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在家上网冲浪时,意外看到了梁启超先生1922年关于教育的演讲。
读完,久久不能平静。
世人如今所求最科学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原不过是这些简单的、老套的、经典的。
譬如梁先生100年前所讲,教育有三个目的,使人不惑、不忧、不惧。
如何实现这三点呢?
先生说,通过求学我们可以完成第一层任务即知育,知道语文、数学、英语、哲学、历史等知识。
进一步,对自己喜欢或者想做的事有专门、深静的研究。
再进一步,通过总体的智慧和条理性思维,形成判断力,遇到具体事件时,举一反三、变通套用经验,做到不惑。
第二层情育,梁先生认为,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但君子以自强不息。
世间万物只是暂时为我所用,并非为我所得。怀着如此胸怀,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纯粹而又踏实地去生活,便能不忧。
第三层,意育,所谓意志力的强大和坚韧,靠的是有担当的精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自己负责。
虽难也要保持原则,虽苦也能扛起便做,待经历千锤百炼一定能取得钢铁般的意志。
结语时,先生说,养足智慧,体验出自己的人格人生观,保护好自己的自由意识,再加上数年的磨练积累方能成人。
这个准则,我想,每一个父母都应时刻牢记在心。
我们养育一个孩子,给他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求学的机会、浓浓的爱意,仅仅是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是引领他的思想、锻炼他的意志、放手让他独立。
所以,别太宠、别帮忙忧虑未来、别舍不得「用」孩子。
----
相信多元智能理论,孩子的天赋和智商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孩子擅长读书考试,有的孩子具备音乐、美术、体育等天赋,有的孩子合适写作、画画,有的孩子是天生的领导人,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
请不要唯成绩论,每个人都是带着饭碗而来的,相信他好,他才能好。
越是逼他,越是否定他,反而会磨灭掉他原本的能量和信心。
----
通过自己的规划让孩子将来走得更好更顺一些是全天下父母的心愿,但是,过度关注未来而忽视现在必定会鸡飞蛋打。
不客气地说,允许孩子犯错,放手让孩子无历练去成长,也是一种爱,甚至是更高级的爱。
所以,请父母们放心过好眼前的日子。
不忧愁、不超支、不牺牲,在能力范围内做好自己该做的努力,剩下的,交给相信、交给孩子、交给时代。
----
基因是教育的基础 ,孩子并非一张白纸,而是带着自己独有的出厂设置而来的。
所以,不要拿自己家孩子和别人比,同龄的更不要比。
不断的比较会让你失去理性客观的思考能力,要么高估孩子,要么深处焦虑漩涡。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富有同理心,并因材施教。
通过对自己和伴侣的了解,寻找到合适孩子的养育之道。
----
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养育的第一目标。
身体方面,两个关键饮食结构一定要合理+足够的户外运动。
戒高糖高油、控零食饮料、三餐荤素搭配,另外,关注好孩子的牙齿和眼睛。
从小养成早晚认真刷牙,良好的用眼习惯,坐姿标准,多远眺,不过度用眼。
心理方面,重点记住一句话爱是一种状态,不是某个行为。
简单说,就是绝大多数时间里家人之间能不能做到好好说话,正向沟通,情绪稳定。
相对于偶尔一两次因原则性问题而产生的打骂行为,更可怕的是父母长期处于焦虑、忧愁、不快乐、紧绷的精神状态中。
如果这样,就算孩子将来考上了985、211,他的内核也是虚弱的、负面的、迷茫的,需要花好多年来治愈。
----
孩子的成长并非线性上升的 ,一二年级表现平平不代表什么,技能训练时一段时间的停滞不前也不代表什么。
请放宽心,等他熬过「内化」期,就会迎来螺旋式上升的爆发。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做的是多鼓励,多引导他坚持,让孩子相信他能突破自己。
----
教育有一个很简单的准则,就是走出家门,置身社会,他到底该如何表现 。
拿我家弟弟举个例子,一言不合或者目的达不到就先哭上两嗓子。
这种时刻,我们无需关注他因为什么而这么做,而是要告诉他必须得学会好好表达自己, 准确说出自己的诉求、委屈、或者疑问。
其次,才是去处理大人没有配合他,或者没有及时关注到他理解他意思的问题。
有很多家长极其担心孩子上了幼儿园能不能适应,上了小学能不能跟得上。
却忽视了若想解决问题必须得培养好孩子的自理能力、自我表达能力、遇事冷静积极处理的能力。
----
小学阶段有两大基石,阅读和运动。
阅读建议以泛阅读为主,多带孩子去图书馆让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书籍,并辅以纪录片、科普片的兴趣开发。
运动选一项适合的,长期坚持,其他都是锦上添花。
如果经济能力有限,或者孩子不喜欢,请及时止损。
----
给孩子一定范围的选择权 ,比如看电视、游戏没必要完全禁止,只需给孩子设定一个限制程度,时间、品类以及前提条件。
消费方面也是同样,衣服的款式、颜色可以自己选,让孩子参与制定每周的采买机会,20元以内的消费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
社交方面,别用大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朋友,他们有自己的体验和想法。家长做好建议、引导和提醒即可。
只要他愿意,他可以和朋友吵架、和好、再分开,再和好,这个经历是他认识世界的过程。
如果真的要干涉,夫妻编故事聊天会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式。
一个我很喜欢的比喻:「孩子应该像一个在大盒子里自由滚动的球。」
没有盒子边的保护,球会掉下去,但在盒子里,它是自由的。
----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多重的,既是养育者和被养育者,也是老师朋友。
请注意适时切换和共融共情的问题。
要知道真相不是唯一的,我们所知也不过世界总和的百分之四五。
孩子没有经历过我们经历了事情,不能理解很正常;孩子未来要面临的问题和我们也不一样,不要太过深信过去的经验。
另外,我们和孩子是两人独立的个体,我们有两套感受、视角和想法。我们可以限制孩子吃零食看电视,但他们会因此产生不高兴我们也要接受。
不是我们有对孩子的初心,孩子就必须愉快、客气、平和地接受。
最后,在人格上我们是平等的,要允许孩子表达他真实的想法,并耐心孩子听孩子讲完,别打断别急着评价。
而是去了解他、尊重他、影响他。
一个不知道孩子真正在想什么,不了解孩子本我的家长,是永远也养不好一个孩子的。
----
即刻满足和延迟满足一样重要, 并不是所有满足都需要延迟,并不是所有时间都需要强调节俭珍惜等美德。
周末出门忘记带捞鱼玩具了,走累了想要吃一个冰淇淋,逛街看到一个自己很喜欢的纪念品...这些小小愿望,家长完全可以负担,就爽快地答应吧。
这样的举动既教会了孩子生活应该是怎样,又保护了孩子的天真和满足感。
一句话总结,就是别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但假如孩子把自己的校服丢了,得鼓励他自己去找老师,各方寻找,找不回来,需要扣零花钱或者帮父母做事情来弥补。
这叫承担。
坚持每天上学,认真完成寒暑假作业,才能好好享受剩余假期,这叫延迟满足。
----
像管理公司一样管理家庭 ,权益平分,让孩子和父母过同一阶层的日子,按年龄划分孩子要承担的家务。
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普通家庭用尽全力富养孩子。
他既然生在这个家,一斤车厘子就该分成四份,妈妈让给他是爱,他觉得应该自己先吃够就是溺爱。
父母发了工资,得先生活,再安排,家庭长期规划,医疗、养老,再考虑完成孩子的愿望。
妈妈去厕所、爸爸在加班都需要给孩子说抱歉,去不起远方旅行长见识看看书、逛逛公园也很好。
----
先育己,再育儿。
教育的天花板永远是父母的认知、眼界和思维方式。
只有原件不断地在学习、修正、提升,孩子才能得到更加有效的榜样、成长和蜕变。
在我还小的时候,我的父母不管看任何电视,永远划分好人、坏人,因为所以。
可是,到了我老公这里,他的爸妈会帮忙分析人性、共性、概率,会反复讨论自己置身其中怎么选,会站在上帝视角来思考如何做更合适。
这就是差距。
同样一个事件,你解读的方式不同、看待的角度不同,决策和行为自然也不同。
所以,这天底下育儿的捷径,只有父母。
你成功,孩子才可以不那么成功。
你快乐,孩子才敢放肆地快乐。
你进步,孩子才会跟着进步。
与各位共勉。
关于南汐:
一位生活在上海的草根妈妈, 家有两娃安宝和小满, 每天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经验反思; 终 身 成长,持续更新。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