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沒被愛過的人,很難辨識愛!

2024-03-03情感

如果一個人在小的時候沒有被好好愛過,或者他的情感總是被忽視的,那他在長大後,即使面對真愛,他也不知道這就是愛。

就好比,我們即使把眼睛蒙住,也能輕松辨別出蘋果的味道,因為我們都吃過蘋果。那嘗蘋果和嘗愛是一樣的,如果小時候嘗過真愛的滋味,再遇到愛時,就能很輕松的辨別出愛。

相反,那些沒有嘗過愛的人,他面對愛是感到陌生的,他沒有被愛的經驗來支撐他做出判斷。

他對愛的所有想象可能都是透過電視、小說等等。但小說終歸是浮誇的,所以他大機率也會認為真正的愛就是浮誇的,於是忽略掉面前給了他邊界與自由的愛,轉而投向了一個又一個不 ok 的人。

以上我說的這些表現,來自於一種心理機制叫做內攝 它是指將外部資訊歸為內部心理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你跟一個人在一起時間長了,你就會把他的一部份變成你的一部份。 這有點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是說,你的內攝物件,會極大的影響著你的行為、意識、對待感情的態度和三觀等等。 那作為孩子,父母就是我們最重要的內攝物件。

如果父母是習慣用大吼、爭吵來解決問題的人,那孩子也會學會這種解決沖突的方式;父母是冷漠的,孩子的性格大概也同樣是疏離的;父母不會去愛孩子,沒有給予孩子高品質的內攝,那孩子自然也無法完成對愛的塑造。

他們在面對愛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兩種情況。

第一個是,對愛感到恐懼。 我們在多數情況下,都是透過環境去認識這個世界的。當一個人身處在一個缺愛的環境,那他就會認為這個缺愛的環境是正常的。也就是說,潛意識裏,他就是會認為自己是不應該被愛的。

一旦有一天,別人給了他愛,超過了他對「正常」的理解,他就會很警惕,認為對方是不是有所圖,讓他不敢去接受這份愛意。他甚至還會把對方對他的愛看做是一種折磨。對方越表達出自己的喜歡,他就越想逃。

第二種,不懂得如何去愛人。 因為愛是從模仿開始的,人都是用自己被愛過的方式去愛別人。那對於沒有接受過愛的人來說,他們自然也無法將愛傳遞過去。即使他們想要去愛,但也往往拿捏不好這個尺度,要麽就是用力過猛過度補償,要麽就是過度冷漠。

所以我們看很多人,明明也是愛對方的,但具體表現出來的,卻都是對關系的傷害。比如敏感多疑、無法信任伴侶;總是用尖銳的話去傷害另一半;或者一吵架就不說話,回避冷漠。其深層原因,很可能就是因為他們自己沒有被愛過,所以潛移默化中,也只能用那些匱乏的愛的方式去對待伴侶。

但我講這些,並不是說,因為我們在小時候沒有得到過高品質的內攝,那就註定了我們找不到真愛了,也不會去愛。提到這個概念,是希望,如果你在感情中也遇到過類似的迷茫,那你可以意識到,可能是什麽樣的原因導致的,而不是陷入一種自我懷疑甚至自我攻擊。

並且,我們是完全有能力去改變這種困境的。對於一個從小在缺愛環境下長大的人,他們在面對感情的時候,之所以會感到恐懼,其本質還是因為不相信自己會被愛,而產生的害怕被拋棄的心理。所以他們在面對愛時,總是會想很多。會想對方對我好是真的嗎?他真的愛我嗎?他又能愛我多久呢?就是因為想太多,導致他永遠無法享受當下,真正踏進一段關系中。於是,越不去愛,就越無法習得愛的能力。

所以要想改變,那麽首先就要學會享受當下。不要思考對方為什麽喜歡你,也不去思考,他能喜歡你多久,你只需要接受他的態度,好好去體驗被愛的感覺,在被愛的過程中逐漸分辨出什麽是真的愛。你要知道,我們的內攝物件並不是只有我們的父母,我們可以在很多人的身上看到愛的模樣。只要你能開啟自己的內心,願意去接納愛向你湧入,最終,你也會在愛裏被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