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簡裏裏:養育者的工作之一,是與孩子「好好分離」

2024-02-10情感


什麽時候(不)該做結婚、生子這樣的人生重大決定?

過年相聚之際,人們難免會提及這個復雜的話題。在 BYM 的一期電台節目裏,簡裏裏和 brofeng 談論「在自戀文化下長大的女孩子們」時,從心理層面提到了一個 女性不願意結婚生子的重要原因——

如果父母(或養育環境)非常自戀,把這個小孩當作滿足自己需要的一種途徑,在成長過程中將其「工具化」,讓她沒有機會發展和探尋真正的自我,那麽當這個女性長大後,如果她在現實層面有選擇權,她就會更傾向於不結婚、不生育。

最近幾年簡裏裏成為新手媽媽。 年前我們捉到她,基於上面這個觀點,繼續問了 很想知道的問題。 比如:

討人嫌的親戚催婚催育,咋辦?

「不要工具化小孩」這件事,具體怎麽做?

如何面對生育後,許多女性所恐懼的那種「自我的消失感」?

她告訴我們: 為人父母真的很難。 養育者的存在,是為了能夠讓孩子「好好離開」。

簡單心理 CEO

簡裏裏

01

「工具化」子女的父母比比皆是

1. 生活中的哪些現象,可以被視為「父母對子女的工具化」?

簡裏裏: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需要說明 「父母」只是一個隱喻 ,從一個人日常所處的小環境如家庭、到所處的文化環境,都可以看作是比個體更大的、對於個體有緊密情感聯結和深遠影響的「父母」。

簡單來講, 所謂「工具化」是父母無法將子女看作是一個獨立的人,而將子女看作是自己情感或者生活的延伸。 父母需要子女成為某個樣貌、實作某種功能;而否認、忽視子女的情緒感受,並使身體上或情感上處於更弱小的子女感受到威脅:如果我不按照父母的意誌去行為,我就會失去我生存所依賴父母所給予的安全港、或情感上必須體驗強烈的羞恥感、愧疚感等等。

比較極端的案例可以去看紀錄片【Mom Dead and Dearest】,母親否認女兒的長大,她控制了女兒的所有行為,讓身邊所有鄰居和認識的朋友都認為女兒身患重病不能自理。

這個真實的故事最後的結局很慘烈,是女兒雇兇殺死了自己的母親。但如果你仔細去看在她們之間發生了什麽,你甚至可以理解, 從女兒的角度,只有這樣才能夠活下去。

當然我們現在能夠討論這個概念,確實得益於社會文化的進步。因為從人類上萬年的歷史來看,當人類族群作為某種形態存在和發展,它必然要犧牲掉個體的感受,來實作一個族群的目標。這個歷史由來已久,反而我們在討論這個「父母到底能不能像工具一樣使用自己的兒女」這個問題,才是一個非常態。

如果我們討論微觀至字面意義的父母和兒女, 東亞文化下自古兒女理應屬於父母 ;而從人類共通的情感體驗中, 相比子女,心理上的分離對於父母更加艱難。

我做了媽媽之後,更知「母親」這份工作的艱難。拋開身體上和時間上的投入不提,養育過程本身會啟用一個人原本的創傷;同時人也要在自己面對社會族群的壓力之下,來決定自己的父母身份、決定自己如何養育孩子、想要和孩子之間建立什麽樣的關系。

我想大多數父母都嘗試盡全力為子女提供最好的體驗,但人受自己的創傷、原始的情感、社會文化所局限,完美和理想並不存在。 很多看起的「工具化」並非有意為之,但確帶來現實的結果。

因此當我們討論「父母是否對於兒女的工具化」時,它既不是一個非黑即白、非好即壞的議題;它也不是「古應有之」有絕對正確的預設項。 促成更公開、坦誠的討論,關於它們究竟帶給了子女怎樣的影響,這些事實是重要的。

所以 1982 年 Erna Furman 有一篇影響深遠的文章,標題是【Mothers have to be there to be left】。他開篇講,在他一段職業生涯更獨立的階段,他向老師安娜佛洛伊德告別。

安娜佛洛伊德「簡短」地回復了他: A mother‘s job is to be there to left(養育者的工作是與孩子實作心理分離) 。 一方面我非常推薦這篇文章;另一方面我也想特別標註:之所以這篇文章如此動人,也正是因為「不 left(養育者不願與孩子心理分離)」才是亙古以來被預設的選項。

2. 不工具化小孩的養育觀念,你是如何踐行在生活裏的?

簡裏裏: 我只能說我很留意,但至於她覺不覺得我「工具化」了她,還得她長大了來說。

我在各個維度上都很 努力地 避免讓她為我、或為他人承擔情緒 。比如說,我極力避免家人出於敦促她做某些行為的目的,和她說任何類似於: 「你看其他人都這麽做了,所以你也要這麽做」 ,或是 「你這麽做,我/其他人會很難過哦」 這樣的話。

我希望盡我的能力, 讓她認為她自己的感受是重要的 ,讓她能夠體驗到為自己的行為做選擇而帶來的自我認同感;與之相對的是,我不希望她由於自己沒有按照他人意誌去行為,而體驗「羞恥」「恐懼」這些糟糕的感受。

02

生育無法成為一道「必答題」

3. 如何應對「啥時候結婚」「啥時候生孩子」這種過年期間的必答題?

簡裏裏: 我想象如果有一天我女兒問我這個問題。

如果她不喜歡這些問題,我大概會建議她見機敷衍一下、盡快結束這個對話;或者不喜歡、又有選擇的話就不要去這樣的場合了。

如果不可避免被問到了,Don‘t take it seriously(別太當回事)。事實上不真的有人關心你的生活, 他們只是有自己焦心的問題,那個時刻投射在你身上,使用你來處理他們自己的情緒罷了。

4. 很多父母催婚催育時有一種「你結婚生娃後他們的任務就完成了」的工具性。在你看來,什麽樣的催婚催育是不可能成功的?

簡裏裏: 我覺得任何「催婚催育」在結果上都有可能成功。我的意思是 脅迫之下, 婚也可以結,娃也可以生,但是它的代價會以其他的形態表達出來。

比如生育之後,身為父母並不願意承擔養育的責任;或者身為父母自我未處理的創傷在應對養育時,體驗到更多的沖突感,即便有充分的養育意願,父母內在的沖突也不可避免地以代際創傷的形態落腳在孩子身上。顯然生育對於個體來說,它無法成為一個「任務」;它更不可能是幫助祖父母輩完成的任務。

我是做了父母之後才理解到:生育和為人父母,原本的的確確是一件無可比擬的、令人喜悅、成長和充滿療愈的經歷。但如果一個人被迫或非自願成為父母,無論對於孩子還是父母,都可能將這個原本充滿愛意和幸福感的旅程變得異常艱苦。我覺得當社會或個人有選擇權時,這是沒有必要經歷的悲劇。

【老友記】

5. 你以前發微博說:不要催「心智不成熟」的人結婚生小孩。人什麽時候才能確定自己心智成熟呢?(有沒有可能心智成熟了但我已經老到不能生小孩了)

簡裏裏: 我忘了我說過這樣的話,但我現在看起來,催促別人生小孩的人,似乎表現得更加「心智不成熟」。 因為不能允許別人的價值體系和自己的預期不一致,而總想改變別人。

「心智成熟」是個比較「理想化」的詞語。當然沒人能總是、自此以後、一直表現得「心智成熟」——那就是「聖人」了,「聖人」在各種典故裏面都是要受刑的:)

但對於普通人,我想當一個人 對於自我有一些確定感 能夠一定程度上接納自己和他人、社會主流價值觀有時候有些不一致 ;也能夠接納他人的價值觀有時候和自己的不一致;而不因此感受到受傷、委屈、或憤怒而驅使非要改變自己或他人。自己在自己的身體裏面大部份時候比較舒適,就挺好的。

03

成為父母後,所謂「真正的自己」一定會消失

6. 什麽是足夠好的養育者?在你的生活裏,60 分的爸爸媽媽是什麽樣的?

簡裏裏: 我一直覺得這是個比較難描述清楚的概念, 所謂「good enough(足夠好)」是相對於「perfect(完美)」而言的概念 ;告訴焦慮的父母,不必強求完美,差不多就很好了;以及對於「完美父母」來說,太過度的保護和依戀使父母不能允許孩子體驗「恰到好處的挫折」,父母不肯離場,反而會犧牲掉孩子的成長。

但同時我在現實生活中見到的父母們,反而大概是由於被「逼婚逼生」的狀況更多,沒有足夠的意願參與養育,有時候「60 分爸媽」反而成了一個「避風港」。

我在這裏參照我們自己的【向內看見】中的這一段引述吧:做個好父母,需要「對孩子有他者性的欣賞,有對自己進行深思熟慮的能力,在必要時采取行動或選擇不采取行動的勇氣,以及在整個不斷變化的終身過程中,保持與孩子成長的願望和意願」。意願最重要。

7. 在養孩子的過程中,有沒有重新整理對自己人生的體會?

簡裏裏: 我的體會是, 「父母」這個身份並不是天然生了孩子就有的,這個身份需要你努力去獲得。 養育生命這個過程會不斷向你發問,你需要一直思考,一直回答這些問題:我想成為怎樣的「父母」?我想為我的孩子創造怎樣的體驗?我想要與她建立怎樣的親子關系?我願意為之付出什麽、不願意付出的是什麽?

這些問題沒有「好」的答案,沒有「一招鮮」的答案,也沒有亙久的答案。 這些提問就如一個永不間斷的背景音,在你生活和工作的每一分鐘、每一個抉擇中大聲轟鳴。

8. 挺多人害怕生完孩子後「真正的自己會消失」。你是如何整合自己在工作、生育、不同的生活階段裏的角色轉變的?

簡裏裏: 我記得我生產前和一個已經有孩子的閨蜜聊天,我談論我打算生完之後的各種計劃。她打斷我說: 你有你的計劃,上帝有上帝的安排。 事實如此。我從不同的訪談中都看到女性談到「害怕自己消失」,也會在剛生育後做很多事情,來試圖證明「我還在」;但我也看到她們都談到自己真實做了母親後,對於所謂「自我消失」心甘情願的沖動和意願、對於「自我」的變化描述;也看到更多的母親談論隨著年齡變化時間推移,自己想法和生活的調整變化。

我想表達的是:從絕對層面上講,這些角色是不能整合的,你所有以此為目的的嘗試都會帶來挫敗。

你必然要經歷掙紮、恨意、痛苦感;你必須要重新定義你自己,做取舍、有遺憾。所謂「真正的自己」一定會消失,否則犧牲掉的就是你的孩子或你作為母親的體驗。 也是因此職場女性、在社會眼光評價下的全職媽媽的痛苦感會被不斷地體驗和講述。

【我的天才女友】

對於我,這個過程也異常艱難。但我想在最後給一點點我相反的、也是真實的感受:

盡管物理和現實世界中,你發現你的時間、精力、身體、空間甚至對於自己生活的選擇權都被重設;但同樣你會驚異地發現,事實上人並不如自己以為的那樣,對於自己、或者人類共通的情感有足夠多的理解: 有些你事前以為珍貴的後來可以輕而易舉地放下,你事前無視的忽視的卻變得舉足輕重。

我覺得這是養育孩子所帶來的所謂「對於自我的重新養育」。 它鋒利、真實、也提供巨大的愛意。你必須在此後的時間長河裏面,在日常每一個普通的不普通的決定中,來確認自我。

🐱

這是簡單心理 「養育孩子就是養育自己」 系列 第④ 篇:成為「放棄使用子女」的父母。這個系列的 往期連結:

編輯:江湖邊

封面:Jodie Ho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