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 , 即农历正月第十四天,作为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这一天的中国民俗活动,有试花灯,喝亮眼汤,食糟羹,守财神拜临水娘娘等。相传这一天是伏羲诞辰,到了这一天,年基本已经过去了,之后便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过后,年就宣告结束了。
试花灯
为了准备正月十五的上元宵节 , 古时候 , 民间和朝廷都会在正月十四这天搭建灯棚 , 悬灯结彩 , 并做一些游艺节目的预习活动 , 称之为「试灯」 , 以便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 , 至于市面上卖灯笼的小贩 , 早就准备了各式各样的花灯 , 准备贩卖 , 成为「灯市」 。
台州的元宵节有个特别传统 , 元宵节一般要放在正月十四过 , 这里也有一个典故 ,, 相传临海历史上有位知县 , 他的母亲是信佛的 , 正月十五要吃斋 , 但年羹本身是带荤的 , 于是这位知县就把元宵节的时间改到了正月十四 , 以避开斋戒日 , 因为元宵节提前了一天 , 相反的 , 中秋节就推后了一天 , 所以台州地区最传统的方式就是正月十四过元宵 , 八月十六过中秋 , 这与浙江其他地区都很不一样 。
伏羲诞辰
伏羲 , 华夏民族人文先始 , 三皇之一,即太昊 , 或称黄熊氏 , 神话中人类的始祖 , 相传为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 , 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 , 燧人氏之子 , 相传其母华胥在雷泽踩了巨大的脚印而有孕 , 生伏羲于成纪 , 定都在陈(今河南淮阳) , 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
甘肃天水一带 , 称伏羲为人宗爷 , 以正月十四日为人宗爷诞辰日 , 这天要举行祭祀活动 , 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准备祭品 , 祭品有宰杀好的整猪、整羊以及水果和其他食品 , 院内古柏树上 , 贴满了小小的红纸人 ,
子时一到,开始读祭文 , 回顾祖宗的功德 , 述说现今的美好生活 , 之后进行朝拜 , 给人宗爷唱戏 , 耍社火 。
祈愿保佑 , 岁岁平安,人寿年丰 。
祭祀后 , 供品要分给朝拜者 , 意为祖先赐给了食物 。
拜临水娘娘
正月十四这一天 , 称为 「临水娘娘」 , (又称 「顺天圣母」)的诞辰 , 唐末年间陈靖姑 , 为民除害医病、扶危解难、救产保胎、送子护婴 , 护国佑民功德无量 , 年仅24岁就因脱胎祈雨去世 , 在古田遇难后被民众尊为妇女儿童保护神 , 是民间传说中的女神 , 称为「临水娘娘」「顺天圣母」 , 深得闽江流域、台湾和东南亚民众崇敬 。
其实 , 是妇女们在没有地位 , 科学不发达的时代 , 为自己塑造的一位保护神 , 也是她们畏惧难产时 , 鼓舞自己的一种方式 。
守财神
传说正月十四是财神下凡的日子 , 他会根据鞋子的数量来判定各家各户的人口数量 , 从而将对应的财运分配到每家每户 , 所以在正月十四这一天 , 全家人都得早早地回家 , 睡觉的时候 , 要将鞋子整齐地摆放在床前 , 以方便财神爷确定财运的多少 , 这就是民间 「守财神」的习俗 。
在正月十四这天 , 每家每户都会将家中的每一间屋子全部都点亮 , 以此迎接财神的到来 , 一直要等到正月十五的早上才会将灯熄灭 , 俗称 「长夜灯」 。
吃糟羹
元宵节是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因正月为元月,而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又称 「上元节」。我国各地的上元节活动大同小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汤圆,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在台州,元宵节为正月十四,其节日气氛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和内涵,台州元宵夜吃糟羹更是在全国独一无二。
喝亮眼汤
新昌 有正月十四喝亮眼汤的习俗。民间有个说法,这十四夜亮眼汤一喝,就说明春节也过得差不多了,大家得开始振作精神开始新一年的工作。亮眼汤是碗青菜麻糍汤。将麻糍切成小手指般大小的一条条,然后将洗净的青菜合二为一,下锅煮熟,放入适量的食盐、酱油,挑上一撮熬熟的猪油,就成了民间传统的亮眼汤。
祝福
愿人人岁岁平安!
愿家家人寿年丰!
——结伴乡村,抱团田园。 私家菜园订制、农房租赁 ,加微信xhgzwx1 , 成为 开放型、移动式、自助化 「田园养老社区」 的社区会员 ,实现共同的心愿。
免责声明:
部分图文、视频来源于互联网或微信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我们对文章的观点保持中立;非常感谢原作者的辛勤写作,如有侵犯版权敬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 「田园养老社区」 关注本号。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