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资讯

春节回家,中国人刻在血脉里的呼唤

2024-02-07资讯

每到春节,有关回家的故事就显得格外动人。

有人蹲点抢机票、火车票;有人买不到票,坐十几个小时绿皮火车也要回家;有人开车回老家,离开时装了满满一后备箱的土特产,是家里长辈精心准备的惊喜……

「玉关西望肠堪断,况复明朝是岁除。」过年团圆的愿望,一度刻在国人的DNA里。

古人用诗句和信笺遥寄相思,到了现代社会,春运就应运而生。它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更是正在发生的当下——平常口口声声说着「不想回家」的年轻人,身体却很诚实。

年轻人,还是想回家

在网上,你经常可以看到正在经历「过年焦虑」的年轻人。

接近年关,他们担忧着佯装关心实则不断盘问的七大姑八大姨,焦虑于比【小时代】还要暗流涌动的老同学聚会,时不时还要吐槽早已变得陌生的老家,「每次回来都觉得自己像个游客」……

但吐槽之外,是1月12日开抢即秒空的春运车票,与1月底同比增长159%的铁路客流压力[1]。

春运已然成了上百亿人的大项目,而嘴上抱怨过节太累、回家太远的年轻人,也早已口嫌体正直地加入了春运大军。

在外工作的年轻人,都经历过春运 / 图虫创意

这背后,或许可以折射出当下复杂的社会心态。

早已有学者说过,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结构与发展阶段的历史时期和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让春运成为了一种有「显著规律性、高度集体性、统一性」的社会行为现象。

换句话说,春运所代表的不仅是一种人口流动趋势,更是一种时代印记,象征着中国人对于「家」的感受。

1980年,全国恢复春节休假制度,「春运」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根据当年报道,1980年春节期间,全国铁路交通系统两个月运客1.21亿人次[2]。

等到2023年春运期间,根据交通部数据,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分别发送旅客3.48亿、11.69亿、2245.2万和5521.4万人次。春运期间的流动人口数显著增长[3]。

春运期间,火车站客流量激增,人潮涌动 / 图虫创意

春运出现至今,中国社会也在经历着剧烈的结构性变迁。

根据统计,2000-2010年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上升了 109%, 其中省际流动升幅达158%,而且呈现出长距离趋势[4]。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被称作「新移民」的一代。

他们是留在大学所在城市、努力扎根的打工人,也是异地、异国求学后,寻求更好发展空间的就业者和创业者,还有父母已经在城市站稳脚跟,却在过年时依旧要举家回老家探亲的移民二代……

(点击上方视频,即可观看)

根据学者计算,1992年到2017年,进入城市的白领移民有1.8亿~2亿人;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新移民」已经占到部分城市常住人口的1/4到2/3[5]。

一年中大部分时候,他们在一二线城市求学、工作。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他们逐渐习惯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出门坐地铁,打工喝咖啡,深夜下班后随处可见24h营业的便利店。

相比之下,老家朝九晚五的生活节奏,密集的人情关系网,还有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成为他们「回家焦虑」的理由。

但是,当你问他们「你来自哪里」时,脱口而出的,依然是那个熟悉的名字。

「过年回家」,是什么执念

2000年前后,人类学家项飚在进行浙江村研究时发现,来到北京生活多年的打工者,在通讯不那么发达的年代,依然在想办法积极参与老家的公共事务。

在春节前后,项飚问过自己的研究对象们:「你以后还打算回家吗?」大部分人会说,在外地工作了这么多年,当然要继续留在外面打拼。

但是,其中一个人回答时提到,「我总是觉得家里好。虽然前几年春节都没回来,但平常进料什么的,我也都绕过来看看。我的父母和孩子还都在这里。」[6]

这里的「家」,指的就是浙江老家。 即使长期居住的空间早已改变,但是提到「家」时,他们不约而同想到的,还是出生的那个地方。

对在外地工作的打工者来说,家永远是出生的那个地方 / 视觉中国

项飚这样形容这种心理状态:对这些人来说,流出地对他们既不是「家」,又不是「家乡」;是意识中的「家」,但在事实中又更像「家乡」。

「新移民」一代也是如此。2017年,有学者进行「都市白领新移民」研究时发现, 这些「新移民」的人际关系中,最为信任的仍然是朋友、亲戚、同学和同乡,其次才是近邻、街坊和熟人[5]。

「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说法,在他们身上被打破了。

有学者对农村迁移至城市生活的青年人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

其中一位来自西北的受访者说,自己的乡土情怀是骨子里的:「我看到土地就是最好的风景。看到一棵草、一个小苗苗从冒出来到长大,我感觉自己就是那棵苗那棵草,万物与我共生长。」[7]

一方面积极地融入城市生活节奏,另一方面依然挂念着家乡,这看似矛盾的两种情绪,在新一代城市移民身上并存着。

大城市漂泊打拼的年轻人,常常怀念着家乡的温暖和亲情 / 图虫创意

社会学家雷尔夫(Relph)曾提出,人对地方的依恋,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心理需要[8]。

「在一个地方有根,意味着拥有一个安全地点,可以从那里观望世界,牢牢掌握自己在万物秩序中的位置,以及对某个特殊地方产生深厚精神及心理依附。」

即使已经远离故土多年、短期内也没有考虑回迁,但这些年轻人的身份认同,依然是那个出生、成长的老家。

【大国大城】的作者陆铭如此形容:「城市一直在两种力量的角逐之下生长。一种是向心力,它让你怀揣梦想;另一种是离心力,它让你肉身疲惫。」[9]

这两种力量的此消彼长,让异地求学、工作、生活的人们,萌生出复杂的心态。

一方面,他们努力地在大城市扎根,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他们依然怀揣着对故乡的怀恋和记忆,把故乡当成生命中的「安全屋」。

学者段义孚曾将「地方感」概括为两种要素:一是通过公共符号而建构的地点,也就是景点或「地标性建筑」;二是「经由长期的接触及日常经验而熟悉的地点」。

这种情感是私人的、内在的。来源于内在熟悉的知识和体验,来源于经由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所强化的亲切的关联性,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细节及周遭环境的整体体验[10]。

记忆里家乡熟悉的场景令人思念 / 图虫创意

这是一代人的春节返乡之路,也是追溯记忆之路。

他们贪婪地捕捉着属于家乡的记忆,那些童年从未注意过的颜色、景观、气味,在旅程中被渐渐放大。

家乡成了记忆的容器,所有的景观都被赋予特别的意义。 儿时从未踏足的写字楼,长大后也会哀伤于它的衰败,家门口摆了十几年的早点摊,比新建的繁华商圈,更让人触动。

在异乡和故乡、生活与记忆之间,在自身和社会的变迁中,年轻人踏上了「重新发现家乡」的道路。

他们发现,总有一个地方,是属于生命的「锚点」。

故乡的模样,

藏在「中国的最深处」

【回归故里】一书中,作者这样描述自己回归家乡时的感受。

「这是我曾极力逃离的地方,一片我曾刻意疏离的社会空间、一片在我成长过程中充当反面教材的精神空间,也是无论我如何反抗,依然构成我精神内核的家乡。」

年轻的时候,很多人都曾想过「逃离家乡」,追求更自由的生活、见识更大的世界。

但「城市化」的另一面,则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漂泊感,经历重塑的身份认同,乃至对一种陌生语言、口味和文化的再适应。

奔向大城市还是回到家乡,人生并没有正确答案

大城市的打拼、老家的安逸自由,就像一个天平的两端,没有孰是孰非;但我们的来处,那个曾成长过、深深浸入过的时空,那些混杂了个人情感与记忆的文化,将永远无法替代。

其实,不仅仅是春运期间的「肉身返乡」,人们也开始希望在生活中找到一个「精神的故乡」。

从田园短视频的流行,再到三四线文旅的火爆,大众不约而同地把注意力转向「中国最深处」——那是我们出发的地方。

一项以18~40岁的重庆青年群体为对象的研究发现,重庆变为网红城市后,本地年轻人一方面会刻意避开游客颇多的网红景点和饭店;另一方面,又以本地人的身份,在网络上积极推荐那些更具有本地特色的消费空间[11]。

重庆青年人喜欢向游客介绍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项目 / 图虫创意

在这个过程中,重庆人的山城性格被放大,并被纳入了主流宣传之中。大量游客的涌入,反而加强了本地人的归属感和地方认同。

同样的故事不止重庆。 2023年,有学者将国内旅游市场的趋势概括为「反向游」、「平替游」。 淄博、许昌、延吉等三四线城市,成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12]。

年轻人在这些地方的旅游也是市民式的。逛逛城市中心的街区公园,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寻味十几年老店……

根据调研,70.67%的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不超过2小时。 比起打卡景点,他们更青睐于深度体验本地生活,也更青睐那些具有「地方感」的消费体验[12]。

好客的淄博、哈尔滨,3000元就能拥有松弛感的许昌,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三四线城市,不同于一线城市生活的紧张忙碌,却让人找回了久违的生活。

看似不起眼的三四线城市,给予了年轻人「家」的感觉

这是「中国的最深处」,承载着一代人的成长史,也藏着最真实的民生。

近年来,民生银行信用卡始终肩负「服务大众 情系民生」的企业使命,用春节短片记录普通人的「生活史诗」。

2021年的短片【先吃饭吧】,致敬了每一个用心生活的普通人。2022年的短片【民生冰雪运动会】借着冬奥会的浪潮,展示出生活是普通人的主场,每个人都可以是国家队。

2023年【春节里的民生】这支短片,则以从城市到乡村、从南方到北方春节习俗的细节剪影,构成「中国式春节」的盛大图景。

今年民生信用卡的春节短片【回来】依然聚焦在个体之上。 这条普通但不平凡的回家路,映照着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乡愁。

民生信用卡关注着返乡路上的「民生」,也关注着归途中的怀恋与愁绪,和你一起,重新发现「家乡」的味道。

[1] 中新网. 2024. 春运大幕今日正式开启,这几个方向抢票要「拼手速」.

[2] 腾讯网. 2018. 回顾半个多世纪春运:1953年就作为问题出现.

[3] 新华社. 2023. 2023年春运全社会人员流动量约47.33亿人次.

[4]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司. 2014. 中国流动人 口发展报告[M]. 北京: 中国人口出版社.

[5] 张文宏, 雷开春. 2017. 都市白领新移民研究.

[6] 项飚. 2000. 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7] 王豫阳 谢素军. 2023. 短视频对青年乡土记忆的建构路径. 中国青年研究.

[8] Relph E. Place and Placelessness[M]. London:Pion,1976.

[9] 陆铭. 2022. 向心城市:迈向未来的活力、宜居与和谐. 世纪文景出版社.

[10]Tuan Y F. Space and Place:Humanistic Perspective in Philosophy in Geography[M]. Springer,Dordrecht, 1979.

[11] 吴玮 周孟杰. 2019. 「抖音」里的家乡:网红城市青年地方感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

[12]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 2023. 网红城市卷到三四线,反向旅游能红多久?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编辑 | 金一宁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