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尽管有降雨发生,但气温仍旧异常高。不幸的是,笔者因此上火了。为了缓解症状,笔者计划前往村里的药店购买金银花和罗汉果,用以泡茶饮用。
在村里的药店中,笔者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奇特的药材。之所以称其为奇特,是因为它与我们熟知的农田或菜园中的害虫——土狗子(俗称)极为相似。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被视为害物的土狗子,在药店里竟然被视为珍贵的药材,售价高达每斤60元。
那么,这种被称为「土狗子」的生物究竟是什么呢?相信许多曾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们都不会陌生。接下来,本文将带领大家共同回顾童年时光中与之相关的美好记忆。
「土狗子」的学名是蝼蛄,它在我国各地均有广泛分布。由于地域差异,蝼蛄在民间拥有众多俗称,如「拉拉蛄」、「地拉姑」、「天蝼」、「土狗」、「地狗」、「水狗」、「扒扒狗」、「耕狗」以及「土壳儿」等。
蝼蛄在农村的生存环境相当广泛,尤其钟爱农田和菜园等富饶之地,因为这些地方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蝼蛄,作为一种对光照敏感(主要指无法承受强光)的昆虫,其生命周期大部分时间都在土壤中度过。基于这种生活习性,蝼蛄对农作物造成了两种主要的危害:直接危害与间接危害。
直接危害表现在,无论是蝼蛄的幼虫还是成虫,都以植物的幼苗根部和嫩茎为食。这使得它们能够从根部直接损害农作物,特别是对于夏季作物如玉米、红薯、菊科植物等,其危害尤为严重。
间接危害则源于蝼蛄在土壤中的活动。它们在农田里四处挖掘洞穴和隧道,导致农作物的秧苗与土壤分离。这样一来,幼苗因失去水分和养分而干枯死亡,进而引发苗床缺苗断垄、育苗减产甚至失败。这种危害对农作物的影响绝非微不足道。
在过去的岁月里,蝼蛄可是农田里的「大恶霸」,特别是在咱们国家的南方,那家伙简直是「无恶不作」,让农民伯伯们头疼不已。这些小家伙躲在地下,神出鬼没,要想把它们一网打尽,那可真不是件容易事儿。
不过呢,老辈的农民朋友们可有的是办法。一旦发现土里有蝼蛄在捣乱,他们就会烧上一大锅滚烫的水,顺着蝼蛄挖的小洞咕嘟咕嘟灌下去。这一招可真是「一锅端」,不仅把蝼蛄烫得直哆嗦,连带着那些被它们祸害的庄稼也一起「洗了个热水澡」。
说了这么多,您大概也了解了蝼蛄这家伙的「光辉事迹」了。在笔者看来,除了小时候拿它当个玩意儿玩玩之外,这蝼蛄还真没啥好印象。
出乎意料的是,这种看似普通的蝼蛄,其售价竟高达每斤60元。经向村卫生所的老中医咨询,方知蝼蛄实则是一种珍稀中药材。无论是干燥成虫还是体型较大的若虫,均可作为药材使用。
蝼蛄之所以价格昂贵,一方面是因为其现存量较以往有所减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药用价值颇高,因此显得尤为珍贵。
经过网络资料查询,据悉蝼蛄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13种氨基酸以及钾、钙、钠、铁等十余种微量元素。作为一种野生食材,蝼蛄可以通过油炸等方式烹饪食用,具备显著的食疗价值。在广西、广东等地区,蝼蛄颇受欢迎。
然而,笔者仅尝试过竹象鼻虫、蚂蚱、蚕蛹等昆虫,对蝼蛄的食用性存疑。若有品尝过蝼蛄的朋友,不妨分享一下您的经验。亲爱的读者们,您是否见过或了解蝼蛄的价值?您是否尝试过这种食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