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讓男人一直惦記的女人,從不做這3件事!

2024-04-25情感

最近看了一部關於婚姻關系的電影——【墜落的審判】。

有一天, 一個成功的女作家珊卓,她的丈夫被發現死在了自家門前的雪地上,疑似墜樓而亡。女作家因此被指控謀殺,從而在法庭中引發了一系列關於夫妻關系、婚姻關系的討論和審視。

影片的評價褒貶不一,兩極分化。不喜歡的人認為情節太弱、對白太多,還沒頭沒腦,比如直到故事結束了,都沒有說明丈夫究竟是自殺,還是被珊卓所殺;

而喜歡的人則認為,亮點在於即使表現的是抽離所有情緒的現實審判,也還原不了兩個完整的人,以及兩人關系的真實面貌。

那麽在我眼裏,相對於事實是否符合邏輯,真相究竟是什麽,珊卓與丈夫那劍拔弩張的夫妻關系,倒是更為吸引我。

影片有一段高潮,就是法庭上放出了一段丈夫死前偷錄的——和珊卓激烈爭吵、打鬥的錄音。

我已經忘記兩人爭吵時具體說的話,但依稀記得爭吵的主要內容。

丈夫和珊卓同為作家,都有創作小說出版的夢想。而丈夫為了養育兒子,為了留給妻子更多的創作空間,選擇了暫時犧牲自己的創作時間,去當一名教師。

時間久了, 有著作家夢的丈夫慢慢心理不平衡了。 因為妻子在作家這條路上越來越成功、名利雙收,妻子出版的其中一本書,還借鑒了他的構思。

在這段爭吵錄音裏,兩個人的主要分歧,就在於丈夫認為自己的犧牲和付出全都得不到肯定,珊卓認為沒人逼他這樣犧牲,為什麽到頭來所有事情都怪在她頭上。

從丈夫死前的這段錄音,可以看出他的情緒非常激動,仿佛瀕臨崩潰邊緣。暫且不說其他,我能從爭吵中,深切感受到丈夫在這段關系中的窒息感。

即使已經在歇斯底裏地吶喊,但面前最親密的人卻依舊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而且這種情況,在日常的親密關系、婚姻關系裏是很常見的,卻也因為「日子還過得下去」,從而容易被忽視,由弱勢的一方不斷妥協和退讓。

而這個影片恰好把這一點放大了,可以說,它用了一種朦朧曖昧的方式,折射了親密關系中,那些令人感到絕望和窒息的隱秘角落。

01

一方的付出不被另一方看見和肯定

在【墜落的審判】這個影片中,有處耐人尋味的細節,就是珊卓的個人形象是一頭金色的短發,中性的西裝打扮。可能是為了突出她的成功、名利雙收,但這也證明在婚姻關系裏,珊卓一定是強勢的。

強勢 的人 就意味著把握了關系中的話語權。

在那段爭吵錄音中,丈夫氣勢洶洶、嗓門粗大,但他是弱勢方。他的每一句話,都被珊卓的邏輯完美反駁了回去。

所以丈夫的訴求和攻擊,就像每一拳都打在了密不透風的棉花上一樣,毫無喘息的空隙。丈夫一再強調自己為了整個家庭做出的犧牲,為了養育兒子暫時放棄了寫作,去當了教師,即放棄了一部份自我。

丈夫的這個訴求在爭吵中反反復復被提及,其實只是希望珊卓名利雙收的同時,能看見和肯定他的這些付出——對家庭實實在在的付出。

可惜在珊卓眼裏,這是丈夫潑給她的「臟水」。她也一再強調,沒有人逼丈夫做這樣的犧牲,她並不明白為什麽丈夫要怪她?

其實到這裏的時候,我有種熟悉的感覺,這像極了日常生活中的家庭主婦,向外頭賺錢的丈夫努力強調自己的付出,卻徹底被丈夫忽視了。

尤其是那一句 「沒有人逼你這樣做」,一定程度上享受著 方的勞動成果,卻否認了對方的所有付出,把坐享其成的自己,撇得一幹二凈。

這大約就是珊卓的丈夫感到絕望的主要原因。或許也再次警示著我們,進入一段親密關系,得抱著為了自己的心態,而不是「為了他」、「為了這個家」。

不是說「為了他」就不對、不應該,而是這裏面已經隱含了一種預期:我的付出是為了被伴侶看見和肯定。

哪怕伴侶的確是自己很愛的人,都要學會管理自己和對方的預期。畢竟沒有期望就不會失望,心甘情願為了自己才不會後悔。

02

在矛盾面前完全回避對方,眼裏只有自己

面對外界和婚姻內的人際關系,珊卓有個特征——她希望自己對外是個完美的作家,對內同樣是個無懈可擊的妻子和媽媽。影片把她的這一點體現得淋漓盡致。

丈夫接連不斷地指責她為了寫作不顧孩子教育、無視他的妥協和讓步、還剽竊他的構思,珊卓對此全都是否認,同樣強調自己的無辜和犧牲。

暫不清楚珊卓是出於何種動機,要努力維持自身形象的完美無瑕。但顯而易見的,就是如果面對一個邏輯強大、對矛盾總是選擇避重就輕的伴侶,大概會越爭吵越絕望。

至少可以在影片中看到,越吵,珊卓越要凸顯自己的清白無辜,而把錯誤和不是全歸咎於丈夫。所以到最後,丈夫咆哮了,罵珊卓是個怪物。

或許雙方都有對家庭的照顧和犧牲,但其實真的無法判斷究竟孰是孰非,越較真只會越扯皮。

影片的空間有限,看起來更像是在突出丈夫是個為家庭犧牲自己寫作空間的弱者。

可值得我們重視的是,如果親密關系中的強勢方,甚至說既得利益者,面對對方的指責和申訴,不是接招而是避重就輕,只為力保自己在關系中的清白、無辜,那麽這非常容易造成兩人關系的失衡。

這並不是處理沖突的方式,只會把對方越推越遠。在親密的人面前,給自己圍了個護城河,罩了個結界。

這種關系憋屈的地方就在於,不能說是無法產生交流,而是發生的所有正常交流和訴求,都會被這樣的 「結界」反彈回去,從而成為無效交流。

03

最在意的事情被否定,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影片到最後都沒有給出丈夫的死亡真相,也沒有證據證明兇手是珊卓。最終,珊卓被無罪釋放。但如果從婚姻關系和丈夫的個人夢想來看,某種意義上,珊卓便是殺死他的「兇手」。

丈夫作為一段婚姻關系的經營者、孩子的養育者,也作為一名作家,他最在意的事情大致是兩點:家庭的和諧、被中斷的小說繼續創作。

本來這兩件事是能夠被協調的,因為在爭吵錄音裏,丈夫言辭激烈背後的訴求,是希望珊卓多參與家庭生活,同時重新給他空間繼續創作和出版。

可惜珊卓不是普通的妻子,是已經名利雙收的成功作家。這已經註定了她不可能做出更大的退讓,至少連線送孩子上學,對她來說都已經是一種退讓和犧牲。

不僅如此,對於丈夫這幾年斷斷續續的創作,珊卓的態度讓丈夫感到心寒—— 桑德 拉認為丈夫 不認真投入創作,拿養育孩子當借口;故事構思是他主動給珊卓看的,珊卓只是借鑒,不想浪費這麽好的構思,而不是「剽竊」。

當我看到這裏的時候,首先就想到,兩個同樣職業的人,尤其是類似對個人空間需求很高的作家,應該 都能理解自己工作的不易。 如果要結合成為夫妻,是否更應該要換位思考,互相理解呢?

如果僅僅從影片看到的出發,珊卓的這段婚姻關系,從最簡單的來說,其實就是她不僅只是「剽竊」了丈夫的構思,也是「剽竊」了丈夫作為作家的創作空間,一切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養育孩子、經營家庭,大頭始終在丈夫。她終究是這段婚姻實質上的獲益者,丈夫是實質上的犧牲者。

我想這大概也是珊卓不會想直面的事實之一吧。

影片對於故事的展示是含糊不清的,法庭上的審判也帶著點羅生門。倒也不是全都偏向丈夫,然後把矛頭都對著珊卓。

而是讓我們明白:只要是現實生活裏完整的、活生生的人,在婚姻關系裏一定不會有完美受害者和完美加害者,畢竟關系的經營有時也是一種扯皮。

我更傾向於珊卓和丈夫是兩種無分性別的象征,沒有規定誰一定要作為家庭港灣的供暖者,誰一定是那個外頭打拼賺錢的人,只求在關系裏雙方的付出和收益總體均衡。

所以,只要是讓你或者他感到失衡、窒息、絕望的關系,裏面就一定有急需溝通的問題。



作者|西良,90後雙子座,用愛發電的寫手。 想法多,推理迷。 熱衷從文學作品及生活細節中,探索背後的情感動機和價值觀。

在看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