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职场

一套大儒传奇,告诉孩子儒学脉络,圣贤传承

2024-03-03职场


【孔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 (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 限时特惠包邮 45 原价¥62 ), 2024年3月7日活动结束。

2011年3月,海昏侯刘贺之墓现于人世。刘贺,这个在位仅27天的西汉废帝、以列侯身份故去的前昌邑王,一生大起大落,命途多舛。

他墓中随葬了大量汉简,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珍贵的儒家经典。而他日日对着「正衣冠」的那架屏镜,正是一面孔子像漆衣镜——背面绘着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

数千年来,孔子的思想和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是我们汲取养分的精神家园。无论得意还是失意,你都能从中找到指引,就像2000年前,这架屏镜背后画像旁以墨书记下的圣人之言「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定也曾安慰过刘贺那颗惊慌、凄切的心。

随着时代变迁,儒学也不断迎来了自己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在岁月沉淀中更显智慧的光芒。今天推荐的这套书,为我们带来了 4位先圣大儒的人生故事,分别是: 【孔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

4本均出自「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丛书秉持「立足课本,超越课堂」的理念,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

书中以对应名人的成长历程、人生发展为线索,串联起历史故事,行文生动、情节丰富、饱含教育意义,能够开拓广大青少年读者的视野,给予启迪。

每本大小为 32开,软壳平装,内页采用70g轻型纸,纸质柔和,排版疏朗,正文文字较大,能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 推荐7岁以上阅读。

——

圣贤,鲜活的人物和他们的时代

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孔子、董仲舒、朱熹和王阳明,都是被后人尊崇的圣贤。

孔子出生的时候,周王室已经衰微了。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阴谋、内乱、篡位、战争……层出不穷。诸侯不尊重周王,大臣也不把君主放在眼里。孔子35岁时,当时的国君鲁昭公被权臣「三桓」驱逐,以致不得不逃亡齐国,最后死在国外。

书中对这个遥远时代的描绘通俗而生动:在泰山荒坟前为葬身于虎口的家人们哭泣的女子,却因苛政而不肯搬离这个危险之地;误把孔子当成奸臣阳货而将他围困住的匡城人,在聚集中爆发出被压迫奴役的愤怒;不愿指路的隐士躬身于田垄间,一腔热血早在世事磨砺下变凉……

在这让人看不到希望的时代里,孔子就像暗夜里高举火把的巨人。他积极出世,四处奔走,就算周游列国时一路灾厄、饥荒,就算国君们并不采纳他的建议,仍不改其志。他一直在践行自己的道,他的言行、观念和学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作为西汉时期的大儒,董仲舒很好地继承了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据传他在家乡教书育人时,甚至有聋儿慕名前来听课,而且通过刻苦学习真的学到了不少知识,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如果只是这样,董仲舒的智慧也许只能福泽当时的一个乡、一个地方。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推出察举制,董仲舒又一次被推荐给帝王,但与崇尚黄老之学的汉景帝不同,武帝采纳了他的「天人三策」,设立太学,教化万民,一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就此开启。

千年后,又一位大儒横空出世,他的著作在后来的朝代里一度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他位列孔门十二哲,塑像在孔庙里接受香火——他就是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两百余年后,王阳明携「心学」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他生活的朝代内忧外患极其严重,朝政被宦官把持,党争不断,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各路藩王虎视眈眈——他拖着病弱的躯体,卷入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漩涡……

鲜活的笔触跨越2000年,一个个丰满立体的人物漫步在眼前。圣贤何以为圣贤?书中故事里,就藏着答案。

——

信仰,逆境中闪闪发光的灵魂

当孔子为家国长远隳三都、削三桓而腹背受敌时,他效忠的国君沉迷于声色犬马,救国成了一场世人目睹的笑话;

董仲舒在仕途上频频受挫,不仅要赴杀人成性的江都王、胶西王身边履职,还被同在公羊氏门下求学的师兄们屡次加害,甚至一度严重到被判死罪;

时年大旱,浙东饿殍遍野,灾厄连绵,然而在朱熹临危受命,呕心沥血赈灾时,浙东的官吏们还在盘剥百姓催收旧税,他发上去弹劾的奏章,一封比一封言辞更激烈,朝廷却企图用沉默来包庇;

荒唐的正德帝纵容权宦「八虎」残害忠良,因言获罪的官员死了一批又一批,一时间众人噤若寒蝉,王阳明不顾危险上书劝谏,四十廷杖打得他血肉模糊,又被扔进大狱,好不容易贬去了贵州龙场驿,一路明目张胆的追杀,让他不得不用计假死脱身……

命运对他们下手不轻,动辄以性命相胁,然而灵魂经由烈火淬炼,成了长明的灯塔,千百年来指引着仁人志士,在逆境中乘风破浪,至暗时刻也不放弃希望。

儒家所追求的「入世」,是坚守仁义道德良知,是有血有肉地活着,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

圣人亦凡人。孔子因失去子渊、子路而恸哭;董仲舒作【士不遇赋】抒发心中忧愤;朱熹悲痛于兢兢业业大半生,却在党争中落得个身败名裂;王阳明辗转于现实的泥淖,一度灰心丧气——但这些都未曾影响生命的主旋律,他们在磨难中重获新生。

——

传承,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

儒家文化,是活着的文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行合一」……这些理念根植于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让六合同风,四方共俗。

它告诉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要读书学习?应该成长为怎样的人?……

王阳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里讲「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难道有天生的圣贤吗?是有人主动选择成为圣贤罢了。

对少年人来说,读他们的故事,是一场文化之旅,也是一场心灵之旅。

我们一页页翻过的是别人的人生,逐渐看清的是自己脚下的路。而这些启发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先贤们和他们遗留下的精神财富,也将陪伴我们度过生命中一个又一个关键时刻,让我们迎接更美好未来的到来。

文字:淼淼

式: 阿北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