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海外

什麽是好的教育?九位諾獎得主的成長經驗與教育思考......

2024-03-29海外

每年諾獎各領域得主的揭曉,潛心耕耘的世界級大牛們也出現在世人面前。 得獎的那一刻的風光,背後是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在各自專業上的精進投入。

無獨有偶, 眾多諾獎得主在教育領域都多有思考和實踐。 讓我們跟著諾獎得主們的經驗,提升教育實踐智慧。

01

思維習慣:

保持好奇心,深入源頭去探索

K.貝瑞·夏普萊斯(2022年、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來源:【為什麽傳統教育體系下很難誕生諾獎獲得者?】

2022年,K.貝瑞·夏普萊斯(K. Barry Sharpless)和另外兩位化學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早在2001年,他已經將諾貝爾化學獎囊括其中。

獲獎後,夏普萊斯教授接受了媒體的采訪,他在采訪中表達了兩個觀點: 第一個是一切原動力都來自於對自然的探索的好奇心;第二個是要勇於對「權威觀點」提出質疑,透過學習其本質和規律去驗證它。

夏普萊斯此前的采訪中表示,他非常喜歡海洋,從5歲持續到上大學,他都非常喜歡走到大海,捕魚、觀察海洋生物:

七歲的時候,我有一條小劃槳船,還有一個發動機,就可以出海。我父母不太喜歡,但我從自然中學習。我很好奇是這些生物的都叫做什麽,這也是一個自然科學家萌生好奇的起點。和很多中國孩子一樣,我會出去翻開石頭,觀察裏面的蠑螈、螃蟹之類的生物。我對自然的好奇,其實是對生命起源的好奇。

現在這種情況在美國,親近自然的人正在快速減少。尤其疫情期間,雖然孩子們有很多時間,卻沒有太多機會去探索。 很建議孩子們,多去到戶外尋找小生命,多探索。

我讀研究所期間,上過一位先生教的課,他非常了解如何指導我們去了解生命的起源。他曾經說,無論如何必須先有起點和方向,從原子生命開始,一切必須以此為基礎。

保持探索心, 從事與興趣愛好相關的職業,更容易獲得成功,所以要找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這是成功唯一的方式,不是那種不切實際,急於求成,而是日積月累的方式。

02

主動提問,

把有趣帶進學習裏

卡爾·威曼(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來源:少年商學院【諾獎科學家給孩子做了個理科啟蒙網站,全球上億青少年的學習】

由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史丹佛大學教授卡爾·威曼創辦的PhEt免費網站(有中文版),6-18歲中小學生均可觀看與互動。

卡爾·威曼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現在擔任史丹佛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去年還拿了被媒體譽為「教育界的諾貝爾獎」——2017年的WISE教育計畫獎,得獎理由正是創辦了PhEt網站。

為什麽要創辦這個網站呢?這就要提到威曼教授對理科學習的見解了。當他還是一名大學助教的時候, 就發現很多孩子花了十七年的時間學習,來到實驗室,根本不敢也不能做實際的計畫,甚至無法真正理解什麽是物理學……

威曼認為,這完全是學習方式出了問題。打個比方,學烹飪的徒弟們拜師學藝,如果廚師僅僅是大講特講理論知識,卻不讓學徒去多煮幾次,到最後,學徒只能成為「理論的巨人」,什麽菜都做不好。

學習也是這樣的—— 孩子們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普遍缺乏和實際生活的聯系 ,那麽盡管學得再好,在考試時、在生活中,都很難做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因為他們學的都是「死」的知識,是書本上由別人歸納出來的,無法將知識融會貫通,變成思維方式。盡管真的能解決問題,也只能按部就班,很少會有創新。

這種僵化的思維方式,是學理科最忌諱的。因此,威曼教授認為,要學好理科,就必須做到這三點:

1. 不能死記硬背,要把知識變活,掌握背後的思維方式;

2. 學習的過程要足夠有趣,參雜很多生活情景,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3. 遇到問題時,要主動提問,並且及時解決。

遵循這三大原則,他下決心創辦了 PhET 這個新型課堂,讓孩子從探索中找到知識的樂趣,真正激發內在驅動力。

03

以想象力驅動,

去發現生命的意義

穆罕默德·尤努斯(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來源: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諾獎得主:教育是改變人生,改變世界】

「許多學校因為培養了大批順利進入職場的年輕人感到自豪,但這並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準備好工作的年輕人,而是培養準備好人生的年輕人。」

2020年12月12日,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將第七屆年會在北京舉行,會上, 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孟加拉國經濟學家、格萊瑉銀行創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 在專題演講上如是說。以下是演講節選:

教育,就是對人生的準備。 但是,我們並不是這樣認為的。我們以短期的視角讓教育滿足暫時的需要,這就是現在的教育,教育成為了一種學習歷史事件、數位公式、方法論等等的過程。

學習這些很重要,我並不低估其重要性。但是,要考慮我們學習的目的是什麽? 為什麽我們要記住這些日期和公式。就像做一道菜,我們有許多很熟悉的配料、各式各樣的香料、種類繁多的食物,但我們沒有把它們烹調成能滋養我們食物的能力。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準備好工作的年輕人,而應是培養準備好人生的年輕人,要對自己人生做好準備。 當你面對的是整個世界的時候,你可以決定你想成為怎樣的人。

就像在你跳入大海前,要知道大海是怎麽樣的,要選擇怎樣的方向,才能最終到達你想抵達的彼岸。 這,才應該是教育的目的。而不是僅僅得到一份工作,消耗你的人生,謀求晉升空間,爭取某個職位,等著領退休金。

工作不是人生。工作只是人生的很小的一部份,只是為了維持生存而已。人生是更大的事情。但是,人類被截斷在做更大的事情之外。工作是很微小的東西。人生本來有許多的可能性,如果你認為工作就是人生,那就意味著你卻把自己塞入一個狹小的空間裏,讓你自己適應這個狹小的空間。這太令人遺憾了。

人類生來具有巨大的、無限的創造力,並且年輕人就有這樣的創造力。教育應該增強這種創造力,讓年輕人知道可以在哪裏發揮創造力來改變世界。

然而,這並不是年輕人們正在做的。他們只是想要找份工作,因為這是教育教給他們的:只要努力學習考高分,就可以找到好工作。年輕人具有無限的創造能力,他們要做的是意識到自己具有這種能力。如今,我們甚至不被告知年輕人具有這種能力。

年輕人有巨大的能量,就像阿拉丁神燈的精靈一樣。這一代的年輕人有機會以一種他們的方式創造世界,他們的想象力會引導他們。這與工作無關,與創造相關。

透過書本告訴你應該做什麽,這不是教育。教育是發現我是誰,發現生命的意義,我可以在我的生命中做什麽,我希望創造一個怎樣的世界。如果我們相互認同想要創造的世界的面貌,就能成為一股力量,並且實作它。想象力是一種力量,如果我們想象,就會發生;如果我們不想象,就不會發生。想象不會消耗你任何的東西。

但是,我們從不在課堂上討論想象力。 我們不被允許討論,更不會被要求去想象。我們只看到課本,不需要想象,只需要學習書本上的內容就行。

我不介意去讀書, 但我希望去想象,而書本不能替我去想象。我不需要跟隨其他人的步伐,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教育允許我成為獨一無二的人,這是一種教育的本質。

04

把概念轉換成具體現實

費曼(1965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來源:少年商學院【諾獎得主費曼談教育:父親是如何從小啟發我的科學思維的?】

理察·費曼在世時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科學家之一,他在1981年接受BBC的專訪時,分享了父親對他的影響。費曼的父親是個商人,但對科學很有興趣,也是費曼的科學啟蒙老師。他的父親是如何培養費曼的科學素養,使其成為偉大的物理學家的?費曼是這樣描述的,凡讀到的東西都把它轉換成某種現實 。

費曼家有一套【大英百科全書】,父親常讓費曼坐在他的膝上,給他念裏邊的章節。有一次念到恐龍,書裏說,「恐龍的身高有 25 英尺, 頭有 6 英尺寬。」 父親停頓了念書, 對費曼說,「唔,讓我們想一下這是什麽意思。這也就是說,要是恐龍站在門前的院子裏,那麽它的身高足以使它的腦袋湊著咱們這兩層樓的窗戶,可它的腦袋卻伸不進窗戶,因為它比窗戶還寬呢!」

就是這樣,所教的概念變成可觸可摸,變成有實際意義的東西。

對於鳥的認識,費曼的父親這樣教:

「看見那鳥兒了麽?」他說,「那是只斯氏鳴禽。」他接著說,「在義大利,人們把它叫做‘查圖拉波替達’,葡萄牙人叫它‘彭達皮達’,中國人叫它‘春蘭鵜’,日本人叫它‘卡塔諾·特克達’。你可以知道所有的語言是怎麽叫這種鳥的,可是終了還是一點也不懂得它。你僅僅是知道了世界不同地區的人怎麽稱呼這只鳥罷了。我們還是來仔細瞧瞧它在做什麽吧——那才是真正重要的。」

於是,費曼很早就學會了 「知道一個東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個東西」的區別。

費曼父親培養了費曼留意觀察的習慣。一天, 費曼在玩馬車玩具。在馬車的車鬥裏有一個小球。當拉動馬車的時候,費曼註意到了小球的運動方式。於是他找到父親說:「嘿,爸,我觀察到了一個現象。當我拉動馬車的時候,小球往後走;當馬車在走,而我把它停住的時候,小球往前滾。這是為什麽呢?」

「這,誰都不知道。」費曼父親說道。

「一個普遍的公理是運動的物體總是趨於保持運動,靜止的東西總是趨於保持靜止,除非你去推它。這種趨勢就是慣性。但是,還沒有人知道為什麽是這樣。」

你瞧,這是很深入的理解,他並不只是給了費曼一個名詞。

費曼父親接著說,「如果從邊上看,小車的後板擦著小球,摩擦開始的時候,小球相對於地面來說其實還是往前挪了一點,而不是向後走。」

於是費曼跑回去把球又放在車上,從邊上觀察。果然,父親沒錯——車往前拉的時候,球相對於地面確實是向前挪了一點。

費曼的父親就是這樣教育他的。他用許多這樣的例項來討論,沒有任何壓力, 只是興趣盎然的討論。

這些例項在一生中一直激勵著費曼,使他對所有的科學領域著迷,只是碰巧,費曼在物理學中建樹多一些罷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費曼就像是上癮了——就像一個人在孩童時嘗到什麽甜頭,就一直念念不忘,一直在找前面講的那種奇妙的感受。盡管不是每次都能找到,卻也時不時地能做到。

費曼指出,科學教育,並不是丟擲一堆知識論點,告訴你「你就照這個規律做下去。」而是讓你理解「為什麽會出現這個規律。」

費曼提到了科學的套用,科學對於改進人類生活的貢獻。他想說的很明白: 科學教育,首先的目的應該是讓學生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擁有更加開闊的思維模式,擁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某種形式主義。

05

情緒能力:

大笑與幽默帶來超強生命力

John Goodenough (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來源:積極教養派【97歲諾貝爾獎得主建議我們這樣教育孩子……】

當Goodenough教授獲諾貝爾獎的訊息傳來,所有教授的學子們都炸開了鍋普天同慶!而此時的教授,正在倫敦領取另一個學術獎項。我們無法想象一個97歲的老人,仍然能常常往返世界各地進行學術交流。但教授就是這樣一個奇人,今天他可能還在跟我們一起吃午飯,逗孩子們說他的耳朵會動,弄得孩子們都爬到他的懷裏扯著他的耳朵看個究竟,第二天他可能就飛到了地球的另一邊進行學術討論。

第一次感受到身心合一的大笑的魔力,是我們剛來到美國的第二天。我們拖著被時差折騰得異常疲憊的身體,去德州大學見我先生的博士後導師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鋰離子電池之父」John Goodenough先生。

從電梯裏出來,我們轉彎走進了一條走廊,走廊裏是一個個教師辦公室。神奇的是,當我們在寂靜無聲的走廊裏行走,瀏覽每個辦公室門口貼著的教師的名字,心中充滿著對未知的期待與焦慮時,忽然傳來一陣非常響亮的大笑聲,打破了整個走廊的寂靜!

「哈——哈——哈——哈——哈——」這是一個男性的笑聲,聽得出來是用盡了全身所有力氣在大笑,每一句「哈」的後面都有稍微的停頓,然後又延綿很久,在走廊裏不斷回響,以至於整層樓都能聽到這異常豪邁的笑聲。

不管遇到什麽挫折,大笑而過。這或許就是教授的處事哲學,幫助他成就了夢想,並成為他長壽健康與保持活力成就科學偉業的秘訣。

教授96歲時曾摔了一跤,把腰上的一根骨頭摔斷了,不過手術後兩周教授就重新回到了辦公室上班。

我能想象教授在辦公室裏,必定會對著前來探訪他的人哈哈大笑說:「哈——哈——哈——哈——你們來了!太好了!」 這種驚人的強大內心,讓教授有足夠的能量對抗挫折、失落、逆境、疾病、衰老,讓他用無限的生命力成就著一番又一番的成就。

教授教給先生最重要的一課,就是在第一次見面時就對我先生說:「當你到達我這年齡時,你才會發現,你的妻子是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人。記得常常傾聽你的妻子!」

來美國後第二年我們生下兒子,先生因為惦記著他的實驗,在孩子出生後兩天就跑回實驗室工作,被教授發現了,把他趕了回來。

教授說人生沒有任何事會比家庭更重要,笑著命令我先生必須至少休假兩周回家陪伴妻子和孩子,並大笑著威脅說,如果還發現他在這兩周內偷跑回實驗室,就將開除他。

他曾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我想解決汽車的問題。我想讓汽車尾氣從全世界的高速公路上消失。我希望我死之前能看到這一天。我今年96歲,還有時間。」說完後,教授開始了他招牌式的極具感染力的哈哈大笑。

正是這種大笑,這種對工作用心用力的愛,這種對人類未來發展的憧憬,使這位偉大的學者成為了電池世界裏的傳奇。

06

失敗了,

就從頭開始!

雷格·塞門紮(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來源:中國教育報【諾獎得主的「育兒經」】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紮、威廉·凱林,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在接受央視新聞專訪時候,同時表達了面對失敗的態度。

談起科研路上的痛苦時刻,格雷格·塞門紮回憶起讀博時的一段經歷。當時參與的科研計畫接連兩次失敗,他非常沮喪,只好去求助心理醫生,「醫生說我抑郁是有道理的,就感覺沒那麽糟糕了。」聽了醫生的話後,他去實驗室繼續奮戰,第三次,計畫終於成功了。

失敗不是悲劇,是要克服的挑戰。 要接受事情不會一帆風順,」塞門紮強調,「失敗了,就從頭開始!」

威廉·凱林認為,做科研要對結果有開放的心態。很多有創造性的發明,非常可能獲得諾獎,但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沒有看到預期的結果,就放棄了,「實驗結果就是結果,不能特別強調期望的特定結果,要讓數據自己說話。」

在科恩伯格看來,科學並不總是好玩的,但能給人帶來一生的滿足感。「我導師曾說,科學當中重要的事情是每天的失敗。但失敗後,我不會灰心,相信總有一天會有很重要的發現。」

為提高孩子的競爭力,中國很多父母會讓他們從小學就開始學數學、英文,孩子的假期也被興趣班安排得滿滿當當。對此,科學家們都強調,家長的初衷是好的,但需要給孩子充足的空間去培養創造性和好奇心。「孩子在競爭的環境中,一定程度上沒太多選擇。核心問題在於怎樣去平衡。」塞門紮說,「要給他們主動探尋問題、大膽試錯的機會,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答案是什麽。」

凱林建議家長不要太強調分數,他直言自己就不是學霸,是大器晚成: 「我就被哈佛拒收了,如果不能很早達到高峰,那就一步步努力提升自己。」塞門紮也認為,不管在哪裏上學,總會有很多機會,關鍵在於能否為你所用。

07

價值選擇:

"把中學生送到美國去受教是很危險的"

楊振寧(1957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來源:整理自楊振寧接受人民日報采訪的直播視訊

中國的家長們,彌漫著一個錯誤的觀點,就是覺得美國中小學好,其實美國的中小學絕對沒有比中國好。有很多家庭,傾家蕩產也要把孩子送到美國去。這是因為他們不懂,美國的基礎教育沒有中國的好。

我認為,把中學生送到美國去受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美國整個社會,是個放縱的社會。它的好處是容許一個人個人化發展,可走得太極端了。中國的孩子太年輕可能受同學的影響,可能墮落,這種墮落就是掉下去回不來的那種。

在美國,非常聰明的孩子會占便宜。因為他不需要規規矩矩念書,自己就可以吸收進去,所以可以海闊天空發展。尤其是最聰明的人,在美國比較容易發展。

若成績一般的孩子,最好讓他們進入中國好的中學、好的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後,還繼續想要深造,再到美國讀研究生,這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也是容易成功的捷徑。我自己就是這樣。我自己的本科教育,後來還有兩年的碩士都在西南聯大,這給我打了非常紮實的基礎。所以,我到美國去,能夠立刻利用這個基礎,抓住當時最重要的問題,才能夠在很年輕時,做出有用處的工作。

中國教育有沒有缺點呢?當然是有,不可能百分百好。對於多半的學生來說,尤其90分以下的學生來說,中國教育體制還是好的。它可以使得這些孩子成才,將來做一個有用的人。

從社會觀點講,中國教育政策教育出來千千萬萬規規矩矩的努力學生,雖然不是那麽張揚,倒正是這些學生,構成了中國現在這麽成功的基礎。沒有中國教育制度,中國改革開放這30年是不可能像今天這樣。

08

行為方式:

鼓勵孩子大膽試錯

麥可·萊維特(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來源:澎湃新聞【諾獎得主萊維特:教育是惠及人生的,要鼓勵孩子大膽試錯】

「教育要鼓勵孩子們大膽嘗試、大膽犯錯,真正的科學往往在犯錯中找尋到真理之光。」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麥可·萊維特在寧波演講時表示,一定要意識到「嘗試」、「犯錯」的重要性,因為在犯錯的過程中可以取得進展,錯誤才能讓我們真正理解可進步之處。

這位73歲的生物物理學家說,世界在快速發展,資訊洪流席卷每個個體,我們從不同來源接受資訊,需要有質疑和辨別的能力——這就是學習的關鍵,教學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是讓學生擁有分辨真偽的能力。關鍵不是獲得真理,而是有發掘、了解真理的能力。

「因此,嘗試是非常必要的。每個人都想透過教育擁有完美人生,但完美人生不是標準化的,可以在不同方面實作更好的自己,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學者。應該讓學生嘗試不同學科,找到最適合和感興趣的,終身投入學習。教育應該是惠及人生的。」

09

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

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

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果

莫言(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來源 :【莫言:好的家庭教育濃縮為6句話】

●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

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果。

每一個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學習相關的知識,關於怎樣做父母的意識和知識準備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

我接觸過數百位優秀的父母,他們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費盡心思!

有些人可能會說,有那麽多的父母大字不識一個,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嗎?其實,文盲並非不會教育,這些父母同樣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好習慣都是養出來的

很多父母將孩子不好的習慣怪罪到學校身上,怪罪到老師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獨沒有怪罪到自己身上。

孩子身上的多數習慣——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是我們父母有意或無意培養出來的。

父母每時每刻都在教,只是自己沒有意識到在教,這就是「潛教育」,是比「顯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質教育。

當務之急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沒有父母的改變就沒有孩子的改變。

●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

關於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全社會都要有正確的認識。應試教育是學校和家長都回避不了的問題,需要學校和家長共同來適應。

好成績當然是學校老師帶出來的,但在應試教育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這些好成績正越來越多地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

優秀的父母在這方面大都做得很好,他們良好的溝通來源於自覺地遵循了以下這三條原則:

第一個步驟是 傾聽 ,就是讓孩子把話說出來,並且聽懂孩子話裏的真實意思。

第二個步驟是 理解 ,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

第三個步驟是 建議 ,有道理的孩子並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確的行動,因此父母應該給予建議。

在這三個步驟中,傾聽是父母們做的最差的。

●好成就都是潛移默化的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誌,比意誌重要的是胸懷,比胸懷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品德。

讓孩子養成大胸懷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讓孩子多讀名著,多讀偉人的傳記,讓孩子從小學會用偉人的眼光來看社會和自己。

意誌、胸懷、品德等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透過父母的說教——這種「顯教育」就能產生效果的,而是透過父母的行為——即「潛教育」化進孩子的血肉裏。

來源:文中所註參考文獻、學為貴北美留學

編輯: 李嘉祺

劉潔

終審:姜乃強

入駐光明網、網易、騰訊、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各大平台

聯系我們

後台私信聯系留學君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聯系電話:010-67071542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