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和福建的乡下,自建房那是相当有看头,跟别的地方二三层就知足的情况不一样,这里的老乡们好像对楼房的高度特别上心。
咱们今天说说为啥广东和福建农村盖房爱往高了整。
先说说广东那边吧,特别是珠三角那边,你走一圈儿,五层、六层,甚至 更高的自建房那是随处可见。
这背后其实藏着老乡们的生财之道。珠三角那些村子,工厂多,外来务工的兄弟姐妹也多,精明的村民们瞅准了这个商机。
他们把楼房的一楼改成门面房,自己做点小生意,或者租出去让人家经营,楼上就成了自己的小窝,再往上还能租给外来工友们住。
有的楼盖得密密麻麻的,楼间距窄得跟挤牙膏似的,但就这样,一间间的租出去,那也是实打实的银子进账。
一层二三十间,一间二百来块,一个月轻轻松松几千上万的房租,这谁看了不眼红?也难怪有人说,城中村的「土著」们拆迁有时候还不乐意呢,手里握着几栋楼,那可是坐着收租的美差事。
转头看看福建,虽说也有经济特区厦门撑腰,但像莆田、福清这些地儿,外来人口没那么多,怎么也爱盖高楼呢?这事儿得分两头说。
一是「面子」问题。沿海的农村,尤其是莆田那边,攀比风气挺重的。谁家楼房盖得高、装得靓,出门说话都能挺直腰杆儿。逢年过节,酒席摆得高档,嫁娶的排场大,盖房自然也不能落后,得争个「村里第一高」。
二是老传统。福建人讲究家族观念,祠堂文化深厚,加上祖上传下来的出海、经商传统,总希望家人在外平安顺利,回家盖栋像样的大房子,既是对家人的庇护,也是对祖先的交代。
还有,福建人喜欢热闹,元宵节一过就是大半个月,家家户户轮流「做头」,年轻娃娃抬着棕轿、跳火堆,图的就是个喜庆和传承。再加上多子多福的观念,盖房时自然要把子孙后代的居住考虑进去,所以楼不高点,怎么住得下这么一大家子呢?
总的来说,广东和福建农村的高楼现象,各有各的理,一边是经济头脑的展现,一边是传统文化的流露,不管是为了钱袋子还是为了脸面,亦或是对家族未来的期许,这高高的楼房,都是乡亲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