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談車

擺在智己L6面前的活路——升維打擊!

2024-04-16談車

在一款中型車身上,拿出了比旗艦型轎車智己L7還強的產品力,足以證明智己對銷量的渴望和狂熱。

畢竟智己背負的壓力不小。

看一下智己品牌現有車型月銷量就知道了,在剛出爐的3月銷量中,智己L7月銷202輛,智己LS7月168輛,當家銷量主力軍智己LS6,月銷量也只有2630輛。

背負著上汽集團的電氣化轉型,搶占新能源市場份額的重要任務。作為上汽的「一號工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集大成者,智己起到了形象展示作用,銷量也代表著上汽在新能源市場的征戰成果。

而從目前的銷量數據來看,兩個7系列車型銷量已然折戟,而最有爆款潛質的智己LS6,在銷量高漲時期,橫生變故,車機系統的故障和投訴,讓消費者質疑背靠大廠的品控和品質。

上汽從二十年前就在搞新能源,現如今二十年過去了,最有代表性的還是榮威和科萊威等門檻不高的產品。在高端純電陣營,目前還沒有站穩腳跟,不是沒有過嘗試,Marvel X以及飛凡系列,都不算特別出彩,只有智己展現出有爆款的潛質,也被上汽押寶,重點培養和投入。

所以智己背負的不僅僅是一個普通新勢力新能源品牌的命運,而是上汽集團在新能源市場的門面展示和形象擔當,還是上汽在新能源市場的「未來」。

智己已經推出三款車型,都不算真正意義上的爆款,智己LS6只是小範圍內的有點知名度,足以可見形式的嚴峻性,試錯次數是有限的,消費者的接納耐心也不是無盡的,這個背景下,智己L6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智己對於銷量得迫切,我們都能感受到。

智己采用了什麽方法?

小米SU7的現象級成功數據,大概是讓智己意識到了流量的重要性,采用了第一個方法「黑紅也是紅」。和小米得這場道歉風波,來龍去脈相信大家都知道了。三次拉扯,最後道歉,有成果嗎?存在感猛增,訂單破萬。

但核心問題在於,這1萬的訂單,絕對不是因為小米的流量轉化而來,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智己L6的產品力下定。但也得承認,和小米的這場風波,智己的口碑表現,以及是否失去大廠格局我們暫且不提,就從存在感和知名度層面來說,它的確蹭上了這波流量,原本不知智己為何物的人,現在多少也知道了有個品牌和小米「杠」上了,如果這就是智己追求的,那它成功了。但是對銷量的轉化效果,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智己「瘋狂」的同時,也是理智的,至少它的產品力毋庸置疑,的確過硬。

這也是它為了銷量的迫切需求,采用的另一個辦法。打鐵還需自身硬,它實作了全系標配令蜥數位底盤、智慧四輪轉向系統以及超遠距高精度的雷射雷達,還有輝達的Orin-X芯片,以及高通驍龍8295芯片等等配置放眼汽車行業也算是頂尖技術和前沿水準,在它身上都實作了標配。並且還有半固態電池,以及支撐起超1000km續航的容量高達133+kWh的電池組,還有無圖城市NOA以及未來智慧座艙等高階配置,對於駕駛感受和用車體驗的提升效果,顯然易見。看產品力也能說一句,智己的確是用心了。

但是看到價格,又會感到被智己的自信逗笑了。智己L6目前的預售價格是23-33萬,眾所周知,實際上市後價格會有調整,但是最多就便宜一兩萬,那也意味著智己L6的門檻要在21-22萬這個價位區間,超出了不少人的預期。

那麽問題來了,23萬到底貴不貴?

貴,貴了太多。

不可否認,智己L6的確是一款產品力強勁的車型。也要承認,智己L6的潛在受眾群體的確是和小米SU7的使用者高度重合,會有一個比較。但是並不意味著智己L6就是小米SU7的對手,兩款車從等級和本質上還是有區別的,智己L6不能比小米SU7還貴。因為小米SU7等級上是有優勢,C級車的定位,3000mm的差距和2950mm雖然看似不大,實際用車體驗也沒多大區別,但在等級分類上,這就是質的不同。

智己L6就算覺得自己的產品力足以彌補等級上的不足,那拿什麽來彌補品牌影響力和號召力層面的不足?很顯然,對比小米SU7內建的米粉受眾群體和潑天的流量加持,智己相比之下就略顯小眾,很多人不關心也不在意它和上汽的關系,或者說即便是上汽在新能源領域也沒什麽耀眼成就,更何況旗下一個智己?所以品牌力層面要承認,智己就是和小米有差距,23萬的小米有的是人買,但是21萬的智己可不一定。這一點看智己LS6就不難看出了。

不過智己還有機會,目前小米汽車的潛在使用者群體和流量,還有屬於智己來吞並的時間,SU7從上市到現在已經累計了大量訂單,考慮到現如今小米的交付能力,怎麽也要排產倒兩三個月以後了,這期間說不定就會有潛在訂單使用者轉投其它競品,比如智己L6。

所以,智己還有調整價格的空間和時間,起售價可以設定在21-22萬,很大機率21.5萬,然後以限時購車優惠以及補貼和增值權益等形式,給到車主1.5萬+的讓利,保持車輛的實際起售價格在20萬上下,那麽它將會是小米SU7最大的競爭對手。

這就是升維打擊,也是智己L6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