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职场

21岁的女儿一出国交换学习就大变样,父母的死活都不关心

2024-05-09职场

石涛

连岳,您好!

因为即时通讯技术的发达感觉很久没有写信了,今天在感觉非常困惑和无奈的情况下写信求教于您。

我有一个03年出生的女儿,今年21岁了读大三,目前正在欧洲交换学习。近期她父亲因为颈动脉狭窄住进医院做了剥脱手术(手术风险很高),手术前我们一直跑医院想着她离得那么远就不要跟她说了,做完了手术再说吧,所以30号做完手术才跟她说了这事(当时她在去北欧旅行的途中)。昨天是术后一周了,同时手术的人都已经出院回家,我们因为术后血肿不退还要留院观察,术后到昨天为止她都没有一句问候的话就是不闻不问,我感觉很气愤就微信责备了她几句。她的回复是让我去看看她房间的门就知道为啥了,她房间的门是初二的时候她偷偷玩手机我去要她不给还把房间反锁我一气之下踹开的,那以后就没有修理一直那么放着。她说因为看到那个门她就烦,所以她对我们的态度就是那扇门换来的,还说今天我就是看见她开心感觉不爽才说她的(她一直兴高采烈的发朋友圈)。今年她离家出国之前我们还交流过初高中的事,我说那时候我们真是怕你错过了一生一次的珍贵机会啊真是让我急死了,她也表示同意觉得自己那时候是不对,我以为她理解了长大了。然后出国以后态度就大变样,我的问询和关心一概只言片语的回复,从来不主动跟我们联系,就是非常冷漠的态度。

我给您写信的目的是想听听您的分析,还有指导我接下来该怎么办。和她的对话感觉不是在和一个20岁的大学生在说话,而是和一个初中叛逆的孩子在争吵。我不想吵架因为不能解决问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和她沟通。希望得到您百忙之中的指导或者训教。谢谢!

祝您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一个困惑的母亲

一个困惑的母亲:

三点建议:

一是保持耐心。孩子已经钻牛角尖,态度偏激,此时辩论会让她不停地强化观点,越钻越深,越深越下不来台,越下不来台越难反省改正。不如让时间来修正她。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工作后、成家后,参与了生产生活的实践,偏激态度就会逐渐消失,劳动可以改造人。她大学毕业就不要再资助了,得给她养活自己的压力,去劳动。如果继续花着父母的钱,舒服地玩乐,脱离劳动,那么,「以圣人的标准要求父母,以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就难改,甚至会变本加厉,因为只有不停PUA父母,践踏父母的自尊心,让他们觉得自己有罪,才能要求父母永远供养自己。

二是不要觉得自己有罪。在十多年的教育过程中,要让孩子养成规矩,父母怎么可能不说几句过头话,不做几件过头事?人毕竟无法全知全能,一定会犯错误的。况且,要求女儿关心一下做完大手术的父亲,有什么错?她此时来翻教育旧账,以示惩罚父母有理,不必跟着她的节奏走,以为自己真犯了什么罪。说实话,这也是这几十年许多中国父母崇拜美西方教育的恶果开始显现。所谓的自由、平等,父母不再有权威,不再有资格要求孩子履行义务(比如赡养父母)。一些精英家庭、知识分子家庭以此为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更有能力吗?更幸福吗?家庭更和谐吗?并没有,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更自私、更寄生、更偷懒、更残忍、更没有生存能力。从小教育他们对父母都不必有义务,那么,对朋友、对陌生人、对社会,难道反而能够有责任感?不合逻辑。钱穆先生早在中国还处于极低潮时就看到这个危害,对中华文明传统的深刻了解,使其具有了预见未来的眼光。他认为,中国教育的优势恰恰在于其「不自由、不平等」。从小要求孩子对父母、对兄弟姐妹、对配偶、对国家、对天下负有责任,没有堕落的选项,这当然是「不自由」。必须尊重父母与师长,徐行于长者身后,这当然是「不平等」。这样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对父母的生死不关心?这几十年,用无数家庭的痛苦,换来了历史的否定之否定,是时候回归我们自己的教育方法了。

三是看到好的一面。孩子还是健康的,没生病,没吸毒。她喜欢发朋友圈,说明还是愿意分享的,想与他人建立联系,没有封闭自己。她毕竟读了大学,也能一人出远门,有养活自己的基础了。

祝开心。

连岳

,适合小学生到高中生,点击下图可购买。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来信请谨慎,可能会公开回复并被读者评论,同时授权我用于图书汇编。)

推荐:

好书:

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