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四個世界大學排行榜,軟科的太側重學術,而且走不出亞洲,權威度不夠。QS排名又比較跳脫,商業氛圍比較厚重,容易版本青睞,而且側重雇主內容這種。
泰晤士THE這個榜單其實是四個榜單裏面最客觀也最全面的一個。不過也是側重大英國協為主,再有就是參考的指標有點過於多了,難免有側重點不夠清晰的問題,這也導致這個榜單的影響力不如QS和U.S.News。
而今天要聊的U.S.News這個榜單了,其實榜單做了沒多少年,2014年一直專註於做美國大學排名,在2014年才首次推出的全球大學排名,內容來說更偏北美學生去參考的一個榜單。外加美區的留子量大學生品質好,於是這個榜單在市場的反響也是比較優質的。
四個世界大學排行榜,其實是不同的側重,不同的參考指標,不同的影響力。其實每個榜單可以根據你所占據的優勢去一起參考。而沒必要只看qs或usnews這種,這幾年qs被噴的很慘其實也挺憋屈的,畢竟qs這個榜單給大英國協的學生帶來了最實際的利益。
按學術影響力來說,這四個榜單其實軟科ARWU相對最學術,其次是泰晤士THE,然後再是U.S.News,最後才是QS,的確qs這個榜單最不學術,而且為了進一步完善榜單,qs搞出了更多削落學術影響力的指標。
但如果你看就業指導性的話,QS其實就是你最應該參考的指標,畢竟人家的很多指標就涉及雇主啊這些,而且的年限足夠長,市場話語權和影響力就足夠大。其次才是THE和新晉的U.S.News,反而軟科的權重相對低些。尤其是未來準備全球就業的留學生來說,更適合參考一些就業內容的榜單。
再有就是市場話語權和影響力的角度來排序的話,四個榜單也是qs最強,國內的話其次是ARWU然後是U.S.News,最後才是THE。
這幾個榜單,你可以根據你不同的需求,比如回國落戶,回國考公考編,就業,或者繼續往下讀,讀到博士這種再去選擇自己要參考的榜單。
這四個榜單,不管怎麽更新,每年都有感到小確幸的,也有迎頭痛罵的。尤其是QS和U.S.News這種。軟科這種因為過於學術反而罵不動,THE這種因為指標太多歧義也很大。就即使有四個榜單,往不同方向主攻和側重,一樣做不到所有學生和家長以及從業人員滿意。每年都是輪流開噴的。
畢竟榜單這個事,涉及到利益,涉及到蛋糕的瓜分。瓜分到了躲在角落默不作聲,沒瓜分到的再那邊破口大罵,不參與榜單的更是統統都有問題。你不可能符合所有人利益,畢竟你不是英鎊,人人稀罕。
話說U.S.News這個榜單,去年斷更一年,取消了2024全球大學排名,取消榜單的同時,還官宣如果要查閱全球院校排名,可以去看QS以及THE,反正人家不著急的,甚至還要把流量讓給同行,沒有U.S.News這個對手,QS在國內的流量和話語權就更重了。
取消的原因也是眾說紛紜,有的說是因為排名數據造假,還有的說是學校退榜風波鬧的,反正2024這年,U.S.News這個榜單缺席了,搞得美區留子們露出了無辜又懊惱的神情。畢竟他們太血虧了,自己的發聲平台禁言了,只能參考QS這種榜單,你說他們找誰說理去。
本以為U.S.News這個榜單不知歸期,今年可能持續放鴿子。但好在USNewsGlobalEdu今年提前釋出了即將更新的預告。也就是今年6月25日8點會更新榜單。
在這裏對U.S.News這個榜單做下初步的預測,個人覺得除了美區的學校依舊制霸榜單之外,其他重心還是依舊會給到澳洲的學校。只不過榜單序列不會像qs那麽靠前而已,只不過總體排名來說,像qs前50的,Melbourne,UNSW,Sydney這些應該是比較穩健的,另外像Monash也沒啥問題,比較沒難度的就可以進前50序列,只有ANU就可能有點爭議了,在這個榜單好像討不了好。
至於英區的學校,能進U.S.News前百的英國學校每年其實就更少了,大家沒必要期待這個版本,不過能進前百的學校,大家可以穩固一遍道心,說明你的學校在學術實力方面還是比較抗揍的。有一定保值率,值得繼續持有。
比較看好的就是IC這種學校,不曉得在這波新榜單中,IC會不會持續性的榜單逆勢而上,力壓牛劍,成就萬人吐槽的盛況。IC這個學校畢竟在qs裏面屬於周期性的調整,是拿來迎合流量的,不為招生。但如果U.S.News也這麽玩的話,那就有意思起來了。
總了個結:你們期待U.S.News2025的更新嗎?還是說只有北美選手是期待這個榜單快些出的。否則要被qs這種榜單給欺負死?畢竟qs這個榜單對於美區學校已經不是削落了,而是把墻角都挖了,讓其他區的學校冒青煙啊。從招生角度來說,這是不世之敵啊。不能忍。
根據版本走向來看,我覺得這波新版本更新,調整數據後,除了澳洲大學依舊排名上調,港新學校也會上調一波。反而國內的大學排名會下壓一些。英國這種,那種綜合型別的學校比如曼大這種表現也會挺好,ic可能會有驚喜,其他就不好說了,畢竟這個榜單親美,英區前百正常線上11所,有的時候會被削到五所,華威這種學校直接上不了榜單的。南安和伯明罕這兩都有機率守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