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界 导 读 :曾是几代人青春记忆的国民服装品牌,正逐渐沦为「时代的眼泪」。
继美特斯邦威之后,变卖资产「回血」的「戏码」,在拉夏贝尔的身上也同样上演。
1月24日,拉夏贝尔上海总部基地在阿里资产拍卖网资产网上架拍卖,以约7折9.5亿元起拍,超万人围观,不过雷声大雨点小,直到结束也无一人参与竞买,被遗忘在拍卖平台的角落。
此次事件曝出后,不禁让人又多了几分唏嘘。
曾红极一时的拉夏贝尔,是国内首家在港交所和上交所双上市的服装企业,也靠着直营模式,开出了近万家门店,成为了服装界名副其实的「店王」。
如今,过往的辉煌都已成了过眼云烟。
经历了大面积关店、退市、破产清算等负面消息缠身的拉夏贝尔,在商场里已难寻踪迹,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不少网友感叹,国民服装品牌的衰落,也是自己青春的落幕。
1
80后、90后女孩的集体记忆
拉夏贝尔,也算是80后、90后女孩的集体记忆了。
「上大学的时候,买过最多的就是拉夏贝尔的衣服了。因为only太贵,还没有工作买不起。而且拉夏贝尔有几年的设计我感觉是可以超越only的。」
在那个时候,拉夏贝尔的连衣裙是不少女生心中的白月光,只要随便试穿一件秒变小仙女。
在千禧年代,台湾省偶像剧开始风靡,电视剧里甜美、乖巧、文静的女主角形象,让大众的审美偏好逐渐变得淑女起来。
图源:【泡沫之夏】因此,那个时候流行的淑女元素,包括绣印花、蕾丝、针织、薄纱、白裙子......可以说是都市淑女的最佳代表。
靠着少淑女装定位的拉夏贝尔,也在这种潮流趋势下吃尽了红利,成功收割了一大批年轻女孩的追捧,尤其是学生党。
因为学生党的衣服本来就很难挑,太成熟或者太可爱都不适配,而拉夏贝尔青春时尚的风格,恰好适合学生党驾驭。
「读大学那会,有一次走进拉夏贝尔,一看满眼都是自己喜欢的衣服款式。」
在当年的学生党眼里,拉夏贝尔是性价比的代表,不仅款式设计好,而且价格也不算太贵,平时打折的时候买一件还挺划算。
在不少人的衣橱里,或许至今还保留着一件10年前在拉夏贝尔买的衣服,衣服剪裁和做工出挑,现在穿出去也丝毫不过时。
可这几年里,消费者对它的印象已经从「好看不贵」转变成了「又土又贵」,而且质量还下降了好几个档次。
「想当年好多衣服都是拉夏贝尔的,款式无比全逛起来超级爽,可是现在很多好看的网店已经让我好久没有逛过实体店铺了。」
消费者从线下转线上的这些年,恰好是电商迅猛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拉夏贝尔从高空陨落的时期。
可谓是生动诠释了「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只不过,每个女孩都曾拥有过的拉夏贝尔,走到如今这一步,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
2
ZARA都不行
何况是中国版ZARA?
拉夏贝尔曾经因为上新速度快,而被称为「中国版ZARA」,只不过,更多只是一个头衔,其与真正的快市场时尚品牌可以说相差甚远。
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的时尚还没太发展起来,彼时也没有电商,没有直播,中高档商场里也并没有太多的顶级奢侈品牌。
这个时候实体商场百花齐放,是中国传统零售业的黄金时代,只要有店面,可以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而且在国内创立服装品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个是因为纺织业发达,另外一个是因为劳动力成本低,所以,想要什么款式和面试,工厂都可以制造出来。
因此,那个时候也正是国内服装产业崛起的开端,一批批服装品牌成立。
其中就包括1998年创立的拉夏贝尔。拉夏贝尔本意在法文中译为小教堂,是法国一条风情小街。
由于抢占了当时国内服饰市场品牌的空白期,所以拉夏贝尔赶上了这波红利,在市场站稳了脚跟。
而让拉夏贝尔真正打开知名度的则是2003年病毒肆虐那会,正当所有线下零售品牌都纷纷收缩生产、撤销订单的时候,拉夏贝尔则反其道而行,反而加大马力生产,以保证库存。
没想到,这一把还真给赌对了。
病毒得到了控制后,憋久的人们开始了报复性消费,而当很多大牌库存不足的时候,拉夏贝尔充足的库存则正好满足了大家的消费需求,不仅如此,拉夏贝尔甚至还以1-3折的力度疯狂促销。
靠着优惠促销赚得盆满钵满,拉夏贝尔也因此一战成名。
由于ZARA是以线下店经营见长,作为ZARA的学徒,拉夏贝尔也同样是靠着线下门店实现规模化的。
只不过,1975年成立的zara,截至目前在全球的门店数量也不过只有5722家,而拉夏贝尔在成立16年后,在2014年门店数量就达到了6887家。
那个时候,国内的城市化进程快,消费需求也迅速增长,拉夏贝尔正好承接了消费者的新消费需求。
因此,吃到了这波线下门店流量红利的拉夏贝尔,也一直认为其坚持的直营重资产模式没问题。
2014年,拉夏贝尔成功登录港股,彼时蒙眼狂奔的拉夏贝尔依然是采取疯狂扩张的模式,在线下开了一家又一家的门店,甚至覆盖到了五六线小县城。
到了2017年底,拉夏贝尔就拥有高达9448家门店。这一年,拉夏贝尔也登陆了A股市场,市值一度超过160亿元,年营收89.99亿元,一时间风头无两。
只不过,每每都抓住时代红利的拉夏贝尔,在2018年开始不再灵了。
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曾超过100亿元,但当年出现了第一次亏损。
由于电商的冲击和Z时代的崛起,让消费需求迭代更趋快速和多元,此外,ZARA、H&M 等国外快时尚品牌也对国内的服饰市场进行攻城略地。
拉夏贝尔的直营模式,成为拖累其业绩的负担,此后就一蹶不振了。
2019年,拉夏贝尔的营业收入开始大幅下滑,并出现了21.7亿元的巨额亏损。
就像多米诺骨牌第一张牌倒下的时候,最终结果就是一张张接连倒下。
到了2020年,拉夏贝尔实现收入10.02亿元,归属净利润-3.42亿元,扣非净利润为-3.48亿元,继续亏损。同年7月1日正式「戴帽ST」,2022年宣告退市。
自从上市后,拉夏贝尔的业绩翻脸比翻书还快,不过大股东倒是通过减持赚取了巨额资金,最终还是无辜的投资者扛下了所有。
门店数量也从巅峰时期的9448家,缩减至2023年6月底的200家,关闭了超过9000家门店,并且还在进一步缩减中。
连续下滑的业绩,让拉夏贝尔开始卖地、卖房换收益,并且逐渐剥离亏损资产,只不过,即使如此也不足以让拉夏贝尔扭亏为盈了,遇到了疫情后,拉夏贝尔更是无力挽回,最终走到了破产清算这个境地。
被誉为「中国版ZARA」的拉夏贝尔,可以说最终是把自己给玩死了,只是单纯模仿快时尚品牌的形,没有理解到「快时尚」的精髓, 只是单纯在「加快」开店上。
却没有因地制宜,找到自己的优势,用心创造品牌,专注品牌的精细化运营,由于策略的失误和过度扩张,最终只能迅速走向了下滑。
更何况ZARA也在疫情下遭遇到了重大挫折,关店近千家,甚至还在中国频频传出收缩门店的消息,在中国市场失速。
3
国产服装品牌只能成回忆?
从拉夏贝尔的例子可以看出,企业一味地追求规模,只是在表面上的业绩亮眼,而规模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的核心利润,只有现金流健康,企业才能平稳的发展。
在疫情之下,不少服装品牌没能抗住,纷纷倒下。
在当下,曾经请来周杰伦代言的美特斯邦威也在不断的亏损当中,从2013年开始的7年里,累计亏损近32亿元,为了让企业保持良好状态,创始人周成建也不得不重新掌舵企业。
对于服装企业而言,面临风浪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在于学会「适应」,需要不断调整经营策略,找准市场需求,同时紧跟行业的发展趋势,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管怎么说,虽然这些曾红极一时的国产品牌虽早就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但是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还能被人想起或谈起,也算是不负成就。
也希望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留下真正高品质的服装设计,延续一代又一代。
投资 · 传媒 · 创新
关 于 本 文
作 者 :曾有为
来源 :品牌观察官(ID:pinpaigcguan)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创平台所有。
精 彩 文 章
1.
2.
3.
4.
5.
致力为读者提供精彩、深度、有料的商业财经内容
为企业提供全媒体品牌策划、内容创作、推广传播
Hi,U can also follow us
出品 | 商界传媒内容编辑部
投稿/合作/爆料 联系微信:JEFF_MAIN
你再主动一点点 我们就有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