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带孩子去雪场滑雪,经常走的近路由于下雪后不好走,所以我们就绕远道走。这远道刚好 路过孩子的高中。我们看到没有穿校服的高三学生,陆陆续续在走进学校。
这些没有穿校服的高三学生,进入学校不是去上课,而是参加「九省联考」。
这几天,「九省联考」的试题被公布了出来。尤其是数学试题一经公布,不少人不由得惊呼: 这试题跟以往的试题一比较,简直是来了个大变脸,令人颇感意外。
本来以为高考各科试题的题量会越来越大,但这次联考,数学试题不仅没有加量,反而「偷工减料」,只有十九道,相比好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二十二道试题来说,整整少了三道题。
题量是减少了,但考生的分数好像也要减少了。因为最后一道分值很高的大题,对习惯通过刷母题训练做题熟练度做题套路满满的学生来说,不要说得分了,就是题目可能都看不懂的。
为什么「九省联考」的数学卷会如此呢?
只能说,教育要大变革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方法要大变革了。
最近十多年,绝大多数父母,为了能让孩子考上好大学,几乎是孩子一出生,就开始规划,就开始教孩子这教孩子那。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最近十多年听到的关于教育孩子最多的一种说法与做法。
为了孩子能有个好成绩,不少幼儿园小学化,不少小学初中化,不少初中高中化。
不少孩子,为了能「弯道超车」,为了能「捷足先登」,不仅会超前学习,而且会补课上各种课外班。
也就是说, 如今的不少孩子,为了能有个好分数,为了能考到重点大学,成长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书本知识,就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取得好的名次。
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书本知识上,用在刷题上,如此就很难做到「全面发展与成长」了。不全面发展与成长的孩子,就很难体会到「功夫在诗外」的境界的。
「功夫在诗外」这种境界,说白了就是要学好数学,就得语言理解能力要好,就得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语文要学好,就得融入到具体的生活与社会中去,跟人学着打交道,毕竟大部分文章与书籍,都是「世事与人情」,不「洞明世事」,对人情不练达,怎么可能学好语文呢?要学好英语,不多看一些英文影视剧,听力怎么会好呢?
也就是说,孩子要学习成绩好,不能总学书本,不能总刷题,还得做一些看似跟学习成绩无关的事情的。做这些表面与学习成绩无直接关系的事情,才可以让孩子身心完全放松,才可以滋养孩子的悟性,才可以提高孩子的心智。
最近几十年来的大学教育已经证明: 在初等教育过程中, 没有得到全面发展与成长的孩子,即使是重点大学毕业,后天发展也会受限。更有甚者,不仅发展受限,而且还很难适用社会,很难融入社会,只能在家里躺平了。
尤其是不少通过大量刷题大量补课取得好成绩考到重点大学的学生,在大学后,由于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根本不在线,所以对专业不会过于有兴趣,对脑力劳动也不会过于有兴趣,也就很难被培养成优秀人才的。
「九省联考」这数学试卷,平时那些大量刷题大量补课的学生,脑子里满是做题套路的学生,对学习本身没有多少兴趣的学生,学习能力与理解领悟能力差的学生,是很难应付的,也就很难考出好成绩的。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可以适应「九省联考」这样的数学试卷呢?
唯一能比较好比较快适应「九省联考」这数学试卷的学生,只能是那些对学习有兴趣有学习能力而且精力充沛头脑清楚思维灵活的学生。
如此看来,教育大变革就是要弱化知识的教育,侧重于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的教育,侧重于理解与领悟能力的教育,侧重于高效学习能力的教育,真正落实全面发展与成长,别让全面发展与成长依旧是「口号」。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目前的教育,主要是「授鱼」,是「吃不饱穿不暖」年代的主要需求;今后的教育,主要是「授渔」,当然是在「授鱼的过程中授渔」,或者说「授鱼」不再是主要目的,「授鱼」的主要目的是「授渔」,而且要时刻强调这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