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文娱

学校教育主要负责教知识,不负责教高效的学习方法与培养高效的学习能力

2024-06-09文娱

昨天我看了一个视频。

一位老公知,坐在安乐椅上,又在「东家长西家短」地数落国内教育存在的各种耳熟能详的弊病与问题:孩子们学得很累,早上六点起床,晚上放学很晚,回到家还得做作业,以至于学得两眼无光,不少孩子眼睛已经近视了,学到最后高考难题还是不会做;再看看国外的基础教育,通常下午三点就放学了,而且还没有作业,孩子们一放学就去做各种运动了。

老公知说的这些,都是些老掉牙的东西,都是十多年前已经出现的问题了。由于这位老公知并没有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任何具体办法与建议,甚至都没有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只是拾人牙慧地过过嘴瘾像个复读机简单说一说而已,所以我看了后跟没有看是一样的。

刚好这几天因为高考,孩子放假在家; 在家也没有闲着,6号7号8号三天上学校的网课。

我就留意了一下孩子的上课情况,也就发现了孩子上课的一个待改进之处: 当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孩子就跟个没事人一样,主要就干坐着,虽然没有像个小学生将两手背在身后,但两手都不在书桌上。

这种听课方式,很容易犯困,也很容易溜号。

在课间我就建议孩子:上课的时候,不要干坐着。如果老师在黑板上推导公式或者板书计算过程,你也可以边听课边推导或者边计算的,这样就更能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了;如果别的同学回答你已经会的问题时,可以选择不听,而是做一些别的事情,默写一下与问题有关的例如数学公式、物理公式、化学方程式、单词短语等等,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复习了,可以提高书写速度,而且还不容易犯困不容易溜号。

由于孩子是左撇子,书写速度一直不过于理想。由于书写慢,考试时免不了会紧张,前几天的月考,英语题有点难,以至于差点答不完题。

小学与初中的时候,孩子可以在课堂上干坐着,但到了高中,就得充分且高效利用课堂时间才行的。

只是,孩子到了高中,还是沿用小学初中课堂上低效的 听课方法,好像高中老师没有觉得这是个问题。

这一点,我并不奇怪。因为我知道: 如今的学校教育,主要是教知识,高效的学习方法学校是不太教的,高效的学习能力学校是不培养的。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高效的学习方法与培养高效的学习能力,对于学习,就如砍柴之前的磨刀一般。但为什么学校却不教高级的学习方法与不培养高效的学习能力呢?

这是因为学校有教学任务,必须得先将知识讲完,得先将统一备课的题目讲完。要将知识与题目讲完,时间都显得不够,哪还会有时间再去教学习方法与培养学习能力呢?

其实,学校教育除了不教高效的学习方法与培养高效的学习能力外,也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与技巧,也不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与运动兴趣。

正因为学校教育主要教知识,所以孩子成长需要的其他各种教育,就得父母来完成了。

孩子的运动兴趣与运动能力,得父母来培养。即使如今的中考考体育,而且分值也越来越高,但依然有不少父母不重视孩子的运动兴趣与运动能力。

学校每周少得可怜的体育课,以及过于基础的那些运动项目,在这个更有趣的运动项目层出不穷的年代,对学生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是很难培养出学生对运动的兴趣的,更别说运动能力了。

如果一个孩子缺乏运动兴趣,也就不会在课后在假期去运动的;不在课后不在假期运动锻炼,身体怎么能健壮呢?身体不健壮,体能不够,那么学习时间一长,两眼自然就会无光,自然就会很容易近视的。

人际交往与做人方面,学校也不会刻意培养的。如果家庭再不培养,那么,孩子到了高中甚至大学后,言行上可能就显得跟小学生一样的。最主要的是,孩子要是缺少了这方面的培养,到了高中到了大学甚至到了社会后,由于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就会误以为人际交往很复杂,就会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严重内耗,浪费大量精力的。

如果父母能够坚持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与运动能力,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惊奇的现象:一旦孩子有了一定的运动能力后,人际交往会不成问题的,自然而然孩子就喜欢跟人打交道了,不再逃避了。

有人就可能还是不理解:学校教育可以不注重体育运动,不注重学生的人际交往,但总不能因为教学任务紧张就不教高效的学习方法不培养高效的学习能力吧?老师们总不能不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吧?

这里有个说出来可能会得罪不少老师的真相:学校不教高效的学习方法,不培养高效的学习能力,除了教学任务紧张这个原因之外,还因为如今的不少老师,尤其是不少年轻老师,基本上就是「做题家」出身,学生时代基本上算不上「学霸」,不是靠高效方法与高效学习能力在学习,主要是靠努力刷题早起晚睡这些笨方法考上大学,毕业后才成为老师的。这样的老师,怎么可能传授他们不具有的高效学习方法与高效学习能力呢?怎么可能不要求学生早起晚睡呢?

也就是说,如今的学生在学校每天正在经历的,正是他们的老师已经经历过的「成功之道」。要想考上高中考上大学,就得按照这些「成功之道」去做了。

这样一说真相,有些人就骂娘了:怎么老师队伍会变成这样的呢?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凡70后、80后、90后的学霸,尤其是考上985的学霸,由于老师待遇之前一直偏低,甚至不少人还看不起老师,所以有几个人之前愿意当老师呢?

如今,一些学校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就会高薪聘请每年的北大清华应届毕业生到他们学校去当老师。

只是,即使北大清华的毕业生,当了初等教育的老师后,在平时的讲授知识之余,真敢花时间用来培养学生的高效学习方法与高效学习能力呢?我以为,即使这些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敢培养,但学校领导以及不少学生的家长,能 接受吗?不会觉得这些北大清华毕业的老师是「冒牌货」吗?是在「误人子弟」吗?

我上高一的时候,学校来了一位刚从师大数学系毕业的老师。显然,这位刚刚毕业的老师的学历与学识,要比学校众多师专与中师毕业的老师好不少的。

这位老师,就按照他的学习方法来教两个班。结果,高一的时候,就将高二要学的不少知识给讲了。

这种讲法有没有问题呢?

高二分科后我与这位老师教的一些学生在一个班,我发现,这位老师教出来的学生,牛的那是真牛。

只不过,这位数学老师的讲课风格,让其他数学老师甚至领导接受不了,让一些数学学得差的学生接受不了。于是,这位老师被认为教不了高中,只能下调到初中;初中之后又被下调到小学,在小学也是教一二年级。

一位师大毕业的老师,却只能去小学「哄」一二级孩子,这事让人听了,是不是觉得极其荒谬呢?理解不了了呢?

这位老师的遭遇,让我更加确信:学校教育就是教知识的,起码今后二三十年也是如此的。什么时候能够彻底改变呢?我真不知道。

「苹果树上只能结出苹果」。因此上,既然学校教育主要就是教知识,所以孩子其他方面的成长,就得靠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