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旅行

定了!今年都江堰放水大典地址在这里!

2024-03-26旅行

水润天府·万千气象

都江堰放水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川西平原渊源流长的岁时节令习俗、生产商贸习俗和民间习俗,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和民俗价值,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传承。

2024年是都江堰建堰2280周年 ,为感念秦堰之功,礼敬治水先贤,弘扬李冰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2024都江堰放水节」系列活动将于4月4日盛大启幕, 通过「放水大典」「天府非遗展」「千年治水秀」等篇章展现都江堰水润沃野千里、绘就成都平原美丽画卷和灌区群众安居乐业、各行业蓬勃发展的万千气象。

2024都江堰放水节放水大典活动地址在

都江堰水利工程飞沙堰(溢洪道)

目前飞沙堰(溢洪道)的 杩槎挡水围堰工作

正在全面铺开

此处为历代举办放水节原址

届时,放水大典将完整再现

古法围堰、截流、祭祀、放水等实景

讲述李冰率众建堰,千年造福川蜀百姓的历史传奇

都江堰水利工程持续运转了2200多年,至今仍然灌溉着成都平原、养育着天府之国。 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 鱼嘴、飞沙堰、宝瓶口 等部分组成, 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鱼嘴,修建在岷江的弯道处,顺势将岷江分为内外两江

▲飞沙堰,因排沙作用显著而得名,是内江外侧的一道低矮堰坝

▲宝瓶口,如同约束江水的节制闸,约束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

宝瓶口


宝瓶口 这里本来是玉垒山的一段石壁,李冰治水时,花了 8年时间 将石壁凿开,形成了如今千年不变的宽度,因为它的形状像瓶口,故命名为宝瓶口,被分开的玉垒山形状如石堆,后人称之为离堆。

修建宝瓶口的 目的是分流和灌溉 ,约束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如果遇到洪水时期,大量的水被宝瓶口阻拦,水面就会上升,当水面超过旁边的飞沙堰时,就会被飞沙堰后面的排洪渠排往外江, 达到二次排洪

伏龙观


被凿开的小部分山体与玉垒山分离,人们就称其为「离堆」, 伏龙观就雄踞于号称「中流砥柱」的离堆之上。

伏龙观三面临水,殿宇巍峨 是一座结构精巧的古典建筑群

相传为二郎神降服孽龙之处,孽龙就被锁在离堆下面的深潭里,这便是伏龙观的来历,也是 灌阳十景之一「寒潭卧伏龙」的所在地

▲图源:徐宗富

伏龙观原为「范贤馆」,始建于西晋末年,是李雄在夺得蜀郡后,为报答帮助他夺取政权的蜀中贤士范长生而修建的。

北宋初年,为纪念李冰,人们大兴土木、扩建殿宇。因袭李冰父子降龙治水的传说,改名「伏龙观」。

殿宇三重,巍峨矗立,顺山势逐级升高。前殿陈列着1974年修建外江节制闸时从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高2.9米,重4.5吨。石像造于东汉灵帝初年,距今已18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圆雕石像,非常珍贵。

飞沙堰


▲泄洪中的飞沙堰

从鱼嘴进入内江的水流已经不再那么汹涌,但依旧携带大量沙石,这时就需要飞沙堰的作用了。 飞沙堰 是内江外侧的一道低矮堰坝,加上离堆的顶托作用,从鱼嘴进入内江的水流在飞沙堰附近形成漩涡。

图据:川游不息

水中剩余的沙石大量被漩涡甩出飞沙堰,其余的沙石在飞沙堰对面的回水区凤栖窝沉淀,每年有河工掏出清理,这样就有效的 防止了泥沙淤积导致的河流溃堤。

在飞沙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米的 溢洪道 。在水量较大时,溢洪道自动泄洪,使 多余的内江的水排入外江正流使内江不受洪灾。


「砍杩槎—放水」

一声悠长的号子声中

两千多岁的都江堰波涛翻滚

一江春水清流千里

奔向广袤的成都平原

流淌着造福于民的旋律

- END -

【听说 都在看】

赞一下再走呀~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