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两年,好像没有多少人再提「衡水模式」了。
为什么呢?
因为出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不少父母开始变得「佛系」了: 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学习成绩好不好,倒不那么重要了。
但是,还是依然有不少父母,为了孩子能有个好的学习成绩,在逼着自己的孩子学习,让孩子在周末节假日疯狂补课。
只是,这补来补去,钱花了不少,成绩就是不见提高多少啊!
钱花了不少,成绩却不见明显提高,于是一些父母转而找价格更高的老师给孩子补课了。
那么,为什么不少孩子很努力,很勤奋,学习成绩却不见提高呢? 更有甚者,不仅成绩不提高,而且还厌学,还得了抑郁症,极端者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干脆选择轻生。
我认识的孩子,就有得抑郁症的,就有跳楼轻生了的。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经过长期的观察分析与实践,我终于明白了: 这是因为将学习的逻辑搞反了。
好几年前,我跟一个孩子的奶奶说道:「 先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等孩子有了学习兴趣后,再让孩子努力也不迟的。 」
这位奶奶不赞同我的说法,怼我道:「 哪个 孩子会对学习感兴趣?你家孩子难道跟其他孩子不一样,对学习感兴趣? 」
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极点,因为我家孩子小时候对学习确实不怎么感兴趣:周末节假日不要说去课外班学习,就是学校留的作业都不愿意认真做,都是拖延到最后做。每次假期,跟其他很多孩子一样,都是先玩,收假之前不得不熬夜赶作业。
即使我被怼得无言以对,但我始终觉得想让孩子学习成绩好,就得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才行;只有等孩子自己觉得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时,才会在学习上用心,自然就会下功夫的,自然就会刻苦勤奋努力了。我见到的不少超一流学霸,基本上都是如此的。更何况,还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高级说法的。
我家孩子儿童时期与少年时期,也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过得很快乐,也就慢慢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如今到了高中,学习的事情,基本不用我与她妈妈怎么操心了。
反观那位奶奶的孙女,不仅过得不过于快乐,而且即使经常补课,学习成绩还不好。如今不仅学习成绩不怎么好,而且对学习也没有多少热情与兴趣,在学习上提不起精神。
如今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绝大部分老师都是合格的老师,都能将知识讲明白的。所以说,只要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在课堂在学校就会将知识学会的,根本不需要额外补课的。 如果在课堂上在学校都学不会,那么,补再多的课,也没有多少效果的。
因此上,想让孩子学习成绩好,就得将学习的逻辑先能搞清楚,别将学习的逻辑搞反了。 话又说回来,谁会在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上肯用心肯下功夫呢?谁不会觉得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不是受罪呢?
只不过,虽然如今义务教育阶段的绝大多数老师,都能将知识讲明白讲透彻,但不少老师还是会将学习的逻辑搞反的。为什么这些老师会搞反学习的逻辑呢?因为他们在学生时代就是这么过来的:即使对学习不感兴趣,但为了能有个好工作,就只能先苦自己了。还有就是,如今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在学生时代有几个是学霸呢?有几个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呢?有几个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