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海外

紐約時報作者臥底美國精英大學一年後,揭開藤校招生的這些「黑箱操作」…

2024-04-01海外

來源|爸爸真棒

ID|babazhenbang

作者|靜思

隨著昨天史丹佛放榜,向中國學生發出50枚offer, class of 2028美本放榜季正式收官!

我們 一共統計到1009枚藤校 & Top10大U & Top10文理學院的錄取 ,其中國內藤校&Top10為395枚,比去年下降了5%!包括杜克比去年少了10枚offer、布朗少了8枚、康奈爾少了12枚、JHU更是少了15枚……

難怪有人感慨,藤校和大U是不是「正在拋棄中國學生」?到底美國頂尖大學如何篩選學生?

美本錄取的過程向來有點謎之味道:

你知道,你辛辛苦苦送出的申請材料,可能還沒等招生官仔細審閱,就會被無情地放到拒絕或waiting list這兩組裏嗎?

你知道,稽核你材料的可能並非全是全職的招生委員會成員,學校還會僱用不少兼職人員去給你的材料打分,這些「兼職人員」的身份你清楚嗎?

你知道為什麽即使你成績是全A、或者有豐富的課外活動,有可能還是會被秒拒麽?

現在卻有個人把大學招生錄取的那些「黑料」揭露出來了。

Who Gets In and Why在美國亞馬遜Education Administration版塊上位列第一:

作者Jeffrey Selingo是一位知名的教育作家和專欄作家,從事高等教育和職業發展課題超過20年。

為了揭秘美國精英大學的錄取過程,他用了一年的時間到 埃默裏大學 (Emory University)、 華盛頓大學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以及 戴維森學院 (Davidson College)三家精英高校的招生辦公室一探究竟。

最終,完成了Who Gets In and Why這本著作。

書裏詳細寫了申請者是如何被篩選或者pass掉的,招生委員會在成績、文書、先修課等幾方面打分的比重、他們最看重的錄取要求是什麽、家庭經濟條件與錄取的掛鉤相關性、以及名校招生中的「暗箱操作」等內容。

大學申請材料送出完畢後,就像扔了個石頭進了湖裏,開始了一系列波瀾壯闊的活動。

每所大學都有著自己的審閱流程,但總體來說流程類似:

學校首先將收到的申請材料 按地理區域劃分,分給不同的審閱小組 。這些小組通常以兩個人或幾個人組成,審閱同一地區送來的申請材料。

因為申請季中,一所高校全職的招生人員只有不到20人,而一所精英大學收到的申請材料超過好幾萬份、甚至更多,因此大部份的「初級」審閱工作由兼職的審閱者來完成。

兼職的審閱者多為在讀的研究生或本科生 ,他們經過一系列培訓後會參與到審閱申請的工作中。通常,審閱每份申請材料平均花費8-10分鐘,而一份申請材料學校通常會關註以下方面:

1. 申請者高中時的成績、標準化考試的成績、申請者所在高中提供的預科課程的品質。 如果申請者在這些方面表現出色,他們被錄取的機會就大大增加。

2. 錄取人員會再關註個人陳述或申請文書中展現出的品格、寫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3. 老師在推薦信中對申請者的評價、申請者的父母是否是該校的校友、以及申請者是否是少數族裔等因素。

美國這種不只看成績、而是全方位考察的錄取方式(holistic admission),確實可以讓一些在其他方面與眾不同的學生(比如熱心公益、有創業經歷、豐富的課外活動)顯現出來,增加自己被錄取的機會;但 作者坦言,這也導致錄取過程的不完全透明和黑箱——因為它沒有一個統一的、精確標準

在第一輪基礎稽核中,按照一些硬性標準(比如績點、考試成績等)審閱者很容易篩選出來更符合要求的申請者,其他未被選中的人、或者審閱者之間無法達成共識的申請者將會被放在進一步審閱的池子裏。

進入下一關的學生,審閱者會從兩個方面給申請人打分(通常是5分制):

一個是 學業能力 (academic performance)

一個是 個人因素 (personal factors)

學生A:

比如,學生A高中成績和標準化考試成績都很好,可他沒有參加太多課外課程或者社群活動,那麽這個學生可能就在學習能力上得5分,個人因素上得3分。

學生B:

學生B在高中成績上平平,只能得3分,但在個人文書和推薦信裏展現出了一個家境平凡甚至貧困、但他克服了種種困難、完成了某些難事情、展現出樂觀積極善良性格的申請者,那麽他在個人因素上可以得5分,綜合得分下來並不比一個學霸弱。

完成這一環節後,招生官會根據綜合得分來讓得分高得申請者進入到最後一個環節shaping—— 錄取委員會的人會在已有人選中、或者有爭議的候選者種來塑造他們想要招收的這屆學生的樣貌、敲定最終錄取名單

作者提到一個案例--

有名優秀的申請者,但三位招生官討論了12分鐘後覺得他並不是該校想找的學生,可以歸入拒絕組;可這名學生有些經歷確實挺突出,所以招生官決定幾天後重審他的申請材料。經過一輪又一輪的審查和討論,這名學生最終被放入錄取名單。

申請美國名校一直帶有一些玄學的味道, 這種「玄學」的多發生在shaping環節

作者坦言, 進入shaping環節的申請者,成績、獎項已經不是決定性因素,起決定因素的是學生的家庭背景、種族、性別、選擇的專業等軟性因素

比如,在一個想讓自己學生組成更多元化、女生又多的學校裏,同等條件下,少數族裔的男性肯定更容易被錄取。

哪些因素會讓一名申請者被精英大學拒絕呢?

首先,最直接的因素是一所大學申請者的激增。

作者提到某所高校的統計模型,預測出當年發放offer的數量會過多,需要刪減一部份學生才行。於是,招生組從錄取名單中剔除了1000多名學生,把他們扔進了waitlist或者直接拒絕。

其次,學術成績不夠優秀的申請者。

如果申請者的高中成績單上有不少B,被精英學校拒絕是很自然的事情。

還有,就是「無聊的優秀者」也容易被拒絕。

所謂「無聊的優秀者」就是一名申請者成績好、活動多、先修課也足夠,但這些課程、參加的活動與大學選擇的專業都不相關。

這種申請者在招生官看來就是沒有清晰目標、能力也不好判斷、只是為了申請和考試而優秀的人,他們在當下越來越容易被拒。

最後,是錄取成本。

一所高校的錄取成本是指學校為了招收一名新生所需要投入的資源和費用。如宣傳和招生活動的費用、招生辦公室的營運成本、招生人員的薪資和福利、學生獎學金和助學金的支出等。

我錄取你你會不會來?給你提供多少的助學金你願意來?超出需求的助學金學校要不要負擔?一名申請者值不值得學校為你出這筆錢?這些都是學校要考慮的錄取成本。

書中提到兩名優秀的申請者因為經濟原因被拒:一個男生他在600多人的高中班級中排名第五,GPA 3.96,SAT 1450,他希望學校在大一時給他 66810美元的助學金;另一個是女生,她的成績單上有九門AP課程,SAT成績為1430,她提出的助學金申請是57000美元。

但這所學校負擔不起如此高額的助學金,最後也只能「忍痛割愛」他們。

不過也有例外, 有時候你申請高額獎學金反而可能會比申請部份獎學金更容易被錄取。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財大氣粗」、采用的是need-blind(不考慮經濟能力)的學校。

提供部份獎學金很可能會讓申請人最終選擇別家,所以這些學校反而會用提供大額獎學金的方式來吸引適合的學生加入。這就完全考察申請者對學校和自己匹配度是否做過詳細調研了。

讀完這本書,我的感受是美國的高等教育與其說是教育、更像是生意多一些。

首先,從宏觀層面上來說,精英學校就是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

從學生註冊完SAT等考試後生意就開始了。學生和家長會接收刀大量學校的宣傳冊、電子信件,這些廣告通常來自精英學校。

因為只有精英高校有經費和手段會利用高度復雜的行銷組織(比如大學排名、定向廣告、宣傳冊、社交媒體參與等)來甄選出願意支付全額學費的學生(多數情況下只有這些人願意來參觀)。

有一種說法是: 頂尖學校將校園參觀(open house)稱為「百萬美元之旅」——一次參觀4名學生可能帶來100萬美元的潛在學費。

那些「含金量」不夠、或者帶著撞大運的「盲目」申請者只起到了「哄擡物價」的作用,在一個只能花10來分鐘去閱讀一份申請材料的體系裏,這些人只是增加了申請者的數量,以顯示學校多麽搶手。

另外,在申請這本「生意經」裏,自然也避免不了一些「暗箱操作」。

所謂的「暗箱操作」其實就是特殊分類。比如,在學術成績和活動不相上下的情況下,被招募的運動員、少數族裔、捐贈者的孩子、legacy學生、本校職工子女、校長推薦的學生、來自美國某個缺乏代表性的地理區域的學生、具有向學校輸送「優質」學生的良好記錄的高中都可以成為錄取中可操作的空間。

對於那些不符合「特殊分類」的申請者來說,被錄取沒有捷徑,只能靠好的學術成績和考試分數、以及優秀的課外活動去拼一把,剩下的就交給運氣大神。

去年,媒體們廣泛報道過 Stanley Zhong的申請故事

他畢業於矽谷著名公立高中,成績拔尖,SAT和GPA接近滿分,多次獲得Google、MIT等國際頂級編程賽事大獎,還創辦了自己的小公司,還受邀電視台在節目中講述自己的創業經歷。

外人看來他是華裔爬藤的樣版。但結果是他連續被史丹佛、MIT、卡內基梅隆等16所大學的電腦專業拒絕,連華人紮堆的加州大學UC系也沒有一所拋來橄欖枝。

有人將他的申請失敗歸結為名校錄取種存在的種族歧視,也有人認為這是「標準人」的失敗。為了讀名校把自己修剪成「標準人」,去適應系統,導致面目模糊、個性不突出,從而不受名校青睞。

各中緣由很難評,但Stanley Zhong絕對是運氣不佳的申請者, 因為精英學校的潛規則是:首先要滿足學校的需求、其次才是學生的需求。

否則你很難評價,在學術成績和課外活動同樣優秀的條件下,為什麽Ashley Adirika(第一代美籍奈及利亞非裔、單親媽媽養大的五個子女之一)、Anna Rezk(埃及移民、13歲爸爸癌癥去世)這樣背景的孩子能收獲8所藤校的offer、附帶巨額獎學金。

無論你多優秀,只要不是學校需要的臉譜,那就只能拒絕。

美國高等教育的錄取機制已經演變了好幾輪,尤其是精英大學,作者透過這本書讓我們看到整個錄取系統是不公平、不透明、可操縱的。

對於「非特殊人才」來說,如果一定要挑出一條招生委員會最看重的東西,作者給出的答案是:申請者是否具備一種思維——總體來說就是 有沒有能力專註地、有毅力地把一件事做好、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有沒有熱情、以及有沒有領導才能。

所以,作者建議大家不要只看學校排名去擇校,而是更理性的去考慮自己求學的價效比。

師資、課程設定、學生組成、畢業走向、專業前景、求職幫助、校友凝聚力等都是擇校時要考慮的因素,而不僅僅是ranking(排名) 和reputation(聲譽)。

作者在書中舉例:

維吉尼亞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和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 (Virginia Tech)這兩個學校的學生的畢業率和畢業生十年後的平均薪資是旗鼓相當的,可申請難度完全不同,前者的錄取率只有27%而後者有70%。

還有,紐約州的 科爾蓋特大學 (Colgate University)和 倫斯勒理工學院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兩所學校在客觀數據上旗鼓相當,但在助學金提供的慷慨度上,前者是後者的好幾倍。

作為申請者,我們應該轉變立場,用甲方思維去考慮自己的選擇,而不是一味被眾多因素「幹擾」的排名蠱惑,讓自己成為名校的炮灰。

【爸爸真棒】:「爸爸真棒」是一個K12原創教育平台,致力於理性、深度、有啟發的融合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