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遊戲

清明節臨近,哪些輿情風險應警惕?

2024-04-02遊戲

點選下方名片,關註我們↓↓↓

導讀

近日,江蘇省南通市釋出「禁止制造銷售封建迷信殯葬用品」通告,隨即登上熱搜,引發廣泛關註和討論。

在清明節這一特殊時期,不僅可能出現交通擁 堵、安全隱患增加等問題,還有可能存在因傳統文化、民俗文化等引發的輿論紛爭

清明節期間哪些輿情風險應該警惕?

隨著清明節的臨近, 社會各界需警惕在意識形態、交通出行、社會治安等領域可能出現的輿情風險。 具體來看有以下7個方面。



01

警惕移風易俗政策簡單粗暴,

傷害民眾樸素情感需求



近年來,部份地方政府整治清明節焚燒冥幣冥紙等行為,但部份「一刀切」的措施引發輿論爭議。如何平衡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建設之間的關系,以及政府管理與民俗之間的協調,成為輿論關註焦點。需要註意的是,官方全面禁燒冥幣的初衷是好的,但 「一刀切」式的做法容易引發社會不滿和抵觸 ,尤其是在民眾情感與傳統文化方面,政府幹預可能被視為過於強硬和不人性化,可能引發不良情緒和輿論反彈。

02

警惕明火祭掃引發火災,

防範大風天氣危害

春季天幹物燥,風力較大,祭祀祭掃用火極易引發火災。 據媒體報道,3月以來浙江湖州、雲南曲靖、上海市金山區等多地均出現因居民私自用明火祭祀引發火災的事件,帶來一定的人身、財產安全隱患,需高度警惕。除了加強火災隱患排查外,還需要關註大風天氣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避免發生樹木倒塌、廣告牌掉落等意外事故。

03

不文明祭掃易引發生態汙染,

警惕清明祭掃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清明節人員聚集在墓地和公墓等場所進行祭掃活動, 可能產生大量的焚燒紙錢、祭品,以及廢物、塑膠袋等生活垃圾,增加了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的風險 。政府部門應加強環境保護意識的宣傳教育,引導市民文明祭掃,提倡使用環保祭品,並加強清掃工作,保護墓地周邊的自然環境,確保清明節祭掃活動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損害。

04

假日期間交通出行壓力加大,

警惕引發安全事故

清明節期間人員流動性大,交通壓力增加。據往年經驗,各大陵園、公墓周邊道路人流和車流量將劇增, 易造成交通擁堵與現場秩序混亂,在清明期間易成為市民集中投訴的焦點問題 ,可倡導市民選擇合適的出行方式,錯峰出行,減少交通壓力,保障公共安全。此外,交通安全問題還可能涉及應急救援和後續處理等方面,對政府的管理和應對能力提出了挑戰。

05

意識形態領域風險敏感易發,

警惕惡意炒作歷史虛無主義

清明前後也是祭掃、緬懷革命烈士的高峰期。 警惕個別博主為博眼球蹭流量,以「學術自由」「還原歷史」「探究細節」等為名歪曲歷史,醜化、詆毀英烈。 此外,需重點關註維權人士的動向,警惕其利用這一時間節點重申訴求,或開展線下行動,或透過網路博取關註,尤其需防範境內外的勾連聚合。

06

社會治安領域存在隱患,

警惕殯葬亂收費等問題

清明節期間人流量集中,特別是在陵園和公墓等地,人群密集可能引發安全隱患和秩序混亂。 如果管理不善,可能出現人員踩踏、交通堵塞等問題 ,給社會秩序帶來挑戰。此外,一些墓地可能存在殯葬、祭掃用品亂收費等問題,影響市民利益,易滋生負面聲量。

07

警惕AI「復活」現象,

防範技術濫用侵犯民眾權益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發展,網路上出現了AI「復活」逝者等現象,即透過AI技術手段再現逝者的聲音和形象。近日,有網民用AI「復活」李玟、高以翔等已故名人,此舉引發了輿論的質疑,涉及對逝者的不尊重、肖像權侵犯、私密數據保護和AI詐騙等問題,成為關註焦點。臨近清明,需警惕濫用AI技術「復活」逝者。 對於AI「復活」產業,應加強監管,確保技術的合法合規使用,保護個人私密和肖像權。

主編:劉娟

編輯:陳瑩

值班編輯:李磊

校對:李媛 毛潔

END

往期推薦