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1960年北大才女拋棄丈夫孩子,音信全無,17年後子女大哭:母親,你是我們的英雄

2024-03-25情感

1960年,北大才女王承書狠心拋棄丈夫和孩子,從此音信全無。17年後,當看到滿頭白發的王承書時,子女們抱著她大哭:「母親,你是我們的英雄,這些年你辛苦了!」

王家的子女們從上小學開始,就沒有怎麽見過自己的母親了,這一刻,一切的猜測、質疑甚至矛盾都在老人慢條斯理的講述中化解了。

眼前的這個六旬老人就是王承書,和17年前離開家相比,此時的她已經是一個頭發花白,面容蒼老的老者。兒女們都已經成年,如今大家抱頭放聲大哭。原來多年前的不告而別,王承書有她自己的苦衷。

王承書1912年出生在一個富庶的家庭,她天賦過人,琴棋書畫樣樣全,更有其他女孩沒有的機會。憑借她的聰明刻苦,王承書不但讀完了高中,而且以優異成績被保送到了當時的燕京大學攻讀物理學。

在當時,能夠讀上燕京大學,已經是佼佼者,而且她更是班裏面唯一的女生,是男生眼中的小妹妹和香餑餑。這個小妹不一般,不但聰明過人,而且對數位有著異常的天賦,數學成績尤為突出,這也給她今後做科研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在校園裏,王承書不但學習了豐富的知識,而且還收獲了自己的愛情。而她的知己張文裕正是每天和她一起上下課的同班同學,兩人可以說是一對默契的「戰友」。

王承書和張文裕的成績非常出色,在學習上不分高下,兩人的成績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可以說在學習上相互促進,是真正的同道中人。經過班主任老師的撮合,兩人修成正果,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好景不長,抗日戰爭爆發,每個國人都經歷著國破家亡的考驗,作為先進的知識分子,沒有國哪有自己的小家,王承書夫妻決定暫時放下兒女情長,赴美留學,因為只有國家強大,才能不被外敵欺淩,而知識是他們唯一的武器。

王承書憑借自己的優異的成績進入了美國密西鞥大學學習,並且多年申請到了獎學金,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巴爾博獎學金。因為她在學術上的突出能力,獎學金的頒發者也忽略了她是已婚者的情況,打破了慣例,她是唯一申請到巴爾博獎學金的已婚人士。

王承書在科研領域的成績不僅獲得了所在院系專家的高度認可,甚至得到了物理學權威烏倫貝克的多次肯定,人才這個詞放在她身上是實至名歸。

新中國的成立讓王承書非常興奮,她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此時的她面臨的是人生重要的抉擇。如果留在美國,可以享受衣食無憂的生活,而回到國內,可能面臨的是學科的剛剛起步,甚至拮據的生活。

強烈的愛國心讓王承書和丈夫下定決心回國,不過他們的回國之路並不是很順利。作為學科內頂尖的高級人才,美國方面也不願意他們回國,於是百般阻撓,甚至派人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

最終,在國家的斡旋下,夫妻二人歷經艱難,終於在1956年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國。回國後的王承書在自己的母校擔任物理教授。當時的新中國百廢待興,王承書不僅要在國內開辟型學科,做好人才培養工作,還要參與到國家的核物理重大專項的研究工作中來。

1960年,中蘇關系出現惡化,前蘇聯一夜之間撤走了對中國在原子彈研究方面的支持,中國的科研領域面臨著嚴重的困境。錢三強教授向王承書發出了誠摯的邀請,這個偉大的女性毫不猶豫,挺身而出。

當時她的孩子們還在讀小學,正是需要媽媽照顧的時候,王承書不告而別,從首都北京來到了大西北,在蘭州鈾濃縮廠主持科研工作。在偏遠的大西北,王承書面臨的不僅是和家人分離的痛苦,還有高強度的工作和重大的科研壓力。

夜以繼日的奮戰,王承書帶領著團隊攻克了技術難題,實作了鈾濃縮的技術的重大突破,給中國的原子彈研發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她毫不保留的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身邊的年輕人,她樸實無華,無私奉獻,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家。有了知識的陪伴,有了理想的支撐,在蘭州的每一個夜晚她都不孤獨。

1964年,隨著一聲巨響,一團蘑菇雲在中國的西部戈壁升起,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這也是裏程碑式的一爆,這裏面有王承書的一滴滴汗水,也有她思念孩子們的時候偷偷流下的淚水。

17年後,她回到了兒女們的身邊,多年前的一家人仿佛成了陌生人。但當兒女們聽了她的講述後,才知道自己的母親才是最可愛的人,除了對她的愛,還有崇敬。

由於長期接觸高濃度的濃縮鈾,加上積勞成疾,王承書在晚年不幸身患重疾。不過她無怨無悔,有的只是對兒女們的愧疚。

王承書取得的成就是沈甸甸的,但這位老人非常低調,由於工作性質,一直都不為人所知。她為國家和民族做出的犧牲,值得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