有好友,
最好的生活莫过于此。
希望走过红尘岁月,
看尽人世繁华后,
行之暮年,有个小院。
你话往时,我画往事。
院子也不一定要很大,
但是墙一定要矮,
最好只是比人高一个半头。
这样,清晨太阳还没上来时,
在灶台上准备早餐,
抬头就可以望见东边的一片红霞。
有人说最理想的生活是,
在大城市奋斗,在小城市生活。
走过红尘岁月,看尽人世繁华,
回归平淡人生。
傍晚,阳光西斜,
光停在屋里的时间也能更长一点;
冬天,屋子能被晒得更暖一些;
春天,若是雨水太重,不能出门赏春,
还有一枝红杏、梨白、桃粉入墙来。
年轻时,为生活奔忙,为工作忧心,
即使希望有个小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也难以实现。
不如待到暮年时,
赴这一山居之约,
心安理得地做个懒坐庭院的闲人。
也不用去管什么设计感,
尽管按照心中的模样,修一个院子。
一屋两人,三餐四季闲度余生。
暮年生活,
虽简简单单,但要有雅趣。
院内,修一个像司马光那样的「竹庐」。
圈一块圆形的土地,
中间铺上小石子,四周种上竹子。
慢慢等它们长大,
就把顶端扎成一个揪,
便成一个竹亭。
我喜欢芭蕉树,
院内就要种一颗芭蕉树。
夏天就坐在松下的小石凳上,
摘着碧绿的菜苗,
等雨后,静观水珠在叶子上滚落的样子。
小院中的小鱼池,
投下了睡莲的种子。
中午太阳大的时候,
就看着鱼儿游到睡莲叶下乘凉。
下雨时,两个人就撑着伞,
看鱼池一圈一圈的水纹。
活过大半辈子,
行之暮年,有个小院,
生活就如山间流水般宁静致远。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
时间掩盖了我们的热情,
但它抹不去我们的快乐。
所以即使行动迟缓,白发苍苍,
也要做个风雅的老者,
老来有个小院,享受林泉之乐。
人生暮年,有个小院,
老友聚在一起,
你话往时,我画往事。
我一直想,为什么中国人
无论生活在哪里,年纪多大,
都有个小院梦?
林语堂生活在台湾,
其二十四间快乐事之一
是 有个小院,院中植树;
手头不太宽裕的老舍,
也希望有个小院,种着柿子树。
还有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当下的我们,
也愿有个小院,居住、闲游,
或寄托一番情志。
有人说:「老来有个小院,
方可慰藉苦短一生。」
但更以为,
恰如梁思成所言:
「人有了一个自己的院落,
精神才算有了着落。」
心有归处,不虚此生。
——结伴乡村,抱团田园。私家菜园订制、农房租赁,加微信xhgzwx1,成为开放型、移动式、自助化「田园养老社区」的社区会员,实现共同的心愿。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视频来源于互联网或微信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我们对文章的观点保持中立;非常感谢原作者的辛勤写作,如有侵犯版权敬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点击「田园养老社区」关注本号。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