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談車

降價太低階?比亞迪進軍車險,零跑、奇瑞票價原值回購,價格戰花樣百出!

2024-05-10談車

上汽集團一季度凈利潤27.14億元,同比降低2.48%;廣汽集團凈利潤12.2億元,同比降低20.65%.......。 盡管仍不少車企尚未公布2024年一季度財報,但上汽、廣汽作為國內大型車企,凈利潤下滑,足見價格戰對車企的影響之大。

或許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已經在去年爆發多輪的價格戰,居然會延續到今年一季度,甚至在二季度呈現出愈演愈烈的趨勢。據不完全統計, 截至4月底,已有40家以上車企,超120個車系官宣降價,或優惠調整。

4月14日,崔東樹發文稱, 今年一季度乘用車降級規模已超去年全年六成,相當於2022年降價總規模。

「觀戰=等死」觀念的誘導下, 越來越多車企從最初的「觀戰」,漸漸變成「參戰」,「降價」儼然成為車企們應戰的主要手段。

不得不說,「降價」不僅實用,而且見效快,例如早年間的雙11、618等,都是以低價吸引使用者的成功案例。回看車圈, 比亞迪秦PLUS 榮耀版下探至7.98萬元,首周訂單量便飆升至23590輛;啟源A07 真香版的加入,讓長安啟源月銷量向2萬台邁進……

簡而言之, 價格戰的邏輯,即低價實作或強化規模效應,從而達到最佳化成本的目的。 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新勢力車企,都有機會在價格戰中「獲利」。然而, 價格戰考量的是車企的綜合實力,包括資金儲備、供應鏈成本控制等。

正如上述提及的上汽、廣汽等大型車企,均受價格戰波及,凈利潤有所下滑。其中,零部件對凈利潤的影響極大。有數據顯示, 上汽集團2023年扣非凈利潤100.45億元,而旗下零部件企業華域汽車扣非凈利潤達65億元,可見零部件對整車廠的影響極大。

反觀比亞迪,從今年開年至今,已經發起了兩輪價格戰,旗下產品價格一降再降。「任性」下調價格的背後,是比亞迪在規模效應、零部件自產自足上構建的優勢,例如比亞迪海豹自產零部件占整車零部件約75%。

一味降價的方式雖然簡單粗暴,無需任何技巧, 對初級「玩家」而言,可以快速上手,但面對「群狼」時,被吞噬只是時間問題。

王傳福曾表示: 「未來3~5年,車市整體或不同細分市場會持續開打價格戰。」

這預示著,車圈價格戰將會是一場「持久戰」。「活下去」,對於大多數車企來說,都是一種奢望。為了在價格戰獲得最終勝利,比亞迪、奇瑞、零跑再次玩出「新花樣」。

5月6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釋出批復,同意比亞迪財險在部份省市的交強險條款和費率。長期以來, 新能源車險市場都面臨著「三高」——車險保費高、出險率高、賠付率高,而比亞迪入局有望改變「險企喊虧,車主喊貴」的困局。 重點是,入局新能源車險,或對比亞迪銷量帶來提振作用。

比如說, 伴隨著車市愈發內卷,比亞迪將產品價格與保險進行捆綁,甚至將未來3—5年的車輛保費與新車打包銷售,有機會吸引大批使用者下單。盡管短期內比亞迪難以從車險中獲利,但是車險的加入,意味著比亞迪能夠打的「組合拳」更豐富,能夠獲得更多增量使用者。

參考早前特斯拉的舉措,常以保險補貼的名義達成降價的目的。在比亞迪入局新能源車險的同時,網路上流傳出一則海報。

海報內容顯示, 零跑、奇瑞品牌可享發票價原值回購,使用者或可以一次性拿走發票價格的等額現金。 就海報資訊,有媒體向奇瑞控股進行求證,但被予以否認,而星途官方尚未進行相應回復。

事實上,「保值回購」並非新鮮事,如威馬的「威馬Care+」服務、上汽大眾「ID.Care保值包回購計劃」、特斯拉「保值承諾」等。

不過,在價格戰愈演愈烈、「等等黨」不斷增多的背景下, 回購計劃可提高車主對品牌認可和復購率,並對產品在二手車市場的流通價格起到穩定作用。

除了保值回購、入局新能源車險以外,繼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出「汽車以舊換新」後,包括吉利、比亞迪、一汽-大眾等在內多家車企,陸續推出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嵐圖響應速度最快,宣布推出10億元置換補貼政策,使用者置換購車最高可享50000元現金優惠。

「降價」花樣不斷,預示著車企在這場價格戰中,開始意識到單純依靠價格和行銷手段來吸引消費者的方式,已經逐漸失去效力, 難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與此同時, 結合部份車企的財報來看,不少車企在營收數據上疲態漸顯。

然而,價格戰才卷至半途,甚至是三分之一,除了威馬、高合、三菱等本身便身處窘境的車企被淘汰出局以外,還沒有車企因參與價格戰而倒閉。簡而言之,價格戰最殘酷的戰役尚未降臨,或許要在今年年末或明年上半年才能看到價格戰第一階段的成果。

需要註意的是,在此期間,或有更多的車企在「應戰」方式做出革新,只為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搶奪增量使用者。

視訊號回顧: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