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新型不孝」引爆春節熱搜:孩子淚流滿面,父母卻在抱怨白養兒女

2024-02-19情感

前幾天網上沖浪時,偶然刷到一個視訊:

#單身過年比豬都難#

視訊中,一個28歲的女生分享了一段她和媽媽的對話:

媽媽:「你28了還不結婚,讓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很失敗。」

女兒:「我不是不結婚,只是還沒遇到合適的。」

「什麽叫合適的?你這個年齡不結婚就是有病,讓我很沒面子。

我現在都不敢回老家,怕聽到別人在背後議論你。」

「那如果結婚了發現不合適又離了,難道不是更沒面子嗎?」

「但至少先結了,你現在都沒結,怎麽就知道不合適?」

......

母女倆僵持半天,誰也勸不動誰。

看著軟話沒用,這位媽媽便開始「放大招」:

「你也太自私了,我現在因為你,天天吃不下睡不著。」

「你要對自己心裏有點數,什麽茶壺配什麽蓋,別把自己想太優秀了。」

面對媽媽突然的「人身攻擊」,女孩呆住了。

她沒再說什麽。

只是在視訊的結尾,和網友們無奈地感慨:

「難道我28歲還沒結婚,就是犯罪了嗎?」

實話說,看完這個視訊,我有一種:

「明明母女倆講的都是中國話,卻聽不懂彼此」的無力感。

而更讓人心裏難受的,是評論區的高贊回答:

「天啊,竟然和我媽說的一模一樣。」

今年春節從大年初一開始,關於「催婚」的話題就一直攻占熱搜。

#因父母催婚被整崩潰了#

#過年回家遭聾啞親戚催婚,女子晃出無影手#

#34歲優秀女性,過年回家被催婚致嚴重抑郁#

......

在各種版本的故事中,有一個讓我五味雜陳。

來自山西的女孩阿梅,從小到大都是資優生。

在她成長中,見過太多所謂的「優秀男人」:

擁有漂亮的工作成績、豐厚的收入、拿的上台面的家底......

以及,一顆自負、不懂尊重妻子的心。

所以她的人生規劃,是想去更大的城市,賺更多的錢。

在更廣闊的天地中,尋找一個更合拍的伴侶。

但長期浸潤在保守鄉鎮的母親無法理解。

「你還太小了,再長大些說不定就不恐婚恐育了。」

在她們老家,長輩會為待出嫁的女孩「納鞋墊」。

納的鞋墊越多,等到女孩出嫁時就越有面子。

每次阿梅回家,媽媽都會拉著女兒,展示自己給她準備的鞋墊。

阿梅知道,這些都是媽媽每天下班後,拖著疲憊的身體,忍受著老花和幹眼癥的不適,一點點為自己做的。

「我明白這些鞋墊包含了太多期待和愛意,我無法批判什麽。」

其實,這些傳統的鞋墊很硬很磨腳,年輕一輩已經很少穿了。

只有家裏的女性長輩還在忍耐著腳底被鞋墊磨出的水泡,一如忍耐著她們布滿隱痛的婚姻。

阿梅心疼媽媽,和她講著自己的心裏話,讓媽媽不要再納鞋墊了。

但媽媽卻無法理解:

「媽媽不覺得辛苦,女人到了一定年紀就是要結婚的,這個鞋墊一定要納。」

而這個故事中,最讓人無力的部份,其實很隱蔽:

不管媽媽還是女兒,她們都很愛彼此。

卻因為認知差異無法達成共識,成了母女間放不下又過不去的「心結」。

母親為女兒忍受著身體上的勞累,卻不解女兒的「不懂事」;

女兒心疼母親的操勞,但也無法將就自己的婚姻。

明明彼此相愛,卻兩敗俱傷。

像極了無數中國式家庭的縮影。

之前網上有個熱議話題:

#為什麽年輕人都不願意結婚了#

點贊最高的回答是:

「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說白了,就是:

沒錢。

如今,大多數年輕人一個月的薪資養活自己已實屬勉強。

一旦要結婚,房、車肯定少不了。

沒個兩三百萬根本下不來。

結完婚,生孩子也緊跟著要提上日程。

除了要還房貸、車貸。

還要負擔孩子的奶粉尿布、日常的吃穿用度、課外班的補習費、生病的治療費......

光想象,已經可以預見是個「花錢的無底洞」。

所以,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

結婚,就意味著自己的人生進入了一場看不到頭的「死迴圈」:

老驢拉磨般地賺錢、還錢。

和生活更多的可能性再見。

這時,一定有父母要說:

「養孩子其實沒那麽費錢,我們那個年代的孩子,哪個不是這麽長大的?」

的確。

讓孩子活下來並不難。

但難的是讓孩子「活得好」。

這也是年輕人最大的顧慮。

「我不想生了孩子,卻給不了他好的生活。」

「這社會內卷太嚴重了,我不忍心讓孩子來受苦。」

「我覺得自己還不夠成熟,沒信心能養好一個孩子。」

成為父母,看似理所當然。

實際上,是人生的一門大功課。

既要給孩子提供物質支持,還要提供精神滋養。

想做好,並不容易。

可一個連養活自己都困難的年輕人,哪來的錢去養活孩子?

又哪來的精力,去學習怎麽教育好孩子呢?

在這個大前提下,女人往往比男人更不想進入婚姻。

為什麽?

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女性依然主要承擔著社會「照顧家庭」的期待。

盡管不代表所有人。

但很多時候,男人進入婚姻後,可以只負責「賺錢」。

而女人,則既要賺錢,又要顧家。

但婚姻又能帶給女人什麽呢?

生育的身體疼痛、為照顧孩子的事業停滯、35歲的職場危機......

如果一個妻子的運氣足夠好,有好老公、好婆家來替她分擔,那還好說。

可一旦運氣不好,那就是受累又受氣。

既沒有滋養自己的婚姻,又丟了發展事業的精力。

用盡力氣,到頭來卻沒錢沒愛。

「沒人想要只有義務,卻沒有權利的人生。」

如此想來。

這麽多的「現實阻礙」,再搭配上一些觀念的更新,譬如「結婚不是人生的必需品」。

自然,有越來越多年輕人不想進入婚姻。

「可如果不結婚,將來你生病誰照顧啊?」

「你不結婚怎麽生孩子?沒有孩子養老怎麽辦?」

「女孩子不結婚,會被人看不起的!」

「沒有愛有什麽關系?大家的婚姻都這樣,忍一忍就過去了。」

這些話聽著是不是很耳熟?

對,這就是長輩們最常見的催婚理由:

把婚姻當做了人生的保障。

只是,真能有這麽多的好處嗎?

我們不妨聽聽一些父母的不同想法。

面對「養兒防老」:

「難道你有孩子,老了就一定有人陪了?孩子沒有自己的生活,天天圍著你轉?」

面對「將就式婚姻」:

「為結婚而結婚,後半生天天看著一個你不喜歡的人,這不是自虐嗎?

兩個人的痛苦,不如一個人的寂寞。寂寞可以排解,但痛苦會跟隨一輩子。」

面對「不結婚,人生就不完整」:

「完不完整,是自己覺得的,就像腳上的鞋,穿著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面對「不結婚,就是不孝順」:

「孝順,看的是孩子的良心,和結婚無關。」

發現了嘛?在這些父母眼中:

婚姻只是人生選擇的一種,無關幸福。

結婚不一定好,不結婚也未必壞。

想起曾在網上看到的一段話:

結婚這些年,說有感情吧,自己覺得好笑;

說沒感情吧,又有孩子;

說他對你不好吧,也沒讓你餓著;

說離吧,好像還不至於;

好好過日子吧,感覺缺了點啥;

不知不覺,就把兩個人的日子過成了一個人。

走了很久,回頭看突然發現自己只剩下「孩子媽」這一個身份。

其實婚姻並不可怕。

但難受的是,即找不到離的理由,又沒有過下去的動力。

算不得不幸,卻又看不見希望。

另外,催婚背後往往還隱藏著另一件吊詭的事:

催婚越狠的長輩,自己的婚姻卻常常一地雞毛。

自己糊塗地過,糊塗地忍耐,後來又糊塗地把下一代推進同樣的「輪回」。

還美其名曰「為你好」。

那到底誰獲得幸福了呢?

沒有人。

所以啊,有些活透了的母親才會說:

「我希望孩子在不傷害自己和他人的前提下,多談戀愛。

當他有一天心智足夠成熟時,再去結婚。

因為婚姻,是成熟人才能玩的遊戲。」

事實上,比起保障,婚姻更像是人生的一道考題。

挑對了人,婚姻就是你的避風港。

挑錯了人 ,婚姻將帶給你無盡的風雨。

自然,不是「找到對的人」婚後就一定能「一直幸福」。

但如果連一開始都是湊活,這樣的婚姻幸福機率是不是更低呢?

如此想來,年輕人的「晚婚」,其實是對自己人生的負責。

當然,十點君也知道。

道理掰扯地再清楚,話說得再懇切,「催婚」依然是橫亙在兩代人中間的頑固問題。

畢竟,環境與教育長期「滋養」出的不同觀念,絕非朝夕能改。

因此,十點君有以下幾點建議,希望能一定程度地幫到大家。

如果你正在被催婚:

最理想的情況自然是和父母坦誠、平靜地溝通。

但如果這條路走不通。

那不妨考慮一下網友們發明的「已讀亂回」法:

「現在有物件嗎?」

「有一些。」

「你這麽懶,以後會嫁不出去的。」

「為什麽呢?我明明什麽都沒做啊?」

「你不結婚,以後老了看著別人家的燈火得多孤獨啊!」

「我只是不結婚,又不是不交電費。」

「因為你不結婚,我頭發都愁白了!」

「年紀到了,大家的頭發都會白的。」

這些回答看似荒唐,卻能巧妙躲避和長輩們「正面交鋒」。

要知道,面對長輩的「老古董思維」,「轉移話題」「敷衍一下」永遠是上上策略。

當然,面對催婚,最核心的辦法還是:

要自己強大起來。

不論是物質還是精神。

自己強大了,話語權才會變大。

面對外界的「炮火」,自己的定力也會更強。

那如果你是正在「催婚」的長輩,只希望你能記得:

兒孫自有兒孫福。

我們擔心、牽掛、不願孩子走錯路的心意都沒錯。

但終歸,我們無法代替孩子過人生。

那不如把選擇權還給孩子。

讓他們去體驗自己的人生,並在體驗中變得更成熟、豐盛。

點個 【在看】 ,願所有人走進婚姻都是因為心之所向。

你曾經歷過「被催婚」嗎?後來是如何應對的呢?歡迎來評論區和我們分享你的故事~

作者 | 肖肖,心裏有人煙,筆下才有眷戀。

編輯 | 張敬,兩眼帶刀混賬到老。

主播 | 素年錦時,微信公眾號:素年錦時FM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